-
1 # 老王笑史
-
2 # 大隱者
深度影評:姜文《讓子彈飛》,是對羅素思想的論證01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尊重他人的自由並不是一種自然的衝動;由於嫉妒和貪愛權力,人們一般都樂於干涉他人的生活。如果所有人的行為都完全不受外在權威的制約,那麼我們就無法獲得一個人人自由的世界。——羅素
羅素提到的制約人行為的權威,在姜文導演的鏡頭下,最終答案就是張牧之先生和他領導的麻匪隊伍,保證人人自由的權威。
羅素雖然是西方人,但在對人性的看法上,和東方文化是一致的。佛家講人的貪嗔痴,基督講人的七宗罪,這些人性缺陷是人生而不自由的根本原因。每個人都有為了自己幸福而凌駕於別人之上的衝動,也就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進而擴大為壓迫。
但姜文心中的權威,和羅素構想的是不同的,因為張牧之用三聲槍響,告訴鵝城的百姓:不準跪!沒有人值得你們跪!也就是說,理想的權威者是能夠成為帶領鵝城百姓反權威的“權威”。羅素的權威是保證人與人之間不干涉他人的權威,缺陷是,這個最低限度的權威怎麼保證。
姜文用張牧之這個形象回答了羅素,最低限度的權威的實現,靠的是支援鵝城百姓自己的覺醒,破除人心中的恐懼。沒有了世俗的權威,人們就敢於質疑不平等,人們就敢於維護自己,在運動的狀態中去逐步實現人人自由的世界。
02少數服從多數這個原則存在著嚴重的缺點:大量的問題只對一部分人有直接的利害關係或者只有一部分人瞭解它們,可是其他的人也參加這些問題的解決。當人們對某一問題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時,就容易受其他無關的考慮的影響。——羅素
姜文在電影《讓子彈飛》裡面,顯然也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意志堅定的張牧之一直帶著麻匪的兄弟們與黃四郎進行鬥爭,除了老二,其他幾位兄弟先後出現了思想鬆動,或是質疑前景,或是刀尖舔血不為己的行為感到疲倦。羅素提出的理論,姜文在《讓子彈飛》裡面沒有給出論證答案,這也是對最低權威性的跨時代思考,偉大的情懷,擁有偉大情懷的少數,誰來繼承?
如果張牧之的情懷,不被多數服從的關鍵少數接受,那麼在張牧之離開歷史舞臺後,誰又來限制關鍵少數呢?
如果,實現了羅素理想的自由之路,保證人人自由的外在權威,成了影片結尾坐在火車上的黃老爺,鵝城的百姓怎麼辦?影片結尾,張牧之似乎走在羅素的自由之路上,這條路,很長很長。
03無論我們將要考察的那些運動中發現怎樣的苦難和仇恨,這些運動的主要推動力都不是苦難或仇恨,而是愛。對於那些折磨我們所愛物件的人,不帶著仇恨是很難的,這儘管困難,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不過這需要遠大的眼光和全面的理解,而這在鬥爭殘酷時是不易保持的。——羅素
羅素的這個觀點,姜文在電影裡給出了有力的回答,讓小六子聽莫扎的張牧之,手裡從來沒有離開過槍,黃老爺和鵝城百姓之間,本身就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人人自由反而成了空談。
04缺少耐心的理想家——沒有一點急性子的人也很難有所成就——幾乎註定會因為在為世界謀幸福的過程中遭遇阻礙和挫折而心懷仇恨。他越是覺得自己動機純粹,越是覺得真理在自己的一邊,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學說遭到拒絕而憤憤不平。 ——羅素
羅素一方面承認,沒有一點急性子是成不了理想的,思前想後,三年不成,卻蹉跎了歲月。另一方面,羅素又預測,理想家會因為挫折而憤憤不平。
姜文用電影迴應了羅素,社會是實踐的科學,脫離實踐的論證是無源之水。張牧之不平的是黃四郎的明槍暗箭,煽動兩碗炒粉的誅心之策,假麻匪的栽贓,策反麻匪兄弟的陰險,告示上醜化的張麻子。我們有句老話,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那奪人金山,這得是什麼仇呢?
羅素一方面讚賞理想家的情懷,因為這是保證人人自由的外在權威的保證,另一方面,羅素似乎忘記了自身的層級——層級本身就是限制人人自由的枷鎖。
這黃色嬌子裡面,才是讓理想家憤憤不平的原因。而張牧之做的,是先把黃老爺壓迫的果實,還給鵝城的百姓。為什麼理想家是急性子?因為人類歷史幾千年了,黃老爺始終在轎子裡面。
按照羅素的構想,似乎目前只有在北歐實現了,但實現也和羅素的理論存在類似的不足,就是一個地區的人人自由是建立在許多地區的不自由實現的。經久不衰的牛仔褲,時刻在汙染著環境,卻不包括北歐,因為北歐不生產這些,可是那裡的人們卻喜歡穿這些。羅素可以純淨的思考人類的未來,但吃不飽飯的人怎麼會知道如何去愛呢。
姜文鏡頭下的張牧之,顯然要和羅素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有所不同,愛的是鵝城百姓,與黃四郎無關。
-
3 # 九月放映室
下面是電影劇情分析
1.張麻子(姜文) :片中弱點最少的角色,因為不為錢不為色,所以算是三個人中的贏家。原來是鬆坡將軍手下手槍隊長。片中幾乎句句都是真話。
2.黃四郎(周潤發) :片中實力中間檔,不好色,但愛錢,所以最後輸給了姜文。家底深厚,在動亂時期盤踞一方,圖財。片中說話虛虛實實,真假參半。
3.馬邦德(葛優) :片中弱點最多,因為圖財好色,所以死於非命。原本是在青樓寫劇本,和劉嘉玲結婚,劉嘉玲給他買官當縣長。這次上任鵝城是第一次當縣長。片中幾乎句句都是假話。
4.縣長夫人(劉嘉玲) : 妓女。掙了錢要洗白身份,所以買官給老公當縣長。
5.花姐(周韻) : 妓女。窮人子女,被賣給周潤發。
大致劇情是葛優和劉嘉玲買了鵝城(不是康城)縣長後,走馬上任。途中被姜文截了,謊稱自己是師爺。進入鵝城之後,周潤發按照對付之前50任縣長的套路招呼姜文。先是給周韻打好了招呼,注意縣長的人。葛優去嫖娼的時候,被周韻籠絡了過去。六子被殺之後,周潤發因為葛優倒戈,信心滿滿,請客鴻門宴。沒想到鴻門宴上發現姜文實力遠比想象的要強,於是派人暗殺。失敗之後靠替身脫身,又靠周韻籠絡過去了老三。揭穿了姜文和葛優的真實身份之後,再次加碼,希望葛優能說服姜文離開鵝城。無奈姜文不圖錢不圖色,要的是公平,最終殺回鵝城,毀了黃四郎五代家業。
-
4 # 腦洞認知新思維
我看懂了,
讓子彈飛 張麻了 張縣長
是
英雄背後
之
孤單落寞
他,一個,
從窮苦人堆中,爬出來的英雄,
他,一個,
被逼梁山,萬山叢中,策馬賓士,一支手槍,百步穿楊;
他,一個,
不貪錢財,俠肝義膽,瀟灑坦蕩,
他,就是,《讓子彈飛》中的張麻子,一個看似:
無人能及,
之,
孤獨英雄。
他,張麻子,張縣長,
他,性格多重,個性明顯,我本英雄,頂天立地,剛毅直立,王者風範。
他,張麻子,
雖然剛毅,但遇小六,改變粗獷,語氣平緩,溫柔像父。
他,張麻子,與湯師爺對話,
提及自己,年輕往事:
少年得志,軍閥混戰,落草為寇,寄希小六,希望“留洋”。
他,張麻子,張縣長,對湯師爺之死,
表情悲傷,聲音淒涼,內心深處,柔弱表現。
之後,張麻子,替身已死。
此時英雄,
他,張麻子,身躺大地,兩臂張開,毫無表情,退去英雄,萬丈光環。
結束:
他,英雄,張麻子,
蒼鷹飛旋,廣闊藍天,
一位高人,孤單落寞,
獨自飛翔。
-
5 # 逝聖歸和
《讓子彈飛》是怎樣用隱喻的手法影射現實的,對於這一點才真是“一萬個讀者眼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姜文要的或者說導演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電影拍的晦澀沉悶了,觀眾大呼看不懂,或者直接開罵故弄玄虛。
《讓子彈飛》就是在《太陽照常升起》之後,而情況也正是這種前提下發生的。《太陽照常升起》的晦澀讓姜文飽受爭議,而我認為《讓子彈飛》就是拍給那些大罵《太陽照常升起》的人的,算是狠狠地打了他們一個耳光。
在《讓子彈飛》裡有一句臺詞:“我馬某走南闖北,靠的就是能文能武,與眾不同”,這句臺詞我覺得是姜文借葛優之口道出自己的心聲,《太陽照常升起》如果是文,《讓子彈飛》就是武。而且票房重新整理記錄。
我覺得對姜文來說這就夠了,拍出了大多數觀眾想看的電影,同時也讓自命清高的文藝者感受到了電影的深度內涵,至於電影到底包含多少祕密,就讓自命清高的他們去猜吧。
姜文說了“對,你們說的都對,就是這麼回事”。
-
6 # 憤怒的9527
不清楚你這問題的初衷是啥。
如果你看懂了,那就別把問題發到問答上來,直接把你看懂的想說的發出來就行;
如果你沒看懂,那你就是來問答請教的,請教的話那請詳列問題123,愣戳戳這麼一句讓人感覺這個問題很不真實;
你是來蹭流量的。
我覺得是第三種。已舉報不謝。
-
7 # 凡176939287
呵呵呵!
《讓子彈飛》看懂了嗎?
我看懂了,就是讓子彈多飛一會兒唄,而且,看一次懂一次。
怎麼樣?八九歲以下的題目我基本上都能整,你給了我開心的理由,我也會把開心送還給你。
我無法虛假與長情,雖然,我也可以。
開心一笑,一笑而過。
哈哈哈!
-
8 # 藍天
2010年,姜文推出了自己導演生涯的第四部作品《讓子彈飛》。在吃了《鬼子來了》的虧後,《讓子彈飛》中就運用了各種巧妙的隱喻。
黃四郎暗諷黃四郎如皇帝一樣獨裁專制,有多少像黃四郎那樣的貪官在作威作福,魚肉百姓。所以 黃四郎 在電影裡象徵的 就是權力 ,是通過權力得到利益的既得利益者 ,一些與權力直接掛鉤的壟斷產業和一些以權謀私的官員 。
然後就能理解:
姜文說的話“讓子彈飛一會兒”,“你和錢 ,對我都不重要 。沒有你 ,對我很重要。”
馬拉列車暗諷國民政府腐朽,列車翻入水中隱喻國民政權最終的傾覆垮臺。
“一碗涼粉”事件,是全片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正反衝突。相對武力而言,輿論事實上是一種更具有殺傷性的武器。
-
9 # 爻書書
這部作品就以諷刺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其中發哥,葛大爺,姜家哥倆都是相當強大的組合,那個時候廖影帝還是配角。說回來影片,輕幽默的方式諷刺社會上那些貪官惡霸,一個盜亦有道的一幫人出來懲惡揚善的故事。不管這件事兒投射到社會上會如何,但看著就會深入民心。是一個很好的片子。嗯...我喜歡葛大爺...
-
10 # 瘋狂美食
《讓子彈飛》中二哥這個角色其實是最複雜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角色
二哥提前去埋伏,怎麼就被發現了?二哥怎麼死的的?
二哥這個角色很奇怪讓我們先具體分析一下:
1.在六子的葬禮上老七說“二哥喝醉了,讓他帶話為六子報仇”
2.但是後來老三又悄悄的說“其實二哥沒喝醉, 他生氣了, 大哥不想讓大夥拼命, 命都不拼還算馬匪麼?”作為一起的兄弟,老二其實沒有參加六子的葬禮!
3.張麻子在盤問馬匪強姦民女的時候,二哥說表示自己的是同性戀!
4.但是奇怪的是老二居然陪著老三在花姐的窯子裡!
5.姜文在計劃利用“死了的胡萬假扮馬匪敲詐周潤發”的時候, 老二去了而且還 帶了鐵鍬!
6.但是後來姜文出現周潤發面前的時候身後只有四個人,老二不見了~!
7.第二天老二又在六子的墳前出現了,說事已經辦了九成算七成吧!老二昨晚去 哪了?辦了什麼事?
8.為什麼姜文安排老二去青石嶺接應姜文一夥人的時候故意讓葛優聽見?
8.這裡花姐說“老二不辭而別”
,第一:說明她對老二有感情。第二:老二走的 時候沒和花姐打招呼!
8.這裡葛優很奇怪花姐的舉動。
9.最後在沒有在戰鬥中出現的老二反而死了!
10.老三要替老二娶了花姐!
11.姜文為什麼為老二嘆氣?他後老想說什麼話,但被老三打斷了!
不知道各位觀眾仔細看明白了什麼事了麼?
讓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位奇怪的二哥:
第一:二哥確實是同性戀,他喜歡的其實是小六子,這事可能只有和他關係好的 老三和姜文知道,其他人不知道!這就是為什麼他沒有參加六子葬禮的原因,他 對六子的感情有別於其他馬匪。
第二:其實葛優看明白了老二,所以他奇怪花姐 的舉動。
第三:花姐誤會了老二對她的感情,老二隻把她當成了姐妹。老三雖然 知道但他對花姐隱瞞了這事因為他喜歡花姐, 所以他最後打斷了姜文的話表示自 己願意娶花姐。
第三:姜文在計劃利用“死了的胡萬假扮馬匪敲詐周潤發”的那 晚,他其實是讓老二去把胡萬的屍體搬到衙門口後順便去找了別的地方厚葬六 子。第二天姜文拍著六子的墓碑讓他在六子的墳前傾訴對六子的感情。
第四:姜 文為什麼讓葛優聽見他安排老二去青石嶺接應他們呢?因為他想利用葛優引開周 潤髮的可能會請來的追兵!不過被假張麻子碰到了先被殺死了!
還有,其實張麻子早就知道兄弟們背叛了他(除了老二),所以最後在兄弟們要離開的時候才會唸叨老二,感嘆老二死的很不值。老三打斷了他,當時張麻子都準備要殺了花姐的,後來還是放下了,這就是大哥的胸懷啊
回覆列表
個人理解就這個電影來說,我把觀眾分為兩類。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轉折點,這次革命不同於中國以往革命,以往的革命說白了是一個皇帝幹掉另一個皇帝,對於百姓而言,只是龍椅上的人變成另一個,換湯不換藥,統治百姓的政治制度沒有變,而辛亥革命偉大之處在於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了民主共和。
可我們真的結束了專制了嗎?革命真的成功了嗎?結束了皇權又來了個“黃四郎”。“黃四郎”和皇權有什麼區別呢?辮子雖然剪了,可百姓心中的皇權思想還沒有剪斷,他們還喜歡下跪高喊青天大老爺。
張麻子代表的是什麼,用他自己的話說: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說白了他所代表的是真正的民主共和。黃四郎代表的是根深蒂固的皇權思想。實際上就是兩種制度的鬥爭。
如果一部電影只滿足A類人,B類人會說玩深沉、裝逼、就導演自己能看懂。如果只滿足B類人,A類人會說,肥皂劇,無聊,爆米花電影,這部電影成功的地方就在於:可以同時滿足A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