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布的分享
-
2 # 職場問路石
以路人時間品百味職場,以簡約觀點看職場答案!
接不接受工作都在那裡,你愛幹不幹!與其矯情,不如仔細考慮這樣的工作下如何保證生活。月薪1.5萬的工作,就算長期出差,也會有一群人搶著做。
就筆者目前而言,月薪1.5萬長期出差的工作我不願意做,因為我自己現在的工作也能達到對應待遇水平,並不需要跳槽去做這個。對於個人的工作選擇上,我的看法如下:
工作的目的為了更好的生活,經濟是生活的一部分,考慮自己當前最需要的是什麼對於一份工作而言,我的態度就是它能不能夠給你當前最需要的。就像這份1.5萬元的工作一樣,一些朋友覺得這工資很高,平時也就出差,太輕鬆了,這樣的工作自己願意去做。另一些朋友則認為,常年出差薪資才1.5萬,太不划算了,這工作打死不做。因此,要想知道自己需不需要這份工作,就看你對現在每月1.5萬稀不稀罕,換個其他方式能不能掙到,如果有需要你也就不會挑挑揀揀去抱怨了。
長期出差的工作要規劃好與家人見面的辦法,回不了家可以創造機會見面團聚,不能讓兒子長得像隔壁老王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與家人聚少離多確實是一種悲劇,但是工作我們又不得不去做。有句話說:大山不會向我們走來,我們可以向大山走去。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也是如此,出差多不能回家,但是可以讓家人休假啊,你到了出差的地方帶著自己的家人既完成了旅遊又實現了團聚。不能因為出差就覺得見不到家人理所當然,重點是自己如何策劃。不能顧了工作顧不了家,抱起了磚頭抱不了老婆,讓隔壁王姓鄰居幫你照顧老婆總不是辦法!
工作這事情,你不幹總會有人幹,很多時候輪不到你說合理不合理有時候不得不說職場很病態,許多用人單位設定出崗位從不考慮求職者,完全一幅你愛幹不幹的態度。但是,求職者確實難做,競爭激烈,崗位少,導致剝削變本加厲。就像你的這份工作一樣,當你覺得委屈時,別人可能願意以更低薪酬去做!
-
3 # 職場聆音
這樣的生活的人很多,特別是銷售人員、技術人員,需要在國內國外不同的城市見客戶、洽談。還有一些公司國外專案的人員,我有一個朋友去了俄羅斯,本來公司計劃過去半年,3月份可以回國探親休息,疫情影響,現在還在國外。問他感覺如何,安心隔離,心態挺好的,有益身心。
每個人都有選擇工作的自由看你的對目前的工作狀態不太滿意,其實你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就應該看到這些。公司的經營方式決定了工作性質,工作性質決定了工作方式,面試的時候一定會跟你說清楚,這個工作要經常出差,或者長期駐外,看你能否接受。你選擇接受才有了這份工作機會。哪怕你是在公司內部被調崗到這樣的職位,你可以不同意調崗,你是有選擇的自由。
選擇的工作覺得痛苦要調整自己的心裡狀態一般沒有做過的工作,剛開始做,跟自己的理解差異太大會很彆扭,彆扭多了就會找藉口。你這個時候要調整自己的想法,比如跟你同樣工作性質的人肯定不知一個,你可以去跟別人聊聊,看他們怎麼理解這樣的工作。有了更開闊的視野,就有了更明智的做法。不能與家人見面,可以通過視訊相互溝通,解決辦法有很多,只是你心裡特別介意這個事情。
調整不好自己只能被淘汰對於這種工作方式耿耿於懷,調整不過來,家人也不支援,那麼你要看看不出差的工作你能夠做那些,能不能接受比目前工資低的工作。一般長期出差的人,都會有差旅補貼,拿到手遠遠不止基本工資。業績做得好,還會有獎金。你心思都沒有安定下來,工作估計也做不好,公司白白付出成本,如果公司瞭解你的想法,估計也會找原因讓你離開現在的崗位。如果調整不好自己,只有兩個結果,要麼自己離開這個崗位,要麼公司強制你離開這個崗位。
結語:看清現實,分析清楚原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這個世界上很多機會只有一次,你的選擇要經過充分的思考,不後悔即可。你不喜歡的工作,卻有人甘之如飴,以此為個人發展契機。畢竟家庭和工作都重要,不能兼顧的情況下,你要看那個更重要,來做出選擇。
-
4 # 灑脫老安
月薪一萬五,一年叫家人四五次,如果是做專案管理的工作,尤其是建設專案管理,長期呆在外面,一年回家有限幾次是很正常的。
說說我本人的經歷吧。
一直從事施工專案現場管理,2013年初結婚後,跟妻子在一起沒幾天就回專案了,好在2013年當年專案不遠,還基本算是跟妻子在一起。
2014年4月到了另一個城市的專案,專案規定每個月休息一次四天,在專案呆了五個月,專案趕工期,回來的次數也非常有限,當時的月薪還沒到一萬五呢。
2014年底,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去了國外專案,記得是9月份去的,當時小孩已經出生了,國外專案規定半年才能回家休息一次,第一次休假是過完年的2月份吧,差不多半年了,回到家已經是過了正月初十了,回到家兒子對自己有點陌生,畢竟那麼久沒在一起生活,又因為兩地時差有五六個小時,視訊都見得少。在國外一共呆了14個月,回來過三次。算起來,一年跟妻子兒女在一起的次數還不到四五次,好在那時候收入稍微好一點點。
從國外回來也去了外省的專案,省外的專案規定每個季度回家休息一次,一年也就四次的假期,可以那時候的收入還是沒有月薪一萬五。
所以,視工作的需求,月薪一萬五,每年回去四五次,在短時間內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隨著父母的變老,小孩的長大,家庭需要的照顧,還是儘量選擇多回家,多看顧看顧家人!
工作是為了生活,為了很好的生活我一直這麼覺得!
-
5 # 軍哥情感新視界
這是一個選擇題,首先,站在愛情的立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站在金錢的立場,又必須得考慮,所以得根據自身現狀,家庭條件而已,個人覺得,還是朝感情方面考慮多一點,畢竟有句話叫,幸福是一個家庭,而不金錢。
1:金錢再多,也買不到真愛!關於這點,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很多情侶因為沒錢,窮,選擇了分手,於是分手後,不管男人也好,女人也罷都一個勁的想掙錢,因為曾經窮過,苦過,但是多年以後,當他們有錢後,才發現,我真正缺的不是錢,而是真愛。
也許,你有錢後,會有很多人圍著你轉,尤其男人,會有很多女人往你身上貼,但是在她們身上,你感受不到愛,因為她們愛的是你的錢,如果有一天,你一無所有,她們還願意跟著你嗎?
2:不陪伴孩子,哪裡來的父愛?孩子是最天真的,如果你常年在外,孩子根本感受不到你的愛,甚至都已經忘記你了,你覺得這樣好嗎?我們村很多留守兒童,當別人無意間問道,孩子,你爸爸媽媽呢?知道孩子什麼表情嗎?不停的哭,不停的哭,然後嘴裡說道,他們在外面打工。
可曾想想,這些孩子是多麼的無辜,有的人可能覺得,孩子有老人在帶,不愁吃,不愁穿,還有什麼不幸福的,其實不然,老人帶小孩都掛鉤,給孩子的是真愛,但不是孩子的真愛,所以說了這些,你自己看,是掙錢重要還是家庭重要吧。
3:長期分居,很容易讓感情出問題。很多人認為,夫妻長期分居,有利於增進夫妻感情,俗話說“小別勝新婚”嘛,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小別只是幾天,或者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期限,但誰能熬到1年2年呢?在我們老家,很多夫妻,為了生存,都選擇分開打工,最終不是妻子跟別人跑,就是男的在外面出軌,這就是現實,也是事實。
因為現實社會,縱使你再守規矩,你不招惹別人,自然會有男人來招惹你,尤其作為女人,能守住一時誘惑,但難守住一世誘惑。
小結通過以上三點,足矣證明,站在愛情的立場,你該如何選擇,陪伴才是最長久的愛,人生很長,不一定非要出遠門,才能掙大錢,現在社會機會如此多,只要啃吃苦,相信不管到哪裡,你都能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
6 # 豪妹小叮噹
如果是這個收入,我真的不能接受。
因為我自己的年收入平均下來,每個月也接近一萬五,我老公更比我高几倍,不可能為了一萬五的薪資一年見幾次,雖然其實我也不是那麼想經常見到他
因為不管他在不在家,孩子基本也是我管,他要是甘於寂寞做個喪偶型還好,偏偏他是最恐怖的詐屍型,每次我管教孩子,他也時不時還要來說孩子幾句,所以人家家裡是虎媽貓爸,我們家是一山二虎
去年公司領導想調他去杭州出差一兩個月,他也以家裡有小孩為由拒絕了。那麼身邊有沒有夫妻長期兩地分居,一年見不了幾面的呢?有三個,代表不同型別。
高中同學A,大學讀的二本,在學校一直非常努力,大學畢業直接簽約中石油海外,出差三個月回國休息一個月,在08年的時候年薪就大約是20萬。當時的女友繼續讀研,女友研究生畢業兩人領證結婚,女友博士在廣州讀的,當時他就在廣州買了房。女友博士畢業那年生了孩子,但卻沒有簽約廣州的高校,而是選了深圳寶安的事業單位,兩人第一次分歧。女友在寶安工作了一年多的時候,想在寶安買房,當時A不想長期在國外出差,準備自己做生意,而且不同意把廣州房子賣了去寶安買,還沒糾結多久15年深圳房價飆升,徹底沒打算買房了。但是A的人脈都在國外,最後他還是長期在國外做生意,夫妻吵架越來越多,感情越來越淡,18年8年婚姻以離婚收場。
我老公大學室友B,大學畢業簽約某五百強海外,他老婆國內自考本科,然後考了他常駐國的大學讀研,研究生畢業後兩人在一起工作了兩年,生了兒子沒多久又懷了女兒。B當時的常駐國屬於中等艱苦國家,為了以後考慮,他申請去了一個艱苦國家,還有戰亂的。老婆只好帶著兒女回國,大約有四年兩人都是一年在深圳見一面,中間還有女兒生病亂七八糟的事,都是他老婆一個人帶著孩子北京上海地跑。18年終於苦盡甘來,B調去了歐洲某國,老婆孩子都跟過去了,孩子在上國際學校,老婆做代購。
我大學同學C,大學畢業之後在廣州一個小型企業工作了兩三年,後來一直在廣深之間跳來跳去。C家裡條件一般,沒辦法幫忙湊首付,我們專業本身又很冷門,又是實體行業薪資偏低。C一直拖到16年才在湖南老家市裡買了房子,結了婚。16年他跟我聊天說起大學同學基本都在廣深買了房的時候,顯得很唏噓。18年他有了兒子,時不時晒出的朋友圈看出來孩子應該是在老家他老婆在帶。
因為我們這行的薪資都高不到哪裡去,C應該是最符合提問者問題的人了。寒門出身,重點大學冷門專業的大學生在一線城市掙扎了七八年,最後還是向生活妥協了。
-
7 # 小精靈的小日常
我作為女方,是不太能接受的。
長期分居對雙方都不利,跟單身沒什麼區別,打著結婚的名義,卻過著單身的日子,提現不了結婚的意義所在。
長期這樣下去,會覺得對方可有可無,婚姻容易出問題。或許這也是現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我們也過過一段這樣的日子,實屬無奈,那時候因為工作原因,老公每個月回來一次,待兩天就走了。
那段時間,每次他回來我們兩個人都會鬧得不愉快,想溝通的時間和機會都沒有。
後來他就下定決心,開始自己創業,現在每天一家三口都在一起。有父母的陪伴,也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夫妻,男方因工作性質,經常出差在外,一年回來不了幾次,女方邊工作邊帶孩子,其實比男人還累。
關鍵是遇到麻煩需要老公的時候,人卻遠在天邊,一點忙也幫不了,那種無助感,會讓人崩潰。孩子也會因為長期得不到父親的陪伴跟父親建立不了感情。
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一家三口都在一起,出差可以,但只是偶爾,長期出差不利於家庭和諧。
中國的家庭其實分離挺多的,要麼父母在外賺錢,子女留守老人照顧。要麼老公在外賺錢,老婆留在家陪伴孩子,這都不是理想的家庭模式。
我哥嫂他們就是兩個人在外打拼,孩子留給我爸媽照顧,我姐姐則是姐夫在外打拼,她留在家陪兩個孩子。都是無奈之舉。
或許是國情不一樣,國外就很注重陪伴,而我們中國人都是把掙錢擺在首位,其它的似乎都沒有掙錢重要。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中國人的壓力太大了。
現在的80.90後,都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哪哪都需要錢,在生存的壓力下,其它的也就都變得不重要了。
生活不易,我還是建議夫妻最好是不要長期分離,儘量選擇一個折中的方案。
-
8 # 曉小飛
答:我不說別的城市,但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長期在外工作(出差),月薪1.5萬及以上,每年只能與妻兒見4-5次,這樣的人,非常之多。不說有幾千萬上億,但大幾百萬,那是肯定有這個資料的。
我2006年9月來北京,先後在6家公司工作,規模最小的七十餘人,規模最大的4000餘人;而且,公司員工工資相對較高,平均薪水,肯定是能達到一萬元的,一萬五千元以上的,至少也佔整個公司的30%以上。
據我的瞭解,但凡已經有兒女的非北上廣深杭十對夫妻中,倒有九對,是兩地分居,一方在老家帶孩子,一方在北上廣深杭工作。
每年夫妻團聚的時間,只有十一長假、春節長假兩次,原來,還有一個五一長假,現在沒有了。
這種生活方式,是無奈的選擇,雖然月薪一萬五了,但仍然有北上廣深杭買不起房,買了房也落不了戶,解決不了子女在當地上學的問題。
於是,夫妻兩地分居,就成了現實的選擇,你不接受,也得接受。
這樣的代價就是: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
-
9 # 在下國華
其實,對於很多職場人來說,我個人覺得我們在生活中或者說在工作中,很難平衡的,就是與家人之間的關係。這句話怎麼來講呢?有時候公司開的工資或者說某一固定崗位對我們開的工資很高,但是離我們的家有很遠,那麼,這樣也就意味著我們每個月回家的概率可能為四到五次。那麼,這樣給我們造成的結果是:長期的把精力用在工作上,疏遠了與家人之間的溝通,有可能感情上出現的問題,與孩子之間的親情上出現了隔閡;還有一種結果就是:離家很近工作崗位離家很近,甚至說公司與家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0公里,甚至說20公里,但是,這樣的公司或者說崗位給的工資又很低,那麼,這就會造成雖然說每天與家人都在相聚,但是,所掙的錢又是寥寥無幾,我們心中也感到有所“屈才”?其實,這也就是我所覺得工作與生活很難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
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發現:有的人的工作崗位雖然說很好,找的工作也很好,但是,他不得不面對的是:家人住在郊,區自己又在城市的中心工作。
那麼,我就拿北京來說,你說你在北京市中心工作,在中關村工作,但是,你的家庭又在通州,那麼,我們大家都知道:北京很大,大到什麼程度呢?
你開車兩個小時都有可能走不出海淀區。
那麼,這樣的一種情況:有可能造成的結果是你在中關村租房來為了拉近與工作或者說企業之間的距離,也為了減少自己來回的奔波。
有人可能會說:通州與中關村之間能有多遠?都在北京嗎?
但是,你知道:北京有多大嗎?
所以說,這樣造成的結局就是雖然在北京工作,但是,現實的問題給我們的最大諷刺——那就是為了工作,為了好好的工作,我們每個月可能只能回三到四次家,那麼,有時候我們講:長時間都不與家人溝通,不與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進行及時的溝通的話,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會出現問題,如果有了孩子,自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家庭觀念很淡薄,對親人之間的關心和愛護很淡薄。
總之,在這個世界上,我個人覺得你幹好了工作,勢必會對家庭責任有所不負責任,如果你幹了一份離家很近的工作,但是薪酬福利待遇又不是很好?
所以說,生活中我們處於兩難的境界,這就是現實,現實給我們的永遠是人性的考驗。
那麼,我們有時候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時,勢必會對自己的家庭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或者說造成夫妻之,或者說對孩子之間有一種冷淡的態度。
那麼,當我們許多職場人在面臨這樣的情況時應該怎麼做呢? 根據我的社會經驗和職業經驗,我覺得我們應該這樣做: 一,雖然說我們離家很遠,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電話或者微信,每天晚上保持與家人之間的溝通。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為了掙錢,為了照顧好這個家,作為成年人,作為中間人都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為了防止夫妻之間或者說與孩子之間感情上的疏遠。
二,如果我們經濟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經濟條件很好,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辭職選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這樣的職場人,我覺得是比較理想型的一種工作型別,也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土豪。
不是生活要求他幹什麼,而是他對生活要求必須這樣做,應該這樣做。
所以,對於這樣的人,我覺得錢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家庭感情,重要的是給孩子建立一份家庭的溫馨,那麼,我們完全有必要可以辭職。
總之,我覺得對於這樣的問題應該因人而異吧,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考慮,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思考角度,每個人也有每個人對社會對家庭的不同看待和不同對待。
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儘量的在工作的同時,如果離家比較遠,我們要與家人及時的進行溝通,最好是每天晚上都噓寒問暖的問一下家裡面的情況。
如果我們經濟上不存在任何問題,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辭掉這份工作選一份離家近的工作來,從小陪在自己的親人身邊,陪著自己的孩子身邊,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
10 # 頭號情感
不能。因為現在已經不是計劃經濟時代,人可以有很多種選擇,而最不值得的選擇就是用最寶貴東西去換取可替代的。
什麼是最寶貴的?夫妻真情、美好年華、子女成長的時機。
而工作是可替代的,工作機會更不是唯一的。一萬五的月薪不算特別高,不論在一線還是二三線城市,都不值得長年出差在外。除非在農村,十足是生活所迫,比如家裡需要人照顧等妻子不能一起出來工作,才可以考慮一下。但也不是長久之計。
何況最寶貴的東西不是用金錢所能衡量、比較與交換的。高薪兩地分居不一定比夫妻兩個一起從零打拼幸福,孤零零的豪宅比不上溫馨的充滿歡聲笑語的兩居室,滿桌的山珍海味比不上病痛時親手送到床邊的那碗雞湯,父親賺得盆滿缽滿肯定比不上子女的健康成長。
我大學畢業後分配至鐵道部的建築工程公司工作,長年跟隨專案跑,每年只能回家一兩次。雖然才工作了兩三年,但是工資加獎金在九十年代是絕對的高薪。後來談了戀愛,想到以後只能把家當旅館、子女只能把自己當客人,不能陪著女朋友慢慢變老,不能陪著子女步步成長,父母病了不能在身邊照顧……就毅然辭了職(扔了“鐵飯碗”),來到女朋友所在的一線城市,放棄了專業,進入一個民營企業,從拿著原來三分之一的工資開始,重新學習市場營銷,用汗水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四年後的收入就已經比辭職前高了,戶口也落實了,擁有了有更廣闊的事業發展空間。
每當晚飯後或週末我們一家四口攜手散步或出門遊玩,我都很慶幸那時的當機立斷,否則到今天還如題主所說的那樣,自己還在到處奔波,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身心都承受不少的壓力。
作為妻子,結婚前要確定自己可以接受這樣的日子再決定結婚。結婚後工作性質改變的,與先生好好談談,作為必須解決的問題來處理。
作為先生,請想清楚,人生只有一輩子,時光一去不復返,沒有誰的美好歲月與孩子成長的時機可以用來浪費。如果暫時不能改變,請多善待你的妻子與兒女,你再辛苦,他們對這個家的付出是你不可想像的。你欠他們的,不是錢可以彌補的。#情感#
回覆列表
昨天看主持人採訪王千源和陶虹,由於明星拍戲,在一個劇組,一呆就是幾個月,這樣就不能和孩子相處,王千源說:“他一般就在北京拍的戲,這樣能和孩子相處,小孩成長特別快,一天一個樣”
而陶虹則說:“小孩在七歲至少最好在父母身邊長大,這樣有安全感。”
所以你要說,長期在外,每年只能跟妻兒見面四五次,這肯定不去。
奮鬥,賺錢為了什麼,其中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為了家庭,看不到妻兒,奮鬥的意義何在,自我犧牲的意義是什麼?
影響夫妻感情長期分居,影響夫妻感情,兩個人不能在一起,平時一個人可以習慣,但是到妻子,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生病的時候,那就很無助,這個時候容易心生怨恨,破壞感情。
而且分居久了,感情就淡了,短短的相聚也是杯水車薪。
看不到孩子成長孩子是成長很快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模範帶頭作用,父親的榜樣可以一直激勵小孩成長。
而長期不在一起,沒有辦法起作用的,對於孩子成長也不利。
所以我是不支援妻兒分離,長期出差的,但是現在有個好訊息就是高鐵,這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比如我回老家,原來要一天,現在只要四個小時,早起還能回家吃箇中午飯。
對於妻兒來說,最重要的是陪伴,現在有那麼多機會,不一定要在一棵樹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