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明如昔

    光緒不是作為同治皇帝之堂弟繼位,是作為咸豐皇帝和慈禧太后養子繼位的。

    而且光緒繼位時才四歲,慈禧又是光緒姨母(光緒生母是慈禧太后胞妹),光緒生父愛新覺羅·奕譞又是堅定的慈禧一黨。

    種種原因讓慈禧選定了光緒。

  • 2 # 魔方歷史觀

    選定光緒帝繼位屬於是當時的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

    一般來說,皇帝駕崩之後,如果沒有子嗣繼承皇位,那麼就會從皇室子孫中選定繼承人,而繼承人的選擇範圍一般情況下就是在皇帝的下一個輩分,如侄子這樣的,這樣選擇也可以說是代代相傳。但是,清朝同治帝駕崩之後,本該由一位“溥”字輩的皇室成員繼承皇位,但最後卻是“載”字輩的載湉繼位為帝,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就在於當時清朝的幾位實權人物。

    在“辛酉政變”之後,清朝屬於是“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一種格局,也就是當時的清朝的實權人物,分別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以及恭親王奕訢。在同治帝駕崩後,因為同治帝無子嗣,所以需要從皇室子孫中挑選一位繼承大統,而繼承人的選擇是大事,所以兩宮太后、恭親王還有一些大臣就進行了一場討論。

    當時大臣中確實有提出立“溥”字輩的皇室為帝,面對這個提議,慈禧太后回答的非常決斷,直接就說不可以立“溥”字輩的人。慈禧太后這麼說,當然是因為自身的考慮,因為同治帝是“載”字輩,所以慈禧太后能夠以“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但是如果立了“溥”字輩的皇帝,那麼慈禧太后就屬於是新皇帝的祖母輩的人,就是太皇太后,那樣的話,慈禧太后就不方便繼續進行“垂簾聽政”。

    否決了“溥”字輩,那麼只能從“載”字輩中的皇室中挑選,當時也有大臣提出,立恭親王奕訢的兒子為帝,但是也被否決了。這個否決我認為是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兩宮太后不會同意這麼做,因為本身恭親王奕訢已經相當有權勢,如果他的兒子做了皇帝,那麼“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就會出現變故,很可能會脫離兩位太后的掌控;其二是恭親王奕訢本人,奕訢本身在權力上並不能一手遮天,如果他的兒子做了皇帝,那麼奕訢名義上就屬於太上皇,那個時候,奕訢絕對會被兩位太后所忌憚甚至排擠。

    選擇載湉,首先是因為他是“載”字輩,立載湉為皇帝,兩宮太后還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其次,載湉年紀很小,就如同一張白紙一樣,可任人塗畫,慈禧太后將載湉養育在宮中,言傳身教,便於掌控;還有就是載湉的親生父親,也就是醇親王奕譞,相對來說對慈禧太后並無太大的威脅。

    就這樣,年幼的載湉在名義上被過繼給了咸豐帝,並被立為清朝的新皇帝,是為光緒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隨潮流的人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