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戎則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被逐到原本的封邑華陽,他在回到華陽的途中去世。
羋戎(?-公元前262年),又稱辛戎,楚華人,秦昭襄王舅父。初封華陽,號華陽君。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秦取楚新城後,又封新城,號新城君。
其被封侯主要是因效力於其姐秦宣太后,與異父兄弟穰侯魏冉(楚人),其姐秦宣太后羋氏長期執政秦國,形成親黨專政格局,打破秦國重用客卿的慣例。與高陵君嬴市、涇陽君嬴悝、穰侯魏冉並稱四貴。其事蹟多見《戰國策》。
羋戎早年因在楚國犯罪,被迫出奔至東周。
楚懷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07年),秦昭王在內部鬥爭中取得秦王之位,由其母宣太后掌權。羋戎應太后之邀入秦為官,被封為華陽君,任將軍一職後為左丞相,協助宣太后和魏冉執掌朝政[1]。
秦昭王八年(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華陽君率秦軍伐楚,一舉攻下新城等八座城池。
新城從此成了羋戎新的封邑,號為新城君。楚懷王也在同年被騙至秦國,旋即遭到扣留。其時楚太子還在齊國做人質,齊國要楚國以割地為條件來換取太子回楚。秦國不願齊國壯大,便派華陽君向楚國轉告:秦將援楚。齊國向南擴充套件的意圖因此失敗。
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因範睢勸說秦昭王,其大意曰"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涇陽君、華陽君,而不曉得有秦王。
秦王的大權旁落,太后、穰侯專權,呼風喚雨,而涇陽君、華陽君推波助瀾,文武百官莫不敢從,恐後世繼承者不再是秦昭王的子孫云云",導致"秦王懼,於是乃廢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涇陽於關外"。(見《戰國策》)
羋戎則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被逐到原本的封邑華陽,他在回到華陽的途中去世。
羋戎(?-公元前262年),又稱辛戎,楚華人,秦昭襄王舅父。初封華陽,號華陽君。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秦取楚新城後,又封新城,號新城君。
其被封侯主要是因效力於其姐秦宣太后,與異父兄弟穰侯魏冉(楚人),其姐秦宣太后羋氏長期執政秦國,形成親黨專政格局,打破秦國重用客卿的慣例。與高陵君嬴市、涇陽君嬴悝、穰侯魏冉並稱四貴。其事蹟多見《戰國策》。
羋戎早年因在楚國犯罪,被迫出奔至東周。
楚懷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07年),秦昭王在內部鬥爭中取得秦王之位,由其母宣太后掌權。羋戎應太后之邀入秦為官,被封為華陽君,任將軍一職後為左丞相,協助宣太后和魏冉執掌朝政[1]。
秦昭王八年(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華陽君率秦軍伐楚,一舉攻下新城等八座城池。
新城從此成了羋戎新的封邑,號為新城君。楚懷王也在同年被騙至秦國,旋即遭到扣留。其時楚太子還在齊國做人質,齊國要楚國以割地為條件來換取太子回楚。秦國不願齊國壯大,便派華陽君向楚國轉告:秦將援楚。齊國向南擴充套件的意圖因此失敗。
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因範睢勸說秦昭王,其大意曰"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涇陽君、華陽君,而不曉得有秦王。
秦王的大權旁落,太后、穰侯專權,呼風喚雨,而涇陽君、華陽君推波助瀾,文武百官莫不敢從,恐後世繼承者不再是秦昭王的子孫云云",導致"秦王懼,於是乃廢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涇陽於關外"。(見《戰國策》)
羋戎則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被逐到原本的封邑華陽,他在回到華陽的途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