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tark4301

    第一人稱的作用:1、容易拉近與讀者距離,使讀者進入‘我’這個角色。2、便於抒發情感,進行詳細心理描寫3、使文章更具真實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動形象,使讀者能更具體地體會作者心情4、透過對“我”的詳細描寫,來喚醒讀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5、使故事情節敘述雜而不亂,情感更加動人。第二人稱的作用:1、更直接、更自然、更親切、更生動。2、便於對話,便於抒情,有呼告效果,可以加強感染力;用於物,有擬人化效果。3、能夠使讀者迅速融入角色,把感情調動起來並融入到文章中去。第三人稱的作用:1、運用第三人稱即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2、以第三人稱敘述可以更加突顯文章的中心,使讀者產生共鳴。擴充套件資料:其中第三人稱敘述屬於全知全能的敘述視角,而作者本身的能力根本無法做到全知全能,所以作品裡面的硬傷和常識性錯誤很難避免。但第三人稱無障礙的敘述視野,會讓作品陷入事件的泥沼。假若作者沒有找到一條輕巧的暗線去串聯,那肯定是結構鬆散,龐雜累贅,流於一堆生活片段的堆砌。雖然世界上沒有一種盡善盡美的敘述視角,但是在寫作時可以揚長避短,最佳化組合,充分利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各自的優點,進行敘述視角的轉換。敘述視角的轉換,大致有以下兩種情況:1、第三人稱之間的轉換。比如王奎山的《大火》,分別記敘了賴孩、天星和長順各自在火災中的活動軌跡。這種敘述視角的轉換,去繁存簡,避免了結構鬆散,有抽絲剝繭的藝術魅力。2、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之間的轉換。比如陳毓的《伊人寂寞》,後半部分因為 “我”的加盟,使作品有了新的走向。敘述視角一轉換,便釋放出作者的寫作情感。又比如蘇童的《老愛情》,也是因為“我”在開篇和結尾的介入,讓整個事件變得真實可信起來。敘述視角的轉換,還可以讓作品變得搖曳多姿,意蘊豐富,內涵深刻,彌補了小小說敘述手法單一、故事情節單薄的先天不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是什麼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