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言君

    研究這個沒有太大意義,華人固有華人的思維,華人的習慣,如果一味地去看國外是如何操作的,那我們還得去適應外華人的思維外華人的習俗。沒有誰證明過華人的思想就比外華人的思想差,中國的文字就比外華人的差,我只差中國的語言就給外華人的語言差。一味向外只會丟掉自己!有一點可以證明,在中國安全係數比國外高多了!在中國變態比國外少多了!在中國只要有手有腳都還能找到口飯吃!孩子的未來是掌握在他自己手裡,不想給他是未來還是給他一個起點,還是給他一個基石。這個東西取決於你的思維,但是最終的結果基本上與你無關!成就是個很玄妙的事情。但是我相信你聽過這句話:慈母多敗兒!

  • 2 # 八叔186873828

    外國與中國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正如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一樣!硬搬外來的將會嚐到惡果!只有適合自己國情、民情的教育才是智者之選!

  • 3 # 閒看秋風999

    中國搞教育的人大多有兩句話是爛熟於心的;第一句話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第二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兩句話可謂是中國教育的精華;可是教師們往往津津樂道或者說在實踐中提現出來的都有第一句話,是傳道授業解惑;給學生的都是“魚”,而並非“漁”;

    這其實也怨不得老師們;因為老師們有各種各樣的考核指標、升學率;每個學年度班級考試的成績直接與老師的績效工資掛鉤(特別是中小學);所以老師一般都不敢給學生以“漁”,而是“魚”,因為上面由“中考”、“高考”兩根指揮棒。

    下面秋風給大家結束一下美國小學教師是如何“授人以漁”的;恐怕在國內的老師看了會覺得匪夷所思吧:

    和國內提倡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提法恰恰相反;美國的孩子在小學階段,都是“無法無天”、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老師家長關心的只是孩子的成長,根本就不在乎名次或者輸贏;

    美國的小學一般都沒有“正兒八經”的家庭作業、學校大門口也沒有讓老師和家長看了心裡堵得慌的班級排名、學生成績排名;

    即使到了初中,也是如此;只有孩子的個性基本成熟;心裡素質逐漸強大的高中階段,學生們才開始發奮圖強,真正進入“高考倒計時”;

    舉個例子。比如,美國的小學有科學課;自然課當然要教授“氣象”了。下面有三種教案對設計:

    第一種:老師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對將把氣象知識講給孩子們聽;幾個課室以後,老師就可以把有關氣象的知識點(魚)通通給學生;

    第二種:老師完成知識點授課內容以後,帶孩子們去氣象站或者氣象臺更加直觀的瞭解各種預測天氣的儀器以及這些儀器與知識點之間聯絡;

    第三種:老師要學生到家裡或者詢問自己社群的長者,去搜集有關天氣的諺語,然後再去證實或者證偽。最後寫出報告到班上辯論。

    如果是中國老師,選擇哪一種教案呢?大概都是第一種;因為“科學課”(自然課)不是“正課”;老師一般不會如此別出心裁的和“主課”(語文、算術、英語)去“搶課時”。

    也許有實驗小學的老師會選擇第二種方法,但是絕對不會有老師選擇第三種;因為有“放鴨子”的嫌疑;沒有哪個老師敢拿自己的績效工資做實驗!

    講了半天,其實就是一句話——因材施教。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適合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什麼時候該“玩”?什麼時候該“拼”?“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未嘗不是對孩子的一種摧殘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嗆”字的本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