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28862554991

    一般來說,劃分水稻品種生育期的標準有三個,一是水稻完成生長髮育全過程所需的總天數;二是不同品種稻株的主莖總葉數;三是生長髮育全過程所需的積溫數。 第一條標準在實際應用中常出現這樣的錯誤,即生育期是“從播種到成熟”或“從播種到收穫”所需的總天數,這是不確切的。嚴格地說,生育期應該是從出苗到成熟所需的總天數,因為從播種到出苗、從成熟到收穫都可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這段時間不能計算在生育期之內。根據生育期長短,可將水稻品種劃分成不同的熟期型別,按照各地品種在南京4月下旬播種所需的生育日數(全國統一的熟期分類標準),可將全國各地的品種劃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種類型。其中,早稻為120天左右(在南京,下同),中稻為125~150天,晚稻為150天以上。因此,全國各地的品種都分屬於某個型別,如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的品種屬於早稻或中稻型別(東北一季粳稻多為早稻型別),沒有晚稻型別。此外,各地區還可以根據本地的溫光條件和品種在當地所需生育日數,將品種進一步劃分為早、中、晚等不同熟型,如遼寧種植的品種可以分為早熟型別(<150天)、中熟型別(155天左右)、晚熟型別(>160天)。 水稻品種生育期的長短常因地區不同和種植季節不同而有很大變化。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熟期,同一地區由於氣候的變化和播期的不同也常常出現差異。所以,僅用上述標準還不夠全面。相比而言,一個品種一生中主莖葉片的多少是相對穩定的,受播期和氣候影響較小,因此,出現了主莖總葉數劃分標準。將主莖為10~13片葉的劃為早熟品種,14~15片葉的劃為中熟品種,16片葉以上的劃為晚熟品種。 積溫也是劃分生育期的一個重要依據。一般早熟品種要求活動積溫少,晚熟品種要求活動積溫多。 總之,水稻品種生育期劃分很複雜,各地劃分標準也不盡統一,應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相應標準進行劃分,確保為生產實踐服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與海》中的海灘上的獅子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