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59853069149

    青黴素(Penicillin,或音譯盤尼西林)又被稱為青黴素G、peillin G、 盤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黴素鈉、苄青黴素鈉、青黴素鉀、苄青黴素鉀。青黴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很常用的抗菌藥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須做皮試,以防過敏。

    青黴素用於敏感菌或敏感病原體所致的感染。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體炎、猩紅熱、心內膜炎、丹毒、蜂窩織炎和產褥熱等。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腦膜炎和菌血症等。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的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等。

    1.對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咽炎、猩紅熱、蜂窩織炎、化膿性關節炎、肺炎、產褥熱及敗血症,青黴素G有較好療效,為首選藥物。以上重症感染,靜脈滴注給藥每天4次,每次120萬~160萬U。咽炎的治療至少應給藥10天,以確保致病菌自咽部消除,以免以後發生風溼熱。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腦膜炎)與心內膜炎應採用大劑量青黴素G(每天1000萬~2000萬U)靜脈給藥。

    2.其他鏈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B組β-溶血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和糞鏈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膿性腦膜炎(腦膜炎)、心內膜炎和敗血症等感染。肺炎鏈球菌對青黴素G高度敏感,可首選青黴素G治療。

    3.腦膜炎雙球菌或其他敏感菌引起的腦膜炎:青黴素G不易透過正常血-腦脊液屏障,進入腦脊液的量不多,但在腦膜受炎症損害時通透性增加,因而大劑量治療有效。成人起始劑量每天1000萬~2000萬U,分4次靜脈滴注。

    4.淋球菌引起的淋病:淋球菌原對青黴素G敏感,但近年來耐藥菌明顯增多,有的高度耐藥,因此需根據敏感試驗結果決定是否選用青黴素G,治療量也應根據敏感程度來確定。

    5.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梅毒:青黴素G仍為主要治療藥物。對於二、三期梅毒或一期較重病例特別是有早期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的病例都應該用大劑量青黴素G治療,每天500萬~2000萬U,靜脈滴注,治療3~4周才有穩定的療效。

    6.革蘭陽性桿菌引起的感染:破傷風桿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引起的感染應該用青黴素G同時加用抗毒素治療。青黴素在面板科主要用於以下疾病:(1)梅毒。(2)淋病。(3)其他如猩紅熱、蜂窩織炎、丹毒、類丹毒、膿皮病等。

    總的來說,可以治療很多病,連梅毒都能治療,還是挺NB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電容濾波去耦旁路耦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