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書:
文章結尾寫到:”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讀過本文,深深打動我們的卻不僅僅是關於第一本書的“故事”,而是與書有關或由書引發的父子之間、同學之間那濃濃的真摯的情意,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遙遠的鄉村荒寒、蒼涼的生活境況和作者對生活那份獨特的感受。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還特意補述了喬元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裡叫賣紙菸、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得什麼“出息”呢?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考了第一名,說明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父親以他教師的經驗感覺得出,這樣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我”拿回那半本書讓父親裝訂完整時,他哭著對“我”說,他不能再上學了。這樣,那半本書或者說父親為他裝訂的那本書,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了。而“我”後來到條件好一些的學校上學(再後來,“我”讀了中學,讀了大學,成了詩人)。而喬元貞這樣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失學了,人生成長的第一個階梯就這樣永遠失去了,再加上當地文化、經濟的極度貧困和落後,一輩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還能有什麼發展可言呢?還能有多大“出息”?在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句時髦的話概括一下:“知識改變命運”。但是,誰能給“他”以知識呢?這就促使我們更深入的思考了。
總之,作者對那個時代的苦難進行著辛酸的“訴說”,對苦難生活中小夥伴們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讓讀者從喬元貞的命運中嚴肅思考著生活與人生。
回想過去,多少孩子因為貧困,從來沒有進過校門;多少孩子被迫中途退學;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愚鈍,而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讀書的機會。所謂的 “出息”似乎只有有錢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實現。多少人才被埋沒,多少孩子因不能讀書而終生落魄。這不能不引起人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讀者的心情也更沉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學生讀到此文,更應好好的想想,你們都是幸運兒!!!喬元貞的命運如果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現,那簡直就是罪過!讀書吧,孩子!
我的第一本書:
文章結尾寫到:”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讀過本文,深深打動我們的卻不僅僅是關於第一本書的“故事”,而是與書有關或由書引發的父子之間、同學之間那濃濃的真摯的情意,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遙遠的鄉村荒寒、蒼涼的生活境況和作者對生活那份獨特的感受。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還特意補述了喬元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裡叫賣紙菸、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得什麼“出息”呢?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考了第一名,說明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父親以他教師的經驗感覺得出,這樣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我”拿回那半本書讓父親裝訂完整時,他哭著對“我”說,他不能再上學了。這樣,那半本書或者說父親為他裝訂的那本書,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了。而“我”後來到條件好一些的學校上學(再後來,“我”讀了中學,讀了大學,成了詩人)。而喬元貞這樣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失學了,人生成長的第一個階梯就這樣永遠失去了,再加上當地文化、經濟的極度貧困和落後,一輩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還能有什麼發展可言呢?還能有多大“出息”?在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句時髦的話概括一下:“知識改變命運”。但是,誰能給“他”以知識呢?這就促使我們更深入的思考了。
總之,作者對那個時代的苦難進行著辛酸的“訴說”,對苦難生活中小夥伴們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讓讀者從喬元貞的命運中嚴肅思考著生活與人生。
回想過去,多少孩子因為貧困,從來沒有進過校門;多少孩子被迫中途退學;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愚鈍,而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讀書的機會。所謂的 “出息”似乎只有有錢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實現。多少人才被埋沒,多少孩子因不能讀書而終生落魄。這不能不引起人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讀者的心情也更沉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學生讀到此文,更應好好的想想,你們都是幸運兒!!!喬元貞的命運如果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現,那簡直就是罪過!讀書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