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碧影悠悠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到1912年清朝滅亡,清朝在72年時間裡,丟失國土、簽訂不平等條約、閉關鎖國、腐朽無能、不思進取、賣國求榮、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等,使中國一步一步成為災難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

    “自古革命,務歸人心!”這是唐人張廷珪在武則天臥床不起被迫交權時說的一句話,意指政權的廢立即其合法性完全取決於人心向背。其時人心歸向李唐,於是廢周復唐,順乎民心,這場流血很少的革命,僅誅除了武則天的幾個嬖倖。開元初張廷珪又上書唐玄宗,稱:“古有多難興國,殷憂啟聖。蓋事危則志銳,情苦則慮深,故能轉禍為福也”。經過一陣大刀闊斧的改革,順應民心,澄清吏治,掃除貪官,終於迎來盛唐開元之治。

    當時對中國這個病灶認識最深刻的,還是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嚴復。這位當年放棄科舉、先入福州船政學堂、後入英國格林尼治皇家海軍學院學習海軍的人,洞若觀火地指出:“中國自秦以來,無所謂天下也,無所謂國也,皆家而已,一姓之興,則億兆為之臣妾,其興也,此一家之興也,其亡也,此一家之亡也。天子之一身兼憲法、國家、王者三大物,其家亡則一切與之俱亡……顧其所利害者,亦利害於一家而已,未嘗為天下計也。”

    嚴復這段話點出了中國至弱之源。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統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觀念的影響在中國根深蒂固。以血緣和姓氏為核心的封建王朝統治者,只對姓氏、家族負責,不對民族負責。表面上說保江山社稷,實則保“大清皇權”四個字而已。當《南京條約》簽訂訊息傳到北京時,道光皇帝感嘆“我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家天下而已,僅僅對祖宗負責而已。

    這種狀態,怎麼可能要求百姓與你“萬眾一心”。

    所有這些,都不過是先聽說列強要逼她下臺交權,於是決心一戰;後來證明傳言不實,列強並不想趕走她而仍然願意接納她,便立即將“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的豪言,變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媚語。在這位太后主持之下,最慷慨激昂的宣戰詔書很快就變為最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統治者這種狀況,反過來又導致民眾普遍的冷漠與普遍的麻木,認為天下都是皇上的,打敗了也是皇上打敗了,割皇上的地,賠皇上的款,與我何干?結果形成只有王朝安全沒有大眾安全、只有家族安全沒有民族安全的狀況。請看如下事實: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在廣州登陸後,類似三元里的抗擊未能成為普遍現象,更多的倒是當地民眾主動向侵略者出售牲畜、蔬菜、糧食。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周圍照樣有中國民眾隨聯軍之後,也加入了哄搶園內財物的行列。

    當八國聯軍部隊從廣渠門下水口魚貫而入、一個一個順土坡往上攀爬時,兩側有一群一群留辮子的中國民眾,揣著手站在兩旁,事不關己地麻木觀看。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其中日軍8000人,俄軍4800人,英軍3000人,美軍2100人,法軍800人,奧地利軍隊58人,義大利軍隊53人,全部兵力加起來只有18811人,竟然能夠用10天時間攻陷北京,為什麼?一方面雖然“義和團”人數眾多,但僅以引魂旌、雷火扇、陰陽瓶、如意鉤等八寶什物與八國聯軍的毛瑟槍對陣,只能是以卵擊石;另一方面還要看到,同樣是人數眾多的僱傭民眾跟在八國聯軍後面,推小車幫著運物資、送給養。

    這就是孫中山描述的狀況:“四萬萬中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

    當八國聯軍控制了北京城之後,打開了清軍的武器庫。在看到了清軍的武器裝備之後,竟然嚇出了一身冷汗。當時領隊的義大利海軍中將西蒙清點完後,列出了一份長長的清單:87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大炮36門,大部分甚至還沒使用過;7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60門;勞登菲爾德速射機關炮各種口徑、型號126門;各型號口徑的克虜伯大炮、機關炮156門......不勝列舉。

    英中國人濮蘭德評價到:“官吏無聯合之力,少任事之勇,缺愛國之心,雖事機危迫之時,恆畏縮不能振奮。”

    一場又一場反侵略戰爭始終停留在王朝戰爭層面而無法轉化到民族戰爭層面,最終決定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王朝的覆滅。

    因為民意不可侮,民心不可欺,古聖所謂“順乎天”,即順應民意。漢朝劉向《說苑》告誡:“失眾心,足以亡”。

  • 2 # 翰林冷知識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明朝的羅貫中說出了封建王朝的歷史執行規律,並且寫了《三國演義》的開篇。

    儘管每個王朝的滅亡,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其實,底層的因素就是那幾個:皇帝無能、軍備廢弛、國力落後、賦役過重、外族入侵等等。

    清朝的滅亡也大同小異。

    ▲《三國演義》開篇詞

    一、皇帝無能

    清朝的皇帝,在各朝代中素質算很好的。普遍文武雙全、任賢任能。

    努皇順三朝戰功赫赫,打下江山;康雍乾三朝更不用說,發揚光大,開創盛世;嘉道鹹中規中矩,不算昏庸;但同光宣三朝,多了個慈禧,宮斗的戲碼在統治階級開始蔓延。

    皇帝的無能,並不是昏聵,而是大權旁落。

    ▲慈禧

    慈禧功過皆有,但風評如此之差,政治水平離武則天,還是差著段位的。

    在閉關鎖國、內患四起、軍隊廢弛、高層腐敗的情況下,居然還敢對列強批量式宣戰。

    這有勇無謀的衝動,不是成熟的統治者應該表現的。也為清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清朝滅亡形勢圖

    二、軍備廢弛

    “日不落帝國”的堅船利炮,因為科技上的巨大差距,我們比不上,尚有可以原諒的餘地。

    太平天國、捻軍、義和團這些武裝起義能做大做強,這就太丟朝廷臉面了。

    哪怕是和珅領著大內侍衛,佔了九門,把清廷拉下馬,這隻能說高層之間的利益之爭。

    像北周取代北齊、大唐取代大隋,這都是利益之爭,並不是朝廷兵馬窩囊廢。

    ▲畫中的清軍

    但八旗軍和綠營軍,實在是丟人丟到姥姥家,連地方武裝都算不上的太平軍都打不過。

    前期的太平軍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恨不得是農民拿著鋤頭,沒怎麼訓練就上了戰場。結果削八旗,拍綠營,把朝廷正式武裝虐成渣。

    吸鴉片、吃空餉、不操練、講排面,別說打仗,估計這幫官兵踢場球都能累夠嗆。

    ▲虎門銷煙

    三、國力落後

    大不列顛實在太走運了,瓦特看到壺蓋兒被蒸汽頂起,開創了蒸汽時代。

    這場工業革命,讓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開始確立,誕生了以“日不落帝國”為首的歐美列強。

    而我們明朝便有的航海圖,被鎖在了內務府蒙塵;英中國人送給乾隆的臼炮,卻只是放在了一邊。

    ▲蒸汽時代的標誌:蒸汽火車

    等到英國的堅船對準我們的大沽炮臺時,用了百年的火繩槍,在英軍的滑膛槍面前,啞了火。

    儘管後來,施夷長技以自強。但滿清落下了幾百年的數理化,光靠一次洋務運動的補習,是沒法參加大考的。

    ▲1872年,李鴻章設輪船招商局

    四、不重漢人

    女真騎兵,滿萬可得天下。但治理天下,需要的還是文人能臣。

    留髮不留頭。

    中原地區,漢族人佔99%。滿蒙兩族,卻把持了朝中要職。清朝的漢臣能登頂權力之巔的,屈指可數。

    ▲乾隆,乾隆後期,清朝已經有衰落的跡象

    范文程,是為了清初穩定局面而招降重用,有點面子工程的意思;吳三桂,也是投誠之臣,後稍有異動,便是康熙平定三藩的局面;朱珪,嘉慶帝老師,一生受到尊重,但相比於之前的福康安、和珅,權勢弱了不少;年羹堯,雖出生漢族,但卻有旗人身份,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漢臣,而且下場太慘。

    也就是後來,內憂外患之際。滿清皇室確實無人可用,才啟用林則徐、曾國藩等漢人,換來了“滿清中興”。否則,可能扛不到20世紀。

    ▲李鴻章

    五、軍權旁落

    從曾國藩團練湘軍開始,滿清的兵權開始脫離皇室控制。

    在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義和團,收復新疆,開展洋務運動的過程中,曾國藩和他的門生故吏,掌握了國內最好的技術,戰力最強的軍隊。

    ▲清朝疆域圖

    從金陵機器製造局到福州船政局,從江南製造局到漢陽兵工廠;

    從湘軍、楚軍、淮軍,到北洋水師,再到小站練兵。

    滿清皇室用國庫培養了終結自己的文臣武將。

    ▲袁世凱

    除此之外,高層的腐敗、徭役過重、官逼民反、鴉片侵蝕、列強入侵等多個原因,一起將清朝這個龐然大物,封筆在史官的書墨之中。

  • 3 # 歷史鑑說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建立再到滅亡,總共有276年國祚,那麼清朝為何會走向衰亡呢?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是閉關鎖國

    因此乾隆決定閉關鎖國,閉關鎖國固然斷絕了洋人跟起義軍互相勾結,同時也保護當地經濟的發展,但也讓清朝失去了跟外面世界交流的機會,為日後的衰亡埋下了禍根。

    第二個原因是不重視火器

    二是清朝初中期的火器並不完善,例如遇到下雨天就無法用,還有火器射程不遠,再加上開槍點火的速度很慢,在戰場上火器的地位就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也正是因為清朝才對火器的研發不上心,甚至不重視火器。

    第三個原因皇權制度

    如果遇到的是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清朝確實可以國泰民富,走向盛世,但要是遇到同治、光緒等手無實權的帝王,自身執政能力也不行,那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毫無疑問是滅頂之災。

    總結:在閉關鎖國的影響下,清朝失去與外面交流的機會,在不重視火器的情況下,清朝軍隊實力不行,被西方列強欺負,在皇權制度的影響下,遇到無能的帝王,無力管理好國家,也正是在這三個原因的影響下,清朝最終才會逐步走向衰亡。

  • 4 # 恬然229966697

    清朝滅亡的原因很多。不必展開多言,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應該是“政治腐敗,昏君無能,民心喪失,內憂外患”。

    一個大國的滅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要原因是:封建社會制度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封建帝王昏庸無道,且滿人鬥志喪盡,文化墮落腐朽。其次,私慾橫行,世風日下,人心不聚,黑惡勢力膨脹騷擾百姓,民不聊生。新的政治集團沒有形成,民主力量薄弱,有識之士不接地氣,虛幻於“君主立憲”做不流血的變革。第三,國家經濟社會到了崩潰的邊沿,官員腐敗,軍人兵痞,吸鴉片,打牌九,納姨太。不思變革,拒決工業革命進步,軍隊體制落後,不煉新軍,害怕洋人,整個軍隊瀰漫著投降的惡臭,最後外敵入侵喪權辱國!簽約賠款!

    ……烽煙四起,軍閥混戰,政治割據。這一切都是從腐敗開始~~走向滅亡。

  • 5 # 天命與劍8341

    這種題展開篇幅太大,在這裡只能簡單說說。

    任何朝代滅亡的原因,無外乎是外患和內憂這兩種。

    先是因鴉片的非法輸入,帝國在1826年第一次出現了貿易逆差,白銀大量外流,決策層試圖通過禁菸的方式遏制外貿和貨幣狀況的惡化,激烈,資訊不對稱的貿易摩擦導致了1840年的鴉片戰爭。

    對國家治理造成的更大傷害來自內部。從1800年開始,北方地區爆發白蓮教起義,朝廷為鎮壓這一起義花去1億兩白銀,國庫為之半空。1851年,南方爆發了規模更大的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戰爭前後持續14年,國家財政為之支出約7億兩白銀,相當於10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戰爭時期,由滿蒙八旗和綠營組成的中央軍屢戰屢敗,朝廷不得不允許下層漢族官員組織地方武裝力量抵抗,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乘機崛起。這些地方軍閥為了籌集軍餉,在各商業市鎮“設局勸捐”徵收“厘金”。地方武裝的壯大及厘金制度的出現,實為地方自治力量強大之始,“藩鎮現象”死滅復燃。

    此時的清朝,中央財政己瀕臨破產邊緣,白銀的穩定性遭遇挑戰,西風東漸造成人心思變,在內外交困下,治國者不得不對內改革,但洋務運動的失敗,維新變法的失敗,科舉制的廢除,立憲運動的流產,使清政府相繼失去了洋務派,維新派,知識分子以及工商階層一幾乎所有群體的支援,顛覆式革命己成必然之勢。

    1911年,清政府宣佈鐵路國有化,各省商民群起反抗,其中以湖南和四川最為激烈,四川爆發保路運動,四川總督槍殺請願群眾,民變驟生。清廷緊急抽調湖北新軍馳援四川,導致武漢空虛,10月10日,在同盟會策動下,武昌起義爆發,星火頓時燎原,南方各省紛紛脫離清廷獨立自治,北方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也乘機養寇自重,威逼清廷退位,至此內外交困,清室無奈只好下詔退位,清朝滅亡。

  • 6 # 一沫陽光的邂逅

    太平天國之後,隨著世界列強入侵中國,大清朝走上了滅亡的道路,所以我們一般認為太平天國起義是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但在此之前還有一場起義比太平天國更早,給了清朝致命一擊。

    太平天國,是在1851年至1864年期間發生的,由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滿清朝廷的武裝起義,部隊發展到近百萬之眾,曾經攻下過南京(天京),定都於此。

    1864年8月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歷時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但此時的清朝已是千瘡百孔,沒過幾十年就滅亡了。

    在此次之前還有一場農民起義,也是打擊了清政府的統治,卻少有人知,這場起義就是白蓮教起義。白蓮教宣揚彌勒佛會“改造世界”,崇奉“無生老母”,早在康熙乾隆時期就有了。

    一開始清政府並不以為意,以為他們就是小打小鬧,隨著教徒的增加,教會以“官逼民反”煽動饑民暴動,奪回屬於自己的財產和公平,饑民瘋狂地跟正規軍作戰,並且屢屢獲得了勝得。

    白蓮教起義始爆發於川楚陝邊境地區,後波及近十省,歷時九年多,起義軍發展到五十多萬人,他們身後還有數百萬的教徒支援,後勤保障沒有問題,所以在前期起義軍多次重創清軍。

    後來,清政府採用“堅壁清野政策,大搞“寨堡團練”,把老百姓和起義軍隔離開來,使起義軍失去後勤供給,加之由於武器的短缺,起義軍作戰轉入低潮,由數十萬人減少到2萬餘人,不得不轉戰川楚陝邊境的深山老林。

    這支起義軍雖然最終失敗,卻嚴重動搖了清朝的統治,這場戰爭消耗了清政府十六個省二十多萬軍隊,為了對付起義軍,清政府投入超過了兩億兩白銀,國庫為之一空,這也給了清朝致命一擊,清朝從此也走向了衰落,後來的太平天國起義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7 # 石頭青年安林

    清朝的衰落和滅亡,完全是其自自己造成的

    第一,清朝自入關以後就開始架空議政會,從而最終造成了皇權的空前高漲,這個不是外人強加的,是清王朝自己造成的。

    第二,清朝入關之前,對於剃髮、服飾一類,並沒有太苛刻過份的要求,但是過江之後不久,就搞了個留頭不留髮,這套政策標誌著清王朝已經徹底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了。

    第三,清朝入關之前,漢人、蒙人,掌旗主者有之,封王者有之。

    而到了其後期,即使是要死的關頭了,而且已經先有承諾應許,結果曾國蕃還是一個侯爵就給打發了。騙子,騙子都是魔鬼的兒子。

    第四,旗人被剝奪了最起碼的人身自由,不準隨便離開駐防地,不許經商、不許作工,只能隨時準備著當兵,可是可是旗丁數目又人為的設了定額。一家若有幾個白丁,生活就不能不越來越困難。旗人失去自由,也就自然失去了自信,很多人因此終身失業,不學無術,遊手好閒。

    第五,清朝在架空議政會的同時,同步進行了另一項得意的自殺的行為,大興文字獄,很多人因為說話,寫字,而犯死罪,因而再不敢多思多想,只好一心只讀聖賢書了。於是,思想被禁錮,逐漸僵化,思想的僵化,使這個王朝成為了殭屍。

    第六,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一心的唯護當權統治者的統治可以繼續下去,卻根本不顧現實社會發展的事情,愚蠢的認為,憑著自己的努力可以把那種吃人的統治繼續下去,但是,人民豈是羔羊呢?

    我們再來看清朝的幾個現實中的“掘墓人”都是怎麼形成的。

    洋人、農民起義、革命黨

    首先,洋人為什麼要發動鴉片戰爭,根本原因,就是清朝堅持禁海,順、康、雍年間,西方對華的交流,主要體現為友善的、和平的、宗教文化的模式。基督教向中國傳教,絕對沒有要征服中國的意思,而是本著愛神愛人之心,要與中中國人做弟兄。是雍正皇帝因為怕西方人進入中後,中國百姓大多歸入基督教,而不再聽命於自己,完全是基於自己的統治野心著想,於是竟然汙衊基督徒和基督教,甚至殺害基督徒,又強制的禁止一切洋人進入中國。

    而之所以後來西方是以鴉片的名義發動戰爭,並不是說洋人就是成心要做毒品生意,而是除了毒品,在中國,西方已經無法開展任何生意,最後,清王朝起初對此不聞不問,然後又突然宣佈鴉片犯法,使西方人為此蒙受了重大的損失。

    並且,清朝無視國際間的平等互利原則,一味的要求來華的各國使節和商人,向其臣服,這本身已經是對世界各國主權的公然踐踏了。

    所以,洋人,根本是清朝自己給逼出來的。

    再說農民起義,洪秀全本來是一心要考科舉的,考科舉是為什麼?當然是為了報效朝廷,但是清朝搞得他怎麼考也考不中,考不中是因為他無能嗎?這個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洪秀全的確無能,二是他雖然有能力,但是清朝的考試製度不合理,所以不能選拔人才。

    那麼洪秀全有能力嗎?從他後來進行的事業發展來看,至少他要比相當多的清朝文武官員有能力,他從一介鄉村教師起家,從西到東,硬是建立起一個新的政權,雖然這個政權有諸多的不是,但是,如果清朝的正常的取士方式能夠選中他,讓他能有一個正常的發揮才能的機會,這一切又會怎樣?

    洪用全即使說不是當皇帝的材料,但至少他能與城共存亡,而咸豐連這種勇氣也沒有。

    所以,洪秀全之流,完全是清朝的選士制度不合理,才被逼出來的。

    最後說革命黨,革命黨是孫中山先生髮起的,原來叫同盟會,而和洪秀全一樣,孫中山先生當年也是想報效朝廷的,他還曾經給李鴻章寫過信,提過自己的建議。

    結果如何,大家就都很清楚了,李老爺子根本沒興趣見這個無聊的年輕人,在他看來,這些建議和想法都是放空炮。

    最後,這個年輕人不斷的放空炮,最後把大清王朝轟倒了。

    這孫中山,這同盟會,這革命黨,不是清朝自己弄出來的嗎?本來孫中山大可以成為中興清朝的人物的,他自己也是很有這樣的想法的。

    這樣看來,洋人、農民起義、革命黨,無一例外,都是曾經向清朝丟擲過橄欖枝的,是清朝自己不識抬舉,人家帶著善意來,他非要打人家一個滿臉花,從頭到尾都是如此,結果,把自己給搞死了。

  • 8 # 靜夜思160519196

    任何王朝都存在一個週期,就是四百年左右。孟子曰:“五百年有聖人出”就是說的這一個週期。滿清在乾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陷入困境,以前是別人打滿清,到了乾隆是他打別人,他一共打了十場戰爭,他自我吹噓說全部打贏了,實際上只有打準葛爾是打的最漂亮的,其他戰役都打的稀裡糊塗,像大小金川,單單是欽差大臣就被砍了好幾個。跟安南交戰中,清軍損失慘重。平定緬甸、廓爾喀時,同樣折損將士,大學士福康安在征討廓爾喀的戰役中,差點陣亡在刀槍下。緬甸、安南、廓爾喀都不願長期跟清朝對峙,於是選擇朝貢歸降的方式,換取雙方和平。所以乾隆認為自己“贏了”。乾隆時“十全武功”的戰爭中,一共經歷了26年,總軍費達一億三千萬兩白銀,由此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嘉慶年間,為了鎮壓白蓮教起義,前後經過了十二年,花去的軍費約有銀一億兩之多,而且愈到後來,軍費開支愈大。如果按年計算,則每年平均軍費將近一千萬兩。清代國庫收支每年都是有節餘的,有時約五百萬至一千萬兩,有時甚至到二千萬兩,但是不夠也不能用來解決這筆龐大的軍費開支。為了解決軍費開支就只能向老百姓動手了,這是殺雞取卵的法子,最後反而加速了滿清的滅亡。

  • 9 # 小豪讀歷史

    這個話題有點巨集大,真論起來,估計寫一本書都還不夠,這裡我來簡單說說。

    首先,清朝,它是一個非典型王朝,為什麼說它非典型呢?因為它是異族入侵建立的政權。自古以來,異族入侵,都很難過法理這一關,漢人不承認你,你的統治就建立不起來。

    ▲ 清軍入關

    那麼清朝為什麼能夠建立,還統治中國這麼多年呢?

    首先第一步,就是它入關建國的時候,使用殘酷的屠城政策,強迫漢人屈服,之後又殺得流血漂櫓,強行推行剃髮易服的政策,消解漢人的民族認同感。最後就是,無論是從政治、文化還是軍事領域,都推行一套殘酷的排漢、壓漢政策。

    ▲ 剃髮易服

    清朝前中期,其軍政領域,高階官員幾乎全都是滿人、蒙古人,根本就不會讓漢人進入這一階層。再一個就是文化方面,採取殘酷的文字獄壓迫政策,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被滿門抄斬。同時對待民間,也是非常的高壓,禁止結拜、結社。在清朝以前,幾個男人玩得好,可以結拜成異姓兄弟,最著名的就是桃園三結義了。明朝的時候,大家都有結社的自由,就是一起探討學術,著名的有東林書院、復社四公子等。但是到了清朝這裡,三人以上的異姓結拜,不管什麼名義的結社,都變成了謀反。這樣一咕嚕整下來,整個社會沒有了一點活力。讀書人不敢談政治,只能埋頭在故紙堆裡面做考據,這就是清朝樸學繁盛的背景原因。老百姓們呢,終日惶恐,幹啥都可能背上謀反的罪名,只有努力幹活最安全,那就努力幹活吧。

    ▲ 充滿罪惡的滿清文字獄

    我們看到,晚清時期,中國普通人表情都那麼木訥、愚昧,就是這兩百多年的勞改一樣的生活積聚造成的。

    老百姓都圍困在愚昧的真空裡面,沒有了正確的知識在腦海裡面,各種邪教就會趁虛而入。所以終清一朝,邪教起義接連不斷,白蓮教、天理教、太平天國……

    清朝中期以後,八旗兵就已經沒什麼戰鬥力了,為了鎮壓這些起義,清廷不得不任用漢人士大夫,被封閉了上百年,漢人才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可以進入帝國的權利高層。

    之後就出了一串名臣,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他們都是在清廷內憂外患時冒尖兒的。

    ▲ 晚清士大夫

    其實這個時候,清廷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了,因為經政大權都已不在自己手上,徒有一個殼子。但是這個時候中國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西方強盜企圖瓜分殖民中國,這個時候國外矛盾上升到了主要矛盾,蓋過了國內矛盾。整個國家力量,用來抵禦外敵,清廷得以苟延殘喘。

    但苟延殘喘也有個盡頭,到了二十世紀的時候,滿清這個殼子連泥巴也糊不住,倒在1911年。

    所以說清朝是怎樣滅亡的呢?在覺醒的民眾和內憂外患中滅亡的。

  • 10 # 太白曰

    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覆滅,不是經歷了慘烈的大規模戰爭,便是經歷了狠辣的陰謀政變,然而不少人對於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覆滅,有些雲裡霧裡。確實,清朝覆滅的太過突然和迅速,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就宣佈了退位,宣佈了清朝滅亡。

    清朝究竟是怎麼滅亡的?

    袁世凱

    光緒死後不到兩天,慈禧也死了,在慈溪死前,載灃被任命為聶政王,他兒子溥儀被任命為了皇帝。但是,作為經歷過晚清衰敗的清朝進步人士、近代第一支現代化軍隊締造者,袁世凱的實權卻已經遠遠超過了載灃、溥儀、太后隆裕——清朝新式軍隊的人,其中有大半是他培養出來的,效命於他的北洋系軍隊遍佈清朝各省。

    武昌起義

    南方革命黨發動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後,湖北等南方各省各地先後紛紛響應宣佈獨立,為了鎮壓革命,清廷被迫搬出了在家閒置的袁世凱,讓他帶北洋軍隊鎮壓革命。袁世凱有足夠的能力將革命鎮壓下去,但他只鎮壓到一半就停下了,讓南北陷入了對峙局面,這給南方革命黨發展帶來了時間和空間。

    袁世凱之所以這麼做,當然是希望清廷繼續重用他,也正如他所預料的,清廷不得不將護國的重任放在了袁世凱身上,袁世凱的威望和權力迅速超越了清朝皇室,並且搬到了檯面上。

    清朝當時存在有立憲派和革命派兩大政治派系。革命派不用多提,說說立憲派。晚清時組織過立憲運動,袁世凱還擔任過負責人,不過載灃等人太過維護皇室利益,立憲遲遲不成,立憲派和皇室之間產生了難以癒合的縫隙。所以原本應該是清朝皇室的堅定支持者,立憲派卻放棄了清朝皇室,轉而支援袁世凱。

    彭家珍

    清廷最後屬於自己的支援力量只剩下了保皇派和宗社黨(本質上建立是反對袁世凱,是一個反袁聯盟)。宗社黨的中流砥柱良弼(皇家禁衛軍的精神人物),被同盟會京津軍事部長彭家珍,以大無畏的勇氣,用“人體炸彈”與之同歸於盡,宗社黨遭受重大打擊。而保皇派,實則是康有為海外悠哉過日子拉起來的大旗,騙來的資助都進來康有為腰包,康有為口頭上倒是保皇保皇,實則虛偽至極,想得到萬事美名恐怕才是本意。

    南北不能一直分裂下去,革命黨最終和立憲派一塊選擇了袁世凱,而宗社黨大勢已去,也讓清朝貴族紛紛放棄了希望,清朝唯一覆滅的阻力隨之消失。立憲派,革命黨乃至不少轉道投奔的清朝親貴,包括外國列強……都認為袁世凱是中國當時第一人,也就是,袁世凱可以輕鬆覆滅掉清朝,做到這點,他只需要戰勝自己心中僅存的一點婦人之仁,去逼迫溥儀這對孤兒寡母退位。

    本著做人留一線,事後好相見的原則,袁世凱還是演了一場戲,假裝是革命黨在施壓逼迫清帝退位,自己頂不住壓力,然後哭鼻子抹眼淚去找隆裕太后。隆裕的智商情商都不高,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普通婦女,只是靠著先輩的“榮光”享受著垂簾聽政的待遇。她一聽袁世凱的話,嚇得是魂不守舍,哭著答應退位,但要求退位待遇要給足。溥儀退位後,能享受每年400萬的生活費以及住在皇宮,這便是袁世凱四處找人,好說歹說得到的。

    清朝的覆滅,普遍認為,本身腐朽是內因,列強幹預是外因,革命黨的革命是爆發點。但作者覺得,清朝覆滅的內因,關鍵是內部體系的分裂坍塌。

    劇照

    想想太平天國,竟然有無數漢人鄉紳官僚階級自發組織軍隊鎮壓,硬是把鬧了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鎮壓下去,難道說武昌起義的規模大過了太平天國?而且先前許多起義均失敗告終,為何武昌起義能成功?

    其中原因並不難懂。因為清朝此時內部已經垮了,不僅立憲派分道揚鑣,最堅實和重要的擁護者——鄉紳官僚階級也拋棄了清朝。

    辛丑條約大體內容

    義和團運動後,八國聯軍侵華,隨之就是辛丑條約。不過,這其中,有一條如今不少人不太注意的命令——要求義和團爆發嚴重的地區,五年之內不準科舉。接著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廷又頒上諭:“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曾經在中國歷史上延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就此結束。

    義和團運動,本身上背後有許多朝中官員甚至皇室的人支援,而要求義和團爆發嚴重的地區,五年之內不準科舉,實際上已經限制了許多地區的科舉,更糟糕的是1905年科舉制度的徹底廢除。可不要小瞧了科舉,自古以來,科舉就是鄉紳進階官僚的必需品——鄉紳階級的利益,多來自於科舉,正是科舉,他們才有人能進入官僚階級,得到利益,然而沒有了科舉,斷了鄉紳的前路,維護你清王朝還有什麼用?所以武昌起義一爆發,各省紛紛獨立,許多鄉紳衣服一換、牌子一掛便成了革命人士。(孫中山說辛亥革命沒有完全成功,其實就是因為許多人“革命”的本意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而壓垮清朝的最後一根關鍵稻草,便是袁世凱,就個人貢獻來說,袁世凱對於清朝和平覆滅做出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倉頡造字時鬼為什麼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