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德欣農場

    養蠶確實容易,只要你注意消毒,桑葉上不要過多露水,這樣蠶寶寶就沒有大問題。不過現在好像國家不像以前那樣收購繭子了。你如果想做這方面生意你要調查你們當地的蠶絲行情!

  • 2 # 玩味鄉村

    作為蠶桑行業曾經的專業技術人員,對於你的這個問題,來談談我的一些看法,也算是給你一些參考

    中國栽桑養蠶的歷史相當悠久,種桑養蠶曾一度是與種植糧食一起持平的古代農業的重要支柱,我的家長一直以來都有栽桑養蠶的傳統,農村從業人口眾多,蠶繭收購,繅絲加工等產業鏈條齊全,所以養蠶一直都是我們這裡農民重要的致富手段

    一,既然要養蠶,那麼蠶總要吃東西,這就牽涉到桑樹的種植

    栽桑養蠶永遠都是連在一起的,缺一不可,那麼要多少桑樹才能夠滿足蠶的需求呢,我們以一家普通農戶為例,養殖一至兩張蠶種的數量,至少需要三至五畝地的桑樹供給桑葉,一季按則中價格35元/g計算,能賣個幾千塊錢,四季也就是大約1.5至3萬塊錢,對於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婦女,這個收益加上一些其它收入,勉強也還算是可以了,如果要想擴大收益,那麼就要相應的擴大桑園種植面積,增加人手,這個增加的比例跟投入多少呈正相關性

    二,蠶是一種比較嬌氣的生物,對於外界環境的刺激相當敏感

    養蠶的棚室不能有任何煙氣(包括香菸,旱菸,蚊香等等),蠶棚周圍至少五百米範圍內不能噴灑農藥,這兩種氣味一旦散發,蠶一沾上就死,當年下鄉指導技術的時候,經常會碰到蠶農養一季蠶全軍覆沒的情況,有時甚至馬上就能結繭了,結果全部死完一個不剩,所以當年因為一些農戶技術不到位,我見過太多傷心的眼淚

    三,養蠶是一項勞動強度很高的工作

    特別是在養殖中後期的一兩個星期,它們食慾大開,食量特別大,必須要及時的供應它們桑葉,不管颳風下雨,風吹日曬都得到地裡採摘桑葉,家裡如果是一兩個人的話,基本上要連軸轉,人手不夠幹養蠶這個事夠嗆

    個人要想創業養蠶,一是技術要過關,二是要有足夠的桑園,三是要有足夠的人手,除了我以上說的幾個方面以外,當地有沒有養蠶的傳統?有沒有蠶繭專用物資銷售點?有沒有蠶繭收購點?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如果這些都齊備,那麼可以先試養一小部分,在慢慢擴大規模,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我的建議是請慎重

  • 3 # 王姐攝影

    說到養蠶,在我們崑崙鎮,四十多年前,年輕我什麼也好乾,我在林業隊當技術員,工作輕,從外地弄了些蠶蛹,當時我媽幫我養,別看小東西,不住嘴呀,那時掙公分。我家養著豬,全靠賣豬過春節,春季養蠶,當時說財夠站收,這不三座山的桑樹我割了不少,蠶繭送財夠站時,領導說我們公社養蠶很少不收,這不三四十天工夫白費了,學會了養蠶。

  • 4 # 研究制酸奶

    家蠶在中國有幾千年的養殖歷史了。蠶絲製品以其特有的保健功能,受到全世界人們的追捧。前些年養蠶因其,用工量大,蠶兒容易生病等因素使其投入產出比不高,使人們紛紛放棄養蠶!現在採用的是工廠化半工廠化,機械化半機械化的養蠶方法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再加上現在有了抗病高產的桑蠶品種,使蠶繭的產量有了保證。現在的桑蠶產業又煥發了生機。

    至於養蠶技術,雖然人人都能養蠶,但也是有相當高的技術含量的。你養蠶少了沒有什麼效益,養蠶多了是必須得聘請一個懂技術的人給你指導,否則一旦蠶兒爆發疾病,也會血本無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上為什麼忌諱鋒芒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