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麓風軒

    由於隸書波磔分明,左右相背如“八”字,而字的八面又都分佈比較整齊,故在魏、晉時期,為了方便區分當時的真書,即稱有波磔的隸書為“八分”。“八分”與隸書是一體異名,隸書是從書體使用地位講的,而“八分”是從隸書的字形方面講的。

    但隸書與八分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隸書初始時期稱為古隸,其後期稱為八分。就字形而言古隸不同於八分,不具備八分所描繪的形體特徵。所以,從總體上隸書包括八分,而八分只是隸書的部分,不包含隸書中屬於古隸的那一部分。

  • 2 # 千年蘭亭

    八分書之稱始於唐代,這其實是唐人對隸書的混亂認識造成的。

    書法藝術至少經歷過兩個鼎盛時期。一個是漢朝,隸書達到鼎盛。一個是唐朝,楷書達到鼎盛。

    隸書在唐朝主要向兩個極端發展,一方面隸書經過魏晉南北朝轉化後,尤其是王羲之以隸法著手,開創了新體成為書聖;唐代歐褚顏等直接從隸法著手,開創了自己的藝術風貌。

    另一方面,對隸書的混亂認識也恰恰在這段時期,其表現之一,就是把唐朝楷書稱為隸書,把漢朝隸書稱為八分,而對於八分之名解釋眾多,至今眾說紛紜,難於統一,成為書法史上的懸案。

  • 3 # 子衿書法

    楷書的前身。

    由隸變楷,中間經過了“八分書“短暫的過渡 。實際上在唐代初期楷書的即是“八分書”。楷書是現代的稱謂。古人稱為真書或正書。有人認為唐人把楷書是和隸書合併起來稱隸書,實際上他們是有分別的。

    真書始於鍾繇,成形於王羲之。在各類書評中,鍾繇,王羲之都被稱善於八分。又善於隸書,還善於真書。由此可見,八分是單獨的一種書體。

    古人有說是蔡邕取小篆二分,隸書八分,故稱為八分書。鍾繇是蔡邕筆法的繼承者。在八分書的基礎上,又發展開拓出了楷書。在鍾繇的楷書中,不帶有一些圓潤的隸意。王羲之又是鍾繇筆法的繼承者。他把鍾繇帶有的一絲隸意給全部抹去。創造了時人稱之為“新體”的楷書。當時的人對王羲之創的新體這樣評論:王逸少書新奇可愛,然終失古意,殊為可恨。八分書的存在時間十分短暫。古代人尚且說不清確切的形態。今天的人,即無史料,也無實物,要把這種書體到底是什麼樣搞清楚,基本上是猜測。沒有確言。

  • 4 # 汶水才子

    八分書,就是隸書書體,也稱分隸、分書。

    八分書其名始於魏晉。

    清朝劉熙載《藝概》中說:未有正書以前,八分但名為隸,既有正書以後,隸不得不名“八分”。名“八分”者,以別於今隸。

    後世對八分書的解釋紛紜不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珍惜資源,保護環境,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