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記聞

    先來看李陵的兒子

    首先,儘管歷史上沒有記載李陵兒子的姓名,但是他在漢朝的子嗣被漢武帝全部誅殺(《漢書·李陵傳》記載,李陵投降匈奴之後“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

    其次,李陵投降匈奴之後匈奴單于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單于壯陵,以女妻之,立為右校王),並且生有子嗣。其中的一個兒子在漢宣帝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擁立晝藉都尉為單于失敗,被呼韓邪單于所殺。

    再來看李陵的後裔

    第一、《隋書·李穆傳》記載:“李穆,字顯慶,自雲隴西成紀人,漢騎都尉陵(李陵)之後也。陵沒匈奴,子孫代居北狄,其後隨魏南遷,復歸汧、隴。”意思是李陵的後裔一直和匈奴人一起生活在北方,後來追隨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南遷,又回到了祖先曾經居住的隴西地區。而自稱李陵後人的李穆則是南北朝至隋朝的名臣,他在北周時期就已經非常顯赫,到隋朝之後做到了太師、申國公的位置。

    第二、《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記載:“黠戛斯,古堅昆國也……人皆長大,赤發、析面、綠瞳,以黑髮為不祥。黑瞳者,必曰陵(李)苗裔也。”黠戛斯在唐朝多次入長安朝覲,唐中宗還給黠戛斯使者說:“而國與我同宗,非它蕃比”,意思是黠戛斯與李唐皇室都是隴西李氏的後人,乃是同宗。而黠戛斯正是柯爾克孜族和中亞的吉爾吉斯人的祖先。

    第三、《宋書·索虜傳》記載:“索頭虜姓託跋氏,其先漢將李陵後也。陵降匈奴,有數百千種,各立名號,索頭亦其一也”。即,索虜拓跋氏乃是李陵的後裔,如果繼續往下看《索虜傳》,你就會發現,索虜中有個單于叫拓跋猗,他的弟弟叫拓跋盧,拓跋盧的孫子叫拓跋什翼鍵,他建立了五胡十六國中的代國。拓跋什翼鍵的孫子叫拓跋珪,他是北魏的開國皇帝。

    兜了一大圈,原來李陵的後裔很大一部分就在我們身邊。

  • 2 # 南方鵬

    漢武帝后期,雖已北逐匈奴使其元氣大傷,但威脅仍在,匈奴且緹侯單于剛繼位,為緩解壓力向漢朝示好,等到漢朝派使者蘇武出使,因摻和進匈奴政爭,使團被扣押,漢武帝震怒,令李夫人兄長李廣利再次出兵攻打匈奴。又讓李廣的孫子李陵負責後勤,李陵不願意,說願領五千軍從側翼進攻匈奴,減輕大軍的壓力。武帝說已經沒有騎兵,李陵自告奮勇帶五千弓步兵前往。

    而李陵後人也有在中原建功的,北周隋朝時的李穆,便是李陵之後,《隋書》記載:“李穆,字顯慶,自雲隴西成紀人,漢騎都尉陵之後也”。這一支是李陵投降匈奴受封后,在南北朝時隨北魏拓跋部進入中原,安家立業,李穆在北周隋時大放光彩,生榮生哀,七十七歲逝節,追贈司空,諡號“明”。

  • 3 # 卜遙看史

    李陵因為投降匈奴,家裡被漢武帝給殺乾淨了,會有後代嘛?,如果說有的話,百分百是匈奴人,而問題問是哪個國家,所以說肯定有後裔,我覺得應該是匈牙利人,因為有部分史實證明匈牙利人可能是匈奴人的後代

  • 4 # 平章政事haha

    唐代後期,有黠戛斯是李陵苗裔的說法。但是李陵管理過的堅昆(黠戛斯)部落真的是李陵後裔嗎?

    ——堅昆(黠戛斯)的族屬問題

    黠戛斯的族屬是一個複雜而又缺乏研究的問題。據史料記載,有以下兩種說法。據《周書•突厥傳》記載,“突厥之先,出於索國,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日阿謗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日伊質泥師都,狼所生也。阿謗步等性並愚痴,國遂被滅。泥師都既別感異氣,能徵召風雨。娶二妻,雲是夏神、冬神之女。一個而生四男;其一變為白鴻;其二國於阿輔水、劍水之間,號為契骨。其一國於處折水;其一居踐斯處折施山,即其大兒也。”此傳說中除突厥外,其他三個部落分別是丁零、堅昆和呼揭。

    依據《周書》的記載,可以說“結骨與突厥同一祖源,且風俗大致相同。”因為“其文字,語言與回鶻正同”,服飾也同於突厥。因此,漢代的堅昆、丁零是突厥語族部落,他們同青突厥入有共同的祖先。唐以來的文獻,明確地記載著他們屬於突厥語族。葉尼塞河流域石刻文字,也證實了黠戛斯人使用古突厥文。”

    唐代後期,又有黠戛斯是李陵苗裔的說法。這一說法的產生,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據漢代史料記載,李陵是漢將騎都尉,曾率步卒五千西征匈奴,與單于交戰,兵敗降匈奴。“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立為右校王,衛律為丁零王,皆貴用事”。匈奴五單于爭立時,“李陵子復立烏藉都尉為單于,呼韓邪單于捕新之,遂復都單于庭,然眾裁數萬人”。從漢代有關李陵的記載中,看不出李陵及其後人和堅昆(黠戛斯)有任何關係。有的研究者認為, 李陵受匈奴重用,獲得了黠戛斯領地,其後裔繼續統治那裡,幾乎直到成吉思汗吋代。”恐怕這只是依據史料的一種推斷。

    唐代史料出現了堅昆與李陵關係的記載,後出的漢文史料也大多沿用了這一說法。

    李陵降匈奴,在漢人看來是一種恥辱,當時“隴西大夫以李氏為愧。”甚至鮮卑託跋部,都忌諱被傳為是李陵之後。一部分黠戛斯人自稱是李陵之後,其另有緣故。唐中宗時,有黠戛斯使者入唐,“中宗引使者勞之曰:"而國與我同宗,非它蕃比。"" 把黠戛斯認作同宗,可以說是唐朝統治者為了羈縻和拉攏黠戛斯人,鞏固黠戛斯與唐朝聯盟的政治和軍事需要。840年(升成五年),黠戛斯攻破回紇,対唐朝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震動。因為自回鶻助唐平定安史之亂以後。唐受回鶻困猶多年,黠戛斯攻破回鶻間接也是カ李唐除去了禍患。因此,當黠戛斯使者來告知此事吋,唐朝方面欣然回書黠戛斯可汗,極力鼓動黠戛斯藉機消滅回鶻餘部,以免其聚眾再次復興。唐朝恐點戛斯不能及吋行動,又採取拉攏手段,極力使雙方的關係更加密切。唐朝致信黠戛斯可汗,反夏強凋唐與黠戛斯同族同宗,如“可汗受氏之源,與我同族。中國家承北平太守之後。可汗又具都尉苗裔,以此合族。”“昨聞太和公主為可汗兵眾所得,可汗以同姓之國,使遣歸還。”“今回鶻是國家叛臣,可汗仇敵。須去根本,方保永安。”“可汗須乘此機便,早務芟夷。回鶻未滅以前,可汗勿以飲食為甘,弋獵為樂。勵兵秣馬,不可暫閒。”“這類檔案史料的記載,說明黠戛斯與李唐同族同宗的說法,是出自唐朝統治者的政治和軍事目的,不一定反映歷史的真實。

    基於以上分析,黠戛斯是李陵苗裔的說法,完全是出於雙方的政治目的而產生的。點戛斯自稱是李陵苗裔,是為了攀附李唐;唐承認點戛斯是李陵苗裔,是出於拉攏和利用點夏斯,替唐徹底消滅回鶻。漢代史料確有李陵兵敗後降匈奴,娶匈奴單于女為妻,並封王的記載。但是,李陵被封的是“右校王”而不是“右賢王”;堅昆確實是“匈奴西鄙”,在丁零的西方,李陵可能真的到過此地,但由此就確認堅昆(黠戛斯)是李陵苗裔的說法,未免有些牽強。李陵的後代流落何方,並無史料記載。他的兒子,在烏藉都尉單于被呼韓邪單于捕斬後,是否也同時遇難?或者是又投靠了與呼韓邪單于對立的郅支單于,並跟隨郅支單于到了堅昆,所有這些也不過是推測而已。

    黠戛斯的族屬的問題,學術界認為,該族是鐵勒族系的突厥語族部落之一。對點戛斯是李陵苗裔的說法,則處於兩可之間,這種說法屬演繹的可能性更大。

    (《黠戛斯若干歷史問題研究》王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固態硬碟500G還需要裝機械硬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