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胡風,曾先後為蕭紅的成名作《生死場》作序,二者有何不同呢?
首先胡風所用宣傳鼓動性的專業語言,無疑點評更具有號召和鼓動性。正如《松花江上》一曲,描繪了東北的豐饒和美麗,來襯托"九.一八"後流離失所的慘狀。
事實上透過《生死場》,可以瞭解到即使在事變之前,普通民眾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重重壓榨之下艱難生活。當侵略者闖進東北來之後,則變成無論怎樣忍受,也無法苟活下去了的境地。
胡風認為,蕭紅雖沒有讀過肖霍洛夫的《被開墾了的處女地》,卻同樣寫出了農民們對牛羊的真實質樸的真愛,是已有農民文學裡面,未曾有過的詩篇,不但寫出愚夫愚婦的悲苦,還寫出了"藍空下血跡模樣的大地","鐵一樣重的戰鬥意志"一本書,從中看到"女性纖細的感覺,也看到了非女性的雄邁胸境"。
其實作為著名文學理論家兼詩人的胡風,雖然同茅盾評《呼蘭河傳》一樣,略微流露出女性天生小格局,無力把握住時代脈搏的偏見。
但他一生自言"為鬥爭而寫"的追求,在上紀三十年代抗日氛圍漸濃的大背景下,從蕭紅的小說中感受到東北民眾受侵略壓榨的悲慘生活,有著頑強掙扎求生的意志,讚揚他們悲壯反抗與鬥爭,將之命名為《生死場》,同對蕭軍的《八月的鄉村》等東北群作家作品的推介一樣,是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的。
魯迅在其評的未尾不也說,與其聽他安坐中的牢騷話,不如快看《生死場》,會給人堅強和掙扎的力氣。
魯迅以自己讀文時的感受,表達出蕭紅不是以上帝的視野來悲憫人物的苦難,而是透過平等的視角感同身受,有一種切膚之痛的真實。她的小說沒有愛情的風花雪月,《生死場》景物更是如此不美,冷靜地可怕,只用敏銳細膩的女性視角,對農村底層農民、村婦、嬰童甚至乞丐和妓女在疾病飢餓和貧窮折磨下,奄奄一息的近乎原始生活的還原。
讀者的心會被撞擊抓緊,瀰漫著不忍直視的哀傷。底層的人如豬狗一樣屈辱而麻木地活著,從忍辱偷生到覺醒反抗,人性的軟弱和堅韌無不在小說中表現出來。……
從國民性批判這一點上說,魯迅是蕭紅的老師,亦是知音。他認為蕭紅力透紙背,充分發揮了女作家細緻的觀察力,又有著非凡的勇氣。
的確同時代的女作家,關注點更集中在容易把握的生活瑣事與婚戀題材中。比如丁玲以《莎菲女士的日記》登上文壇,冰心的《兩個家庭》,凌叔華的《酒後》。她們更擅長描寫舊家庭中的傳統女性,或新舊交替時期女性婚戀問題,表現時代青年的精神苦悶和反抗,但依然侷限在家庭和戀愛的框架下。
而蕭紅曾說過她與魯迅寫作的不同是因為:
(引自聶紺駑《蕭紅集.序》)
回過頭來看,由於《生死場》被魯迅作評如加金封腰,使蕭紅成為上海文壇引人注目的新星功不可沒,而胡風因魯迅推薦,將之命名為《生死場》並於其後再評,將這部被《文學》刊物退稿的小說得以問世,亦同再造之恩。
後來蕭紅的《王阿嫂的死》,或類同《八月的鄉村》這樣立場鮮明的作品,終不及《生死場》經典,而其生命力不衰的《呼蘭河傳》,是非傳統小說詩化清靈語言的作品,和沈從文一般的文字在平和的新時代成為主流,如同汪曾祺、錢鍾書等人重新引起讀者的興趣的原因。
所謂文學擺脫了功利主義,才更有傳世的可能吧!所以魯迅曾在《生死場》評文中寫道:
魯迅和胡風,曾先後為蕭紅的成名作《生死場》作序,二者有何不同呢?
首先胡風所用宣傳鼓動性的專業語言,無疑點評更具有號召和鼓動性。正如《松花江上》一曲,描繪了東北的豐饒和美麗,來襯托"九.一八"後流離失所的慘狀。
事實上透過《生死場》,可以瞭解到即使在事變之前,普通民眾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重重壓榨之下艱難生活。當侵略者闖進東北來之後,則變成無論怎樣忍受,也無法苟活下去了的境地。
胡風認為,蕭紅雖沒有讀過肖霍洛夫的《被開墾了的處女地》,卻同樣寫出了農民們對牛羊的真實質樸的真愛,是已有農民文學裡面,未曾有過的詩篇,不但寫出愚夫愚婦的悲苦,還寫出了"藍空下血跡模樣的大地","鐵一樣重的戰鬥意志"一本書,從中看到"女性纖細的感覺,也看到了非女性的雄邁胸境"。
其實作為著名文學理論家兼詩人的胡風,雖然同茅盾評《呼蘭河傳》一樣,略微流露出女性天生小格局,無力把握住時代脈搏的偏見。
但他一生自言"為鬥爭而寫"的追求,在上紀三十年代抗日氛圍漸濃的大背景下,從蕭紅的小說中感受到東北民眾受侵略壓榨的悲慘生活,有著頑強掙扎求生的意志,讚揚他們悲壯反抗與鬥爭,將之命名為《生死場》,同對蕭軍的《八月的鄉村》等東北群作家作品的推介一樣,是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的。
魯迅在其評的未尾不也說,與其聽他安坐中的牢騷話,不如快看《生死場》,會給人堅強和掙扎的力氣。
魯迅以自己讀文時的感受,表達出蕭紅不是以上帝的視野來悲憫人物的苦難,而是透過平等的視角感同身受,有一種切膚之痛的真實。她的小說沒有愛情的風花雪月,《生死場》景物更是如此不美,冷靜地可怕,只用敏銳細膩的女性視角,對農村底層農民、村婦、嬰童甚至乞丐和妓女在疾病飢餓和貧窮折磨下,奄奄一息的近乎原始生活的還原。
讀者的心會被撞擊抓緊,瀰漫著不忍直視的哀傷。底層的人如豬狗一樣屈辱而麻木地活著,從忍辱偷生到覺醒反抗,人性的軟弱和堅韌無不在小說中表現出來。……
從國民性批判這一點上說,魯迅是蕭紅的老師,亦是知音。他認為蕭紅力透紙背,充分發揮了女作家細緻的觀察力,又有著非凡的勇氣。
的確同時代的女作家,關注點更集中在容易把握的生活瑣事與婚戀題材中。比如丁玲以《莎菲女士的日記》登上文壇,冰心的《兩個家庭》,凌叔華的《酒後》。她們更擅長描寫舊家庭中的傳統女性,或新舊交替時期女性婚戀問題,表現時代青年的精神苦悶和反抗,但依然侷限在家庭和戀愛的框架下。
而蕭紅曾說過她與魯迅寫作的不同是因為:
"魯迅以一個自覺的知識分子,從高處去悲憫他的人物,……我覺得我不配悲憫他們,恐怕他們倒應該悲憫我咧!悲的只能由上到下,從下能從下到上,也不能施於同輩之間。我的人物比我高,這似乎說明魯迅真有高處,而我沒有或有的也很少……”(引自聶紺駑《蕭紅集.序》)
回過頭來看,由於《生死場》被魯迅作評如加金封腰,使蕭紅成為上海文壇引人注目的新星功不可沒,而胡風因魯迅推薦,將之命名為《生死場》並於其後再評,將這部被《文學》刊物退稿的小說得以問世,亦同再造之恩。
後來蕭紅的《王阿嫂的死》,或類同《八月的鄉村》這樣立場鮮明的作品,終不及《生死場》經典,而其生命力不衰的《呼蘭河傳》,是非傳統小說詩化清靈語言的作品,和沈從文一般的文字在平和的新時代成為主流,如同汪曾祺、錢鍾書等人重新引起讀者的興趣的原因。
所謂文學擺脫了功利主義,才更有傳世的可能吧!所以魯迅曾在《生死場》評文中寫道:
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惡文藝和功利有關的人,如果看起來他不幸的很,他也難免不能毫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