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林後

    對金庸先生作品的翻拍,除了特效在進步,還有以下亮點,待我一一列來:

    第一點,女演員千人一面,你根本分不出誰是誰,除非是鏡頭拉到她的臉上。

    第二點,不管女演員還是男演員,都更水靈更嫩了,一張臉彷彿是豆腐做的。

    第三點,比以前的劇更乾淨了,乞丐的衣服都是乾乾淨淨的。江湖人士更不用說了,永遠是一塵不染。

    你都不知道他們是從天上下凡的,還是從皇宮裡跑出來的。

    要不就是從二維動漫裡穿越出來的,總之他們不是這個世間的人。

    第四 點,慢動作比以前的更多了,而且是多到爆那種。導演不用慢動作就根本拍不下去。

    第五點,所有人物的武打全是定格,慢動作,擺好姿勢再拍,就跟影樓拍寫真一樣。

    第六點,所有的武打動作全是雙臂膀大展開,要不就是單手拿劍平平地指向一方。

    似乎是因為觀眾最喜歡這個姿勢,中國武術最大的忌諱就是門戶大開,國內的武俠片是反著拍的,什麼不合理就拍什麼。

    第七點,從主角到配角,甚至是醜陋的小角色,都比以前更美了,一個個像是從皇宮的後宮三千佳麗中走出來的,要演技是沒演技,要長相是有長相。

    在金庸原著中是醜陋的面容,但在劇中卻是一大美人。

    後面還有一千多條亮點,就不知題主還能不能看下去,不過對那些武俠爛片都看的下去的人來說,這點亮點還不算什麼,弱智才是這些劇的最大亮點吧,答主要忙著去吃飯了,就寫到這兒了。

  • 2 # 茶痴張翼

    我本身也是一個金庸迷,小時候挑燈夜戰,就為看金庸小說。

    也可能是先看了書都緣故吧,對近些年拍攝的金庸劇有不少的看法,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吧。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金庸先生的作品就不斷的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雖然香港當時的拍攝技術比較落後,但在我看來,當時對原著的態度比現在更尊重,從最經典的《射鵰英雄傳》到最詼諧的《鹿鼎記》,當時的特技技術相當普通,但是演職人員都非常敬業,入戲感非常好,那時候的亮點就是演技,也許是當時的影視劇比較少的緣故吧。

    近些年來,過去的經典不斷被翻拍,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較高水平的作品,比如2003版的《倚天屠龍記》和2006年版的《神鵰俠侶》,還有2003年拍的《天龍八部》,這些作品即尊重原著,又找到了貼合度很高的演員,自然就亮點多多。

    但在我看來,影視劇最終的亮點一定要符合作者的全文大意,神形俱佳,才能將更多的亮點展示出來,特級、慢鏡頭、人物心理刻畫等亮點都是顯而易見的。

    千萬不要把經典劇拍成偶像劇,尊重原著才是王道。

  • 3 # 娛樂連連精彩看

    答:

    (1)其實我認為現在無論是翻拍誰的作品,只要是拍經典作品,一般而言就是毀經典。雖然現在的特效厲害了但是這些小鮮肉的演技跟不上啊,和以前的人的演技真的差了好多。話說回來,經典翻拍中,新三國演義演得還是不錯的,陣容強大,龐大。

    (2)反正最近又出來一部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我是沒看,也沒有嘗試著去看,因為對於我而言,以前的那一部老的電視劇已經是經典了。再而言,已經特別熟悉了劇情的發展,沒有了任何的懸念,所以我個人認為我是沒有重新看的必要了。

    (4)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真的是特別經典,讓人看了久久不能忘記。小時候看的電視劇現在歷歷在目!真好

  • 4 # 來了就多看會

    1 對原著的理解越來越遠!先生在世之時常常親自指導演員角色的精髓在哪,如何表現。甚至人物裝扮也會提些建議,這才成就了當初的無數經典!這些都是隨著先生的離去而一併帶走,後人也只能模仿無從超越的。

    2 當初所有演過主要角色的演員也都是在那個武俠小說大熱的世界成長的,所以他們骨子裡就有武俠夢,就能夠表現出那種武俠精神。那個年代除了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等…一代武俠小說大師帶給了那個時代所有人一種武俠情懷,這是在當下所不具備的。日後隨著電子快餐的普及也只能越來越缺失了。

    3 觀眾群體也不一樣了!現在很難再找到上課課本後放著武俠小說的學生,也不會再出現攢著一個月的零花錢去買一本武俠小說來看得那種精神,更不會在看到開在各個學校周邊的小說出租屋了。所以現在受眾群體已經不同。

    綜上所述:翻拍只能越拍越偏離原著,因為屬於那個年代特定的東西是模仿不來的,更不用談超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炸牛耳[貓耳朵]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