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歐登塞大學醫學院和南丹麥大學的神經學家Dr. David Gaist和他的同事發現,吃激素避孕藥——包含雌激素、孕激素或兩者兼而有之——的女性得神經膠質瘤(一種腦瘤)的機率更大。這項研究發表在了英國《臨床藥理學》雜誌上。
2
回覆列表
  • 1 # 魔鬼冷知識

    是一個關於各類避孕藥使用和神經膠質瘤(glioma)之間關聯的研究,採用的方式是流行病學裡面的病例對照研究,具體說就是找到一批患有神經膠質瘤的女性患者,然後再選一批基本條件匹配的未患病女性作為對照,然後比較兩組人使用避孕藥的情況是否不同,如果出現了明顯的不同,說明避孕藥可能會和疾病有關。

    這項研究納入了317個病例,匹配了2,126名對照,分別詢問了她們的避孕藥使用情況,在校正了一些因素之後,計算了這些藥物與神經膠質瘤相關的比值比OR。

    比值比(Odds ratio, OR):也稱優勢比、比數比、交叉乘積比,指病例組中暴露人數與非暴露人數的比值除以對照組中暴露人數與非暴露人數的比值。是反映疾病與暴露之間關聯強度的指標。

    OR不應該直接被表述為大範圍人群中的風險差異,也應該和基於大量人群的佇列研究中的風險比(RR)加以區分。

    病例對照研究中匹配的對照到底能不能代表大範圍的人群,這個也不好說。因此“吃5年風險漲一倍”這種表述是應該避免的。

    結果發現,在病例組和對照組中避孕藥的使用確實存在差別,在只含孕激素的避孕藥以及長期(5年以上)的情況下,這種差別更明顯。

    把長時間使用只含孕激素的短效避孕藥作為暴露指標的話,OR可以達到2.4。而在複方避孕藥中,這種差異相對不是那麼明顯(ever use ≥5 years: OR 1.8; 95% CI: 1.2–2.9; 193 exclusive use ≥5 years: OR 1.7, 95% CI: 1.1–2.8)。

    Previous case-control[5-7,9,11] and cohort studies[8,10,12,13] have reported either no association or a weak inverse association between ever use of hormonal contraceptives and glioma risk, without any apparent duration–risk pattern.and one reporting a substantially reduced risk of glioma associated with current use.[11]

    研究者對此也進行了分析,認為之前的研究針對的是中老年女性,而他們研究的是50歲以下的人,所以可能這種效應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

    不過,對50歲以下人群的研究資料是不足的,所以這一點也不能確定。此外,作者自己也指出了一些研究的侷限性。

    However, limited statistical precision of our results hindered any robust conclusion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progestagen-only use on glioma risk.Furthermore, our finding of an increased risk of glioma associated with IUD use may indicate an impact of unmeasured confounding because IUD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very low systemic concentrations of progesterone.

    他們自己也說了,這事兒還沒有定論。而且,關於宮內節育系統(根據上下文和參考文獻這裡說的是釋放孕激素的那種)的資料提示,可能存在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混在因素。

    簡單說,這事兒還沒定論,先前一些研究的結論和新研究是有出入的,還得繼續確認。這個病發病率比較低,大概十萬分之幾,絕對風險的增加(如果有)應該不大。誰也沒有說過避孕藥是完全無害的,它本來就有風險和禁忌症,只不過目前的研究證據來看,它對需要避孕的健康青年女性還是獲益超過風險的。如果你不願意承擔這個小風險,當然可以不用,自己選擇。

    另外,在說物理方法副作用低的同時,也請記住它們的效果比藥物避孕要差一些。男用避孕套完美使用的年失敗率是2%,但別忘了,實際的依從性沒有那麼好,據統計“典型使用”的年失敗率是18%。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一節,推薦有什麼好玩地方?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