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文藝玩瓷器

    如果是要真實的體現文物的原貌,最好請專業攝影師,要有攝影棚等專業裝置,才能有好的效果。現在一般就隨身手機隨便一拍,當然效果很差的,有時候就一個好東西尤其瓷器類都拍成了賊光亮亮的。收藏需要專業,這些都需要專業

  • 2 # 慈音1

    謝邀!拍攝文物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拍攝文物違守法律法規,文物有文物保護法,有的國家有價值的文物不允許拍攝。專業人員為了科學研究的拍攝也有嚴格的規定,防護工具,光線,溼度等等要求。參觀遊覽注意文物館的警示標誌,愛護和保護文物是我們後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 3 # 匯雁1

    本人是攝影愛好者,有些體會,願與各位切磋。拍攝文物不同於拍攝景物,更不是隨拍。

    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①移動文物,要小心謹慎,不能有損傷。

    ②要戴手套,不可直接上手。

    ④文物背景的顏色,要與文物顏色形成反差,達到突出文物的效果。

    ⑤要全方面的拍照。要有一個全貌照片,還應有上,下,正面,側面,底部的照片。

    ⑥文物重要的文字,紋路最好有特寫鏡頭。

    ⑦有權威專家在場,還有留一張考古現場圖。

  • 4 # 四庫全叔

    如果是在博物館裡拍攝文物,以一臺單反和一個變焦頭的組合為例,有如下幾點需要注意:

    1)為了保持相機的穩定性,必須練就一雙鐵手。此外,儘量找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比如加緊雙臂靠在柱子上,或者持有相機的手臂搭在欄杆上等等。

    2)將鏡頭直接頂到展櫃玻璃上拍,既能有效減少反光,又能增強相機的穩固性。不過,這種方式拍少量還可以,拍多了,由於手必須緊緊的卡住變焦環,時間久了變焦環裡面的元件會受到損傷。

    3)穩定性與使用的焦距也有直接關係,焦距短就容易獲得穩定性,焦距長則不容易穩定。而且,焦距長的話,光圈一般都會變小,快門速度就變得更慢,穩定性就更差了。所以,光線暗的時候,如非必要,則不要把變焦鏡頭的焦距拉的很長,當然,為了拍特寫鏡頭除外。

    4)在不損失畫質的前提下,把感光度設定到ISO400或800,這樣就可以用比較快的速度拍攝,從而提高了相機的穩定性。

    5)儘量使用光圈優先模式,光圈調節至f5.6左右,能夠保持一定的景深和清晰度,如果光圈太大會影響清晰度的範圍。

    6)如果選擇快門優先模式,則要自己設定快門速度。原理是快門速度要高於鏡頭焦距的倒數,例如28mm鏡頭,最低快門速度就是1/30s。

    7)大多數玻璃展櫃中的文物都是單一的頂光照明,玻璃、瓷器容易反光,這時候如果可以增加一個偏振光濾色鏡的話,就能較為有效的減少反光。如果沒有偏振鏡的話,但是角度得當,也可以避免玻璃的反光。不過,偏振鏡對於金屬的反光無效。

    8)由於採用點光源照明,也就是射燈,會讓展品和背景間亮度差異很大,因此拍照時宜採用點測光,對需要表現層次的位置測光,以免曝光失誤。同時,充分利用數碼相機可以回放的優勢多觀察,以便確定最恰當的曝光。

    9)由於博物館中光源複雜,拍照時還應該考慮色溫。一般情況下,色溫越高,色彩越偏冷,就會出現偏藍色;色溫越低,色彩越偏暖,就會出現偏紅色。因此最好採用自定義白平衡,即拍攝與被攝體處於同一照明下的白色或灰色物體,通常是背景紙,然後設定自定義白平衡,就能相當精確地還原被攝體的色彩。

    10)對於非藝術類攝影,只是為了將文物的器形、顏色、紋飾等拍攝清晰、完整,則取景的時候,應使展品位於畫面中央的位置。此外,在時間條件、儲存條件等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角度拍攝,比如說,器物的正檢視、俯檢視、左檢視、右檢視、區域性特寫等。儘量能夠同一角度多拍一張副本,以防其中一張偶爾拍虛的情況出現。

    11)最重要的一點,博物館中拍照,最忌開閃光燈。一則書畫、漆器、壁畫、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很容易受到閃光燈所發有害光線的影響而變質、損壞;二則,大多數的文物都是擺放在玻璃展櫃中,如果開啟閃光燈的話,玻璃造成的反光會形成白花花一片的光斑,極度影響照片的畫面;三則相機內建閃光燈的強度很低,如果距離被攝的展品遠過2米,即便開了閃光燈其照明效果也微乎其微;四則,如果相機距離展品小於2米,閃光燈的光線又會把被攝展品照得非常刺目、慘白,缺乏應有的質感和層次,很難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無論是從保護文物的角度,還是從照片還原的角度,都以關閉閃光燈為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線制的優缺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