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龍小二的茶館

    話說洞庭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東洞庭山、西洞庭山兩地的統稱,位於江蘇省吳縣太湖,蘇州市西南,太湖東南部,而我的國著名綠茶之一的洞庭碧螺春就產於此處。

    民間流傳的一個故事,在洞庭東山的碧螺春峰上面長出幾株野茶樹,那麼當地的老百姓每年到採茶季就會上去採摘,用來日常自飲。話說有那麼一年,茶樹長得特別好,人們就爭相採摘,那竹筐都裝不下了,就只好放在懷中,由於茶受到懷中體溫的燻蒸,奇異的香味從懷中茶葉裡飄出,採茶的老百姓驚呼:“嚇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遊覽太湖,巡撫宋公進“嚇煞人香”茶,康熙品嚐後覺香味俱佳,但覺名稱不雅,遂題名“碧螺春”。這就是“碧螺春”由來的典故。

    洞庭山位於太湖之濱,東山是猶如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西山是相隔幾公里、屹立湖中的島嶼,西山氣候溫和,環境冬暖夏涼,清新的空氣,雲霧瀰漫整個山脈,是茶樹生長環境的絕佳之地,加上採摘後經過精細的做工,最終才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品質特點。碧螺春茶條索纖細,其型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在沖泡之後,品茗可感覺到味鮮生津,滿口清香芬芳,其湯綠水澈,可觀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階碧螺春茶,可以先沖水後放茶,你可以觀察到茶葉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就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同樣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獨特之處。因此,民間還有這樣的說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可見洞庭碧螺春的魅力所在。

    那麼碧螺春茶的採摘時節,是從春分開始到穀雨結束,採摘的茶葉一般為一芽一葉(又稱旗槍),同時對採摘下來的芽葉還是要進行挑揀的,必須要去除餘葉、老葉以及過長過硬的茶梗。其採摘時段一般是在清晨,然後中午前後就開始調出不好的茶片,下午到晚上的時間用來炒茶。到目前為止很多茶廠還是採用手工方法來炒制,工藝過程分為:殺青、炒揉、搓團焙乾,這個三個工序必須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的。

    碧螺春從茶的芽葉與茸毛這兩個方面,一般可分為七個等級,其對茶葉的要求非常高,採摘的時候必須及時和細緻,從採、揀到制,三道工序都必須非常精細,只有優良的源茶再加上高超的手藝,才能把碧螺春的色、香、味、形的獨特風格體現出來。

    日常生活中,泡一壺碧螺春茶,聞其香是花香果味,初品其味是幽香、鮮雅,再品其味又是芬芳、味醇,後品其味香郁、回甘,可使人心情舒爽,同時能領略到那“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可謂是魅力無限,令人回味無窮。

    好了,以上這些是與大家探討的關於“碧螺春茶”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到你,非常感謝你的閱讀~

  • 2 # 潤澤軒文玩茶社

    洞庭碧螺春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吳中區太湖之東、西洞庭山和附近的茶區。太湖洞庭山包括洞庭東山(東山鎮)和洞庭西山(西山鎮)兩大部分。洞庭山位於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加上太湖水體的調節,溫暖溼潤,多雨,光照充足,降水豐沛。洞庭山的土壤是在生物氣候等成土條件影響下,由山丘岩石風化殘積物發育而成,為地帶性的自然黃棕壤。洞庭山茶園的土壤有機質了人磷含量較豐富,利於茶樹生長。碧螺春炒制時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炒制一斤碧螺春約需採6~7萬顆芽頭。

  • 3 # 衡

    洞庭碧螺春的產區,是在江蘇省的吳縣。有洞庭東西兩山碧螺春之分,東山是座半島,也是碧螺春的原產地,東山碧螺峰的石壁,是碧螺春野生茶的發原地。由東山島跨過太湖大橋,就是太湖第一大島(西山) 。東西山茶園,都是果樹間種,在茶樹萌芽時,也是果樹開花之際,茶樹正好吸收了各種花的精華,所以碧螺春有特殊花果香。碧螺春茶園,有果樹園裡的茶園之稱,山頭種滿枇杷,楊梅,蜜橘等果樹,茶樹全躲在果樹下。光介紹產地,看來太簡單點,那就來簡單說一下碧螺春的製作工藝吧。一,選料,選料比較講究,有釆得早,摘得嫩,揀得淨之說。二,萎凋,晾曬。三,殺青,抖散,團揉,平揉,做形,提毫。這道工序,全在一口大鐵鍋裡,溫度達到180度以上時完成。製茶師手不離茶,茶不離鍋,一氣呵成。製茶師透過團,搓,揉等精湛手法,慢慢變成微曲的細條,就在出鍋前瞬間,茶毫突然蓬鬆鼓起,好象變戲法一樣,黛綠色彎曲的茶上遍佈茸毫,這就是碧螺春茶出名的(銅絲條,蜜蜂腳,)。碧螺春以淡為貴,淡中尋味,入口生津回甘,果香環繞口腔中,一直揮之不去,的確是一杯好茶。最後讓我們健康喝茶,喝茶健康,每天喝出好心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華為5G版可摺疊手機會將會在MWC2019出現,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