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
2 # 南朝居士
沒有這樣的人存在,之所以很多人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柴榮不死就能統一天下,就能收復幽雲十六州等言論,很大程度是英雄史觀作祟。
很多人認為,歷史是大人物,大英雄創造的,他們的個人意志可以改變歷史,實際上,歷史是所有人的合力改變的,而不是某一個人力量可以改變的、
秦始皇可以結束500年的戰亂,是秦始皇神功無敵?是秦始皇比這500年裡的所有君主都厲害?不見得吧?
楊堅可以結束400年的紛爭,是楊堅比這400年的帝王都厲害?比曹操、孫權、苻堅、石勒、劉裕、蕭衍、陳霸先這些人都厲害?
趙匡胤可以結束安史之亂以來的軍閥割據,是趙匡胤比這二百多年的軍閥都厲害?
如果項羽剛分封就死了,會不會有人說,項羽不死,哪來劉邦這個小流氓的分?
如果拿破崙在滑鐵盧前兩年就死了,會不會有人說,拿破崙不死,定能統一歐洲,可是多活了好多年,神話就破滅了。
當年項羽24歲,帶著幾百子弟兵,就打垮了秦帝國,這樣的壯舉,有幾人比他強?誰能想到他幾年後就兵敗自殺?
很多東西是大勢所趨,英雄人物不過是順應趨勢罷了,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英雄人物早死晚死,對歷史的發展沒有太大影響。
皇太極年紀輕輕就死了,按照鴻門宴式的思維,滿清就應該垮了,但是呢?八歲的福臨也可以打進關中,統一天下,皇太極死不死,有什麼影響呢?
曹操死了有曹丕,司馬懿死了有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高歡死了有高澄,高洋,鐵木真死了有窩闊臺、貴由、蒙哥、忽必烈,不會因為誰死了,歷史就改變了。
死了張屠戶,也沒見誰吃帶毛豬啊
-
3 # 青言論史
我說兩個人吧——宋太祖趙匡胤,明興宗朱標。
趙匡胤死之前,轟轟烈烈地對遼北伐已經拉開,這次北伐的時機應該是最好的,因為宋軍正挾新定南方之威,士氣正旺;而遼國正在內亂,彼此內鬥不斷。如果此時北伐成功,兩國之間的態勢如何,很難說。
但是趙光義登基後立即下令,北伐軍全面班師,使得宋朝喪失了一次絕好的北伐機會。不僅如此,趙光義還走得比趙匡胤更加偏激和極端,作為一個文臣上臺的皇帝,他極度地恐懼武將,對武將一再打壓,宋朝重文抑武雖然始自太祖,卻在太宗朝才正式發揚光大。
最關鍵的是,作為一個文人,趙光義既沒有對軍隊的掌控力,也沒有軍事指揮能力。這就造成在他任期內,對遼一敗再敗,折損無數大將和幾十萬大軍。北宋的國防策略,也從此從主動防禦到被動固守,這都是這個門外漢帶來的。
至於明興宗,也就是朱允炆他爹,他的死更是影響巨大。作為朱元璋栽培了二十多年的接班人,他的死給朱元璋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但是這還不止於此。
對於朱元璋來說,朱標死了,他兒子就得接著幹。但是擔心自己的孫子駕馭不了群臣,所以他就幫著朱允炆砍掉了他以為的那群驕兵悍將。
對於朱棣來說,大哥還在,自己沒法多想什麼;大哥都死了,侄子也不是那麼牛,我是不是可以動點心思了?
對於朱允炆來說,叔叔虎視眈眈,我得早做打算,削藩吧。
然後,靖難之役爆發,朱允炆神秘失蹤,大明的世系轉移到朱棣這一系。
更關鍵的問題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朱棣喪心病狂地開始“恢復祖制”。在洪武晚期及建文朝開始逐漸開明的明朝再次急轉直下,在專制和固化的絕路上狂飆突進。
回覆列表
我只想起了秦始皇嬴政。如果他沒有那麼早去世或者晚幾年去世,那麼秦朝的歷史肯定會被改寫,而作為中國第一個大一統朝代,如果它被改變了,那麼整個後世2000多年的歷史也一定會被改寫。
秦末,因為秦始皇的死亡,趙高等隱匿的陰謀家得以上位,而正如所說的,一個掌拍不響,趙高能得逞的原因有很大一原因是得到了贏胡亥的支援。整個帝國從根處開始腐爛,最終整個帝國的分崩離析。
而秦末動亂,贏胡亥沒有他爹那樣的魄力和能力,震懾不住叛亂,動員不了整個國家。而如果嬴政能確定繼承人,沒有糊里糊塗就去世了,那麼秦國的國家機器還會正常運轉。所以,秦末的動亂很大原因的嬴政負責。不然的話項羽再霸、劉邦再怎麼會用人,他們是絕對抵抗不住整個國家機器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