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科學渣渣

    相信在很多人印象裡,項羽是頗有英雄氣概的君子形象。項羽的一生,幾乎沒有吃過敗仗,百戰百勝,最後一戰直接撲街。

    提起項羽就聯想到他才氣過人,力能扛鼎,破釜沉舟,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等美麗和浪漫的傳說。

    而劉邦則是個流氓混混式的小人形象,沒有項羽那般仁愛,無所不用其極。君子鬥不過小人,所以劉邦打敗項羽取得了天下。還有人說,“雖然劉邦成功了,但我就是看不起他,項羽才是真英雄。”更有甚者覺得搞政治就是比誰更會耍流氓。但項羽失敗的原因真的如此簡單嗎?項羽之所以失敗,其實和他自身的性格是脫不了關係的。

    1.自滿

    項羽小時候“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很生氣,項羽卻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讀到這裡,我們可能會驚訝於項羽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抱負。但當項梁教他兵法時,他也是淺嘗輒止。可以看出他自滿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2.殘暴

    他坑殺已降秦卒二十餘萬,火燒宮室。有人觸怒他,他便“烹之”,卻從不思考別人的話是否有可取之處。劉邦滅楚後不誅殺項氏支屬,也於項羽的暴烈性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3.優柔寡斷

    想必大家對鴻門宴有所瞭解,范增多次舉玦示意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王默然不應”。劉邦逃脫後,范增只有嘆“豎子不足與謀”,並作出一個驚人判斷,“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項羽的當斷不斷,致使他最終山窮水盡,走投無路,自刎於烏江。

    4.猜忌,多疑

    范增本是項羽的得力助手,然而項羽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離間計生出疑心,疏遠范增。范增也離開了他。在《高祖本紀》中劉邦分析項羽得天下的原因時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多疑,使得項羽失去了身邊最後有力的支援。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最終自刎烏江,項羽自刎雖是一瞬之間,但決定他一生的命運的卻不是這個。他在戰爭是一個強者,但在政治,為人處事上卻是一個弱者,這才是他失敗的真正原因。

  • 2 # 沉香輕語

    我們來說說項羽為什麼會失敗?

    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認為項羽剛愎自用、狂妄自大,聽不見別人的意見,且生性多疑的性格缺陷是導致他失敗的主要原因。他認為,項羽生性多疑、狂妄自大,聽不見別人的意見,而且還優柔寡段。這兩個性格缺陷是導致他失敗的原因。

    項羽的性格缺陷,從鴻門宴和對待他的謀士范增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范增是秦朝末期時有名的謀士,70歲時才投奔到項羽的帳下,項羽稱他為亞父。公元206年,劉邦先進入咸陽,根據當時劉邦與項羽的約定,誰先進入關中,誰就先稱王。劉邦率先攻入咸陽,就打算稱王。項羽知道後,憤怒不已,要與劉邦決一死戰。與項羽兵力懸殊巨大的劉邦自然不願意立即與項羽開戰,於是就打算在鴻門這個地方,來向項羽請罪,以求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

    范增看出了劉邦的假意奉承,就向項羽建議趁這次的機會殺死劉邦。他在鴻門這個地方設下宴席,命令項莊在宴席上以舞劍的名義殺死劉邦,永絕後患。但項羽沒有采納范增的建議,讓劉邦得以逃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鴻門宴後,劉邦的團隊意識到,必須除掉范增,否則雖然躲過了一次鴻門宴,但范增一定還會想辦法勸說項羽殺掉劉邦。

    於是,深知項羽多疑的劉邦和他手下的謀士們,定下了一條離間之計,來離間范增和項羽。他們在項羽派使者來漢營時,將使者領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房間裡,又端上了美酒佳餚。劉邦故意在門外大聲叫到:"亞父的使者來了嗎?亞父有什麼吩咐嗎?"使者只好回答說他不是亞父派來的,而是項羽派來的。於是,劉邦一聽就說原來是弄錯了,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還故意令人將使者換到了一間普通的房間,並換上了非常簡陋的食物。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計謀,卻改變了項羽的一生。使者回到項羽的大營後,將此事告訴了項羽。多疑的項羽認定,范增是劉邦的內奸。從此以後,常常對范增冷嘲熱諷。范增怎麼能忍受項羽這樣的猜疑呢,他找了一個藉口,離開了項羽。

    如果不是因為項羽的優柔寡斷,在鴻門宴"聽了范增的話殺了劉邦,歷史就改寫了。所以,項羽的性格是導致他失敗的根本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戚在你面前表現的很有優越感,覺得自己的孩子比你好,你會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