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雲淡霞滿天

    其實,在全世界購買航發的狀況也是有的,屈指可數。瑞典的鷹獅戰機採購的是f404發動機配套,中國的殲10a由於配套的渦扇10未能趕上節點,採購的af31發動機配套。梟龍的發動機採購的是rd93發動機來配套。

    之所以多數國家買戰機多於買發動機,原因是從三代戰機制造開始,已是技術密集與資金密集的疊加,這就隔絕絕大多數國家設想製造戰機的想法。原歐洲老牌的飛機制造強國也要聯手結合,才能製造出來。比如就像颱風戰機,則由英德西意四國製造。到了5代機制造,能製造的國家就更少,只有中美俄。

    當今,能代表世界頂尖的戰機,只有殲20。近3馬赫的戰鬥巡航速度,既要克服音障與熱障,更要保持良好隱身,這就是採用技高一籌而獨此一家的超材料隱身薄膜技術,可靠性極強。

    由此看出現代戰機的製造技術,從機身的製造開始,沒有雄厚的氣動設計,完備的風洞群,現代的原材料製造,以及現代重工業製造,就根本談不上戰機機身的製造,這還沒談戰機的其他部件。

  • 2 # 一葉楓流

    啥意思啊?是想買一堆散件自己回去攢一架戰鬥機?

    買一堆發動機的前提是自己能設計製造戰鬥機。沒那個本事的光買發動機。誰家買汽車,最後買了一臺發動機?

  • 3 # GD3的軍武研究室

    這個問題就好比,為什麼大家都買車而不是買汽車發動機。

    複雜說來,其實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買戰鬥機而不買發動機,就是因為造不出戰鬥機,買發動機也沒處用;買發動機是因為自己家沒合適的或者乾脆沒有發動機來把自家造的飛機推上天。就像哈弗汽車用三菱的發動機一樣,自家沒合適的只能買。而戰鬥機的設計和製造可不是普通小國家能玩的轉的,航空發動機更是工業製造王冠上最大的那顆鑽石,能設計並生產戰鬥機的國家並不能算作航空強國,充其量就是個航空大國,而擁有自行設計並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國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空強國。

    國際航空界類似於哈弗這樣自家產車用別人家心臟的例子還真不少,比如中國中國產殲10當時為了儘快完成專案,而與其匹配的渦扇10發動機尚未成熟,就被迫採用了修改原始設計,改用引進AL31FN發動機的方案;沈飛的FC31也是這樣,為了早點從圖紙上蹦到天上,面對渦扇19連實體機都沒有,渦扇13剛剛結束試驗階段,只能採用俄羅斯RD93發動機,先把驗證機推起來再說;再看看國外,看看我們的鄰居阿三,嚷嚷著拳打巴鐵JF17,腳踢鄰居殲10姬,直追美帝隼式機(F16)的光輝戰機,用的就是美國通用電氣的F404-GE-F2J3渦扇發動機,沒辦法啊,它自己造不出來發動機,又想搞戰鬥機,只能買啊;再看看維京人搞的JAS39鷹獅,薩博公司是相當牛,但是一架戰鬥機涉及航空領域的多個產業,最重要的一環永遠是發動機,鷹獅C/D採用一臺通用動力公司/沃爾沃航空發動機公司的RM12發動機,它是由通用電氣公司與沃爾沃飛機發動機公司在通用電氣公司的F404-400發動機的基礎上合作研製的,而JAS39E/F採用的是美國超級大黃蜂同款發動機F414。

    強行六圖,圖片來自於網路。

  • 4 # 聯合防務

    謝謝邀請!之所以大多數訂單都是直接買戰機而不是購買發動機,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能力設計製造戰機,單獨購買發動機要麼是給現有戰機備份,要麼就是自己要研製戰機了,因為能研發製造航空發動機的國家更是鳳毛麟角,可以說除了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外,沒有國傢俱有研發現代航空發動機的能力。

    像印度這種也是金磚大國,但它的大多數戰機都是直接購買,比如其主力戰機蘇-30MKI,Phantom2000等,一般也就是自研一些電子裝置或部件裝到戰機上,其整體大部分屬自行研製的LCA輕型戰機,也是購買以色列雷達和武器,美製發動機,在法國達索的幫助下,經過30多年才勉強裝備了10架左右,而且還遠遠落後於時代,連電傳操縱系統都沒有。其他像南韓也設計製造了F/A-50這樣的輕型攻擊機,但也是在美國洛馬公司的輔導下完成的,現在也在研製五代機,無奈很多關鍵技術搞不定,只能降級研發四代半戰機,能否研製出來還是個問號。

    隨著戰機研發成本的不斷高企,像瑞典薩博,法國達索,英國BAE這些老牌戰機設計企業也無力單獨承擔研發費用,雖然日本、土耳其、南韓、印度等都號稱要研製五代機,但研發可能性真不大,抱團聯合研製又面臨各國需求不同的矛盾,即使經過10多年研發出來,也被美中等甩開代差,美國認為下一代戰機起步價就達三億美元,可見將來能獨立研製戰機的國家將少之又少。N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高網站外鏈的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