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起音樂Tmusic

    來分享一些經驗,按照時間軸來說好了。

    在初入門階段,音色的重要性佔比相對來說不太大。這個階段,你還是重在瞭解,以及樹立意識與審美。試想,在審美還沒有建立的基礎上,其實音色的好壞差異,功能特性,也不太容易去分辨了。

    當一些基本的技術掌握後,你可以開始接觸音色的選擇了。這個過程需要不斷聽,不斷練習,不斷總結。哪一個音色,有怎樣的特點,其實建議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下來。

    以鋼琴的音色為例——A鋼琴,可能比較硬?或者高頻比較亮?在一些以鋼琴為主體的樂段中,為了突出鋼琴的表現力,可能我會需要用到它。

    以此類推,給予每一個音色,一個標籤,一個自己的表達方式。在不斷試驗的過程中,慢慢去建立自己的基本音色庫。

    再往後,你需要隔一段時間,去查詢一些新的音色了。四大件(鋼琴,吉他,鼓,貝斯)的音色更新迭代其實非常快,每個月都會有很多套新音色上線。一個不同的音色,也許會給你平淡的編曲過程帶來一些新的想象力。持續接觸最新的音色,或許會讓你有一些新的想法。

    最後,音色的選擇,其實更多離不開交流與溝通。

    而我本人,也會為大家提供以下服務:

    1.編曲技巧類問題,疑難解答

    2.流行和聲類問題,疑難解答

    3.不定時發放音樂類福利

    4.為小白量身定製編曲計劃

  • 2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音色這東西對於編曲當然就是重要了。好的作品,自然就是需要好的音色來支援。作品要求越高,音色音源要求越高。但是問題是,只是編曲這個事情來說,我覺得無所謂,只要腦子裡面有概念就可以了,自己知道要什麼樣的音色。但是對於出來的作品音訊來說,自然音色質量必須要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並且音樂性上來說,必須是最適合的。

    至於達到什麼程度才對音色有要求,這個不是一個固定閾值式的引數,不是一個達到某個水平會突然產生的要求,而是一個漸進發展的變數。對於音色的追求,是從稍微能對演奏樂器有點眉目就開始了。只是最開始對於音色的認知不深,所以對於音色的要求也不高,隨著水平一點點提高,才會慢慢提高標準閾值。

    那麼對於音色音源的要求,大致也就是分兩個階段,質量要求以及適合性要求。

    一般開始接觸音樂或者達到一定準專業程度的人,大部分都是在糾結音色音源的質量上。例如某個琴的音色質量好不好,某個音色庫夠不夠大,聲音質量是否高保真取樣。這個階段就好像你手裡沒什麼錢去買車,都是考慮車子的質量是否足夠好,效能是否能夠對得起付出的錢。說實在,即便是達到專業水準,如果手裡沒有點錢,也會糾結質量。

    如果達到了專業水準,並且資源豐富,能用最好的硬體軟體,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就不需要再糾結質量了,因為好的東西,音色的質量自然是一流的,那麼該就接的就是音樂性本身的事情。例如,要做某個風格,那麼這個樂器是用哪種色彩的音色更加適合呢?柔和點?剛烈點?就像麥克風,是用紐曼的U87?還是用德律風根的M251E?這個就好像富人買豪車一樣,買的都是心頭好,還有就是什麼場合開哪一輛,正式場合開勞斯萊斯,休閒場合開敞篷法拉利。質量心裡都清楚,肯定不會差。

    所以,不是說要達到什麼水平才會有所要求的,而是,一開始就可能已經有所要求,只是要求高不高罷了。水平越高,對於音色的標準也越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身的胰島素會降低飯後血糖還是飯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