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利88
-
2 #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如何用攝影技術,還原詩詞中的畫面?
如何用攝影技術還原詩詞中的畫面,感覺這個好難的說!
為什麼?
因為這裡有兩層關係,第一層是對詩詞意境的理解,第二層是對攝影作品畫面的意境的理解,這兩個都是很主觀的東西,你可能會認為這個畫面還原了詩詞中的畫面,他可能會說,這是啥玩意~~~~
所以試著用幾張照片還原下試試!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3 # LIRONGZHE
這個問題確實問的有水平,我學古詩詞也就是為了給照片起個名字,可真正的用起來感到非常困難,古人的那種意境有時照片是表現不出來的,我曾經看到一個影片,有人為了拍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在保定白洋淀拍了一個月也沒拍好,比如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就拍不出來。以下是本人用古詩詞給照片起的名字,不恰當處請批評指正。
-
4 # 董宏偉手機攝影
中國有句成語叫“詩情畫意”,指風景優美,耐人尋味,就像詩畫裡所描摹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攝影藝術與語言藝術是相通的,如何用攝影技術還原詩詞中的畫面呢?一是從詩詞中汲取創作的靈感,深刻理解中國古詩詞的意境,來指導攝影創作。二是在根據已經完成的攝影作品來來尋找符合詩情畫意的詩詞。下面是我以荷葉荷花為題材,來還原古詩詞意境的攝影作品: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新溜滿澄陂,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日落蓋陰移。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5.《詠同心芙蓉》隋代: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寥落野陂畔,獨行思有餘。
秋荷病葉上,白露大如珠。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
5 # 蘇州三憶影像
如何用攝影技術,還原詩詞中的畫面?
玩攝影的都知道,要拍出心中所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人作詩詞的時候大多都是觸景生情,雖然作者大多都是看到實景後才有感而發,但是很多詩句也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即使作者的詩句全部來自於實景,那也是作者對所處的整個環境的感受,從技術上來說攝影根本就不能完全囊括所有畫面。
要還原出詩詞描繪出的畫面與意境,我覺得繪畫更容易實現。繪畫和攝影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繪畫可以憑空想象創造出心中所想,而攝影相對來說就比較難實現。從技術上來說也不是絕對不可以。比如,我們可以透過多重曝光的手段組合素材,也可以通過後期合成組織素材以完成詩詞中描繪的景象。但是我個人覺得,多重曝光還算是攝影手段,純粹的後期合成就偏離了攝影的初衷,也算不上真正的攝影作品。
我翻看了我手機相簿,基本上很難找到可以還原出詩詞畫面的照片。不過有一張我覺得勉強可以表現出詩詞裡的意境,貼出來給大家欣賞。
《布拉格紅人館》中對彼岸花有過這樣的描述: 花開彼岸本無岸,魂落忘川猶在川 。 醉裡不知煙波浩,夢中依稀燈火寒 。 花葉千年不相見,緣盡緣生舞翩遷 。 花不解語花頷首,佛渡我心佛空嘆。彼岸花,花開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生時葉已經落盡,葉長出時花卻開始凋謝,彼岸花的花朵和枝葉雖然是同根生,卻生生世世永不相見。
我的這張彼岸花的照片,拍攝於浙江舟山朱家尖的千步沙海灘。彼岸花,大家都見過,不過開在海邊的應該不常見。我拍這張照片的時候,當時就想到了這樣的詩句,覺得非常應景。
回覆列表
詩詞我不太懂,只認識幾個中國字,我個人認為也不太多。
攝影我也不太懂,搞不清與詩詞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