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鬱滿芳華
-
2 # 吃葡萄的小狐狸
首先利用玩教具進行數學活動教學是非常有效果的方式,因為數學當中的數字是抽象的不具體的,對於年級小的孩子很難深刻理解。
藉助玩教具則可以讓孩子把數字具體化,立體化,形象化。那麼怎麼使用玩教具呢?其實很簡單,不論什麼玩教具一定給孩子進行重複講解,比如給孩子三塊積木,那就給她重複講說你有三塊積木,當他熟悉後你再加一塊讓他進行認識。學習的過程一定是個重複的過程。
利用三角板,正方體,或者三角形的積木或者正方體的積木讓孩子認識圖形,從而分辨出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多次學習孩子腦海中就能把數字或者圖形與實物相結合。要換幾種玩教具進行學習,不能單一否則只認那一種對其他物品沒印象。
最重要一點在給孩子教學時,一定要有足夠耐心,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逐漸培養。
-
3 # 愛侃球的教書先生
玩教具的種類很多,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要想有效提高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進行有效學習,要做到兩點,首先,讓孩子自己在遊戲中探索,最好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思路,如果孩子確實有難題,需要你幫忙,你再提出建議,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專注力,其次,在合適的時候,家長要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娛樂,共同探索,不要高高在上,覺得問題太簡單,要假設自己就是那麼大的年紀,一起遊戲,一起發現,一起解決,做到這些,相信孩子會有較大的提升的。
-
4 # zhongyun4
幼兒的數學都是比較簡單、直觀的,我們在生活中大都能夠找到原型,即使找不到,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動手製作教具。透過玩教具讓孩子學習數學,能夠寓教於樂,讓數學變得生動直觀形象。
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學,我們的教具也可以多種多樣,有的可以就地取材直接拿來就用,有的可以自己動手製作,有的可以是即景生情,有的也可以是處心積慮。
比如我們開始學習數學,最先用到的教具和最常用到的教具非我們的十指莫數了。每一個孩子學習數數和加減的時候,莫不是從數手指開始的。有的人認為孩子數數掰手指是笨的表現,不用數手指心算才是聰明的表現,總是在孩子數手指的時候打斷他不讓他數,其實是不對的。孩子從數手指到不用數手指的過程實際上是思維從具體到抽象的一個轉變過程,而我們所有人的思維需要這個過程,如果缺少了這個過程,那就不是數學思維的過程,就變成了機械記憶的過程,對孩子數學思維的形成會造成不利影響。
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大班或者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要學習加法和減法,這時候小棒這個教具就派上了大用場,透過數小棒孩子們對數的加減運算越來越熟練。
其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透過數東西來訓練數學思維。比如分糖果,可以給孩子8顆糖果給2個人分,給3個人分,給4個人分等,讓孩子初步體會乘法和除法。
孩子過生日了,要切生日蛋糕分給大家吃,這時候可以告訴孩子有多少個人我們就可以把蛋糕切成多少塊,而每個人分到的蛋糕就是蛋糕的幾分之一,這樣就可以給孩子灌輸分數的概念。
製作錶盤教孩子認時間,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厚薄高矮胖瘦等,分辨事物的形狀,這些在我們的生活中都隨處可見。所以學習也不一定是刻意的,也可以是潛移默化的。只要留意,處處都可以發現我們可以利用的教具。
-
5 # 野子5087
利用教具讓孩子學習數學可以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具體如下
1在學習數字時,一些小卡片上面分別寫著1234567890這10個數字,可以讓孩子在玩卡片時候認識到各個數字長什麼樣,在隨後的學習中可以提高效率
2加減乘除這基本演算法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難的,尤其是乘除法對孩子的打擊特別大,如果有點難度孩子們就不樂意去學習了,所以利用教具可以消除這種煩惱,也就是在玩的當中減少了對它的討厭。
3學習和認識角度大小時,用一鐘錶就可以解決,不管是時針分針還是秒針旋轉一週都是360度,透過看鐘表不僅可以瞭解角度大小,還可以認識時間的概念。
4利用七巧板可以拼出任何形狀,這種既可以鍛鍊動手能力,又可以鍛鍊思維能力,是一種提高興趣的很好的方法,透過圖形間的拼接,讓孩子更加認識幾何圖案
-
6 # 小Y球球
童年的積木承載著每一個小朋友的童年回憶,可是你知道嗎?小小的積木中還包含著數學知識,那麼就讓我來給你聊聊吧。
小學有一類題是,一個由正方形木塊組成的圖行,上面看是這樣的,左面看是這樣的,正面看是這樣的,最後問組成這樣的一個圖形一共需要多少個正方形木快。
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小的時候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在玩積木的同時,對孩子進行發問,那麼孩子長大再遇到這種型別的題,就一定可以迎刃而解了。例如,家長擺一個圖形,然後問孩子,你能拼出正面看到的圖形嗎?你能拼出正面看到的圖形嗎?由淺入深,開始的時候問一些長方體正方體的圖形,之後孩子熟悉了就可以提問一些難一點的圖形了,這一點對於以後空間感覺的形成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其實一堆積木可以涉及很多數學知識點,例如12個積木能擺出什麼圖形?又例如最少幾個積木可以擺出一個正方形,多少個積木能擺出一個正方體呢?當然,像圖形的周長,面積,體積,積木都可以涉及,所以小小的童年積木還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現在你終於知道了為什麼家長愛給孩子們玩積木了吧,你現在也明白為什麼玩積木的孩子數學都很優秀了吧,其中的道理就在這裡呢?
-
7 # 坐雲端靜看百態人生
題主的問題很明確,是玩教具和數學活動。
教具的種類很多,遍佈我們的周圍,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能與教具扯上關係。並且進行的活動無不與數學活動有關,說白了,就是如何把數學與現實生活聯絡起來,讓孩子在生活中實踐數學的目的。把抽象的數學生活化,具體化,形像化。讓數學概念在孩子的腦海裡變成具體的,生動的動畫畫面。這主意很絕,佩服!
孩子的跳繩,既可記數,又能測量;既可當畫圓工具,又能搞明白周長與半徑,直經間的關係,還能進一步清楚什麼是面積;讓孩子的腦子動起來,用線性教具所能完成的任何與數學有關的活動。比如用繩子測量拳圍與身高的關係,腰圍以至頭圍與身高的關係。用繩子測出身體的各個部分的資料,讓孩子明白長度單位與實物的關係究競是怎麼一會事。
繩子對摺時與原長的關係,再對摺時與原長的關係,並且每次對摺時的線段能組成什麼幾何圖形,這幾何圖形隨著形狀的變化,它的內外角又有什麼變化。直接把課堂教學放到了生活實踐中,讓孩子真切地感知到,並且親身做數學實驗。
方法千萬多,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所有的玩具都能當教具,所有的遊戲都是課堂,真的很不錯。
個人看法。
回覆列表
利用玩教具可以使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容易理解和接受,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利用玩教具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進行有效的學習方法如下。
1.學習加、減、乘、除法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卡片,上面寫著各種數字,利用計算結果為24的遊戲,寓教於樂,讓孩子熟練掌握加、減、乘、除法的運算技巧。
2.學習鐘錶上的數學時,製作一個鐘錶模型,可以讓孩子對時針和分針的旋轉角度有了直觀、形象地認識,從而找到規律,加深印象。
3.學習平面幾何圖形時,將毛線任意繞在幾個釦子上形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等等,直觀、形象,容易理解,有利於幾何知識的學習。
4.學習測量物體時,學生手拿米尺測量書桌、書本等實物,學會怎樣做才能測量精準,加深印象。
5.學習最最佳化問題時,可以採用表演情景劇的形式,讓學生參與購物、做家務等等,學會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兒,有利於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