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核參
-
2 # 湖哥湖鮮
做於不做,這就取決於你了,你想坐就就做,這是你自己簽字的,醫院也不會給你做主的,只能給建議,因為做了還是沒救,不做也沒救,是做好還是不做好?有些癌症晚期,做了反而成活率更低,所以還是聽醫生給你的建議!
-
3 # 科普達人向醫生
晚期癌症做不做手術一方面要根據患者的體質,能不能承受手術的打擊,另一方面要根據腫瘤的種類,做手術有患者能不能從手術中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或者更好的生活治療。
舉個例子跟大家解釋吧:比如說結腸癌,晚期的結腸癌出現了癌細胞擴散,同時結腸內的腫瘤比較打,導致患者腸道阻塞無法進食,肚子脹痛並且反覆嘔吐,而這個時候醫生評估病人體質能承受的起手術,我們這個時候可以做手術將腸道內的腫瘤切出來,讓後在腹部做個造瘻,幫助病人解決梗阻提高生活治療也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是肺癌,特別是抽菸幾十年的老菸民,晚期的肺癌肺部的腫塊較大,並且到了晚期出現轉移,連正常呼吸,說話都覺得困難的這樣的人群,手術風險是特別大的,我們要三四而後行,
第三類就是本身放化療的效果比手術效果還好的腫瘤,比如淋巴瘤,到了晚期的淋巴瘤全身的淋巴組織有腫瘤,身體重要的器官也有腫瘤轉移,怎麼切?沒辦法手術,咋們只能透過內科手術治療。
-
4 # 深藍醫生
大多數的晚期患者就不再考慮手術了,因為這時的手術已經不能保證一次性切除掉所有可見病灶,反而增加了患者的創傷。
但也並不絕對,有些情況下還是要考慮手術的。
一、腫瘤病灶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
有些腫瘤病灶因為形成了壓迫或梗阻,這時如果不予以及時解除,就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這時的手術就是必要的。比如:結腸癌導致的腸梗阻,需要手術切掉病灶使腸道保持通暢;直腸癌導致的排便困難,可以切除病灶,或者單純做一個腹部造瘻術,目的也是使大便能夠排出。
二、轉移病灶單一或較少
有些癌症雖然已經出現了轉移,屬於晚期患者,但仍然可以透過手術一次性切掉原發腫瘤和轉移瘤,這時也可以考慮手術。比如:結腸癌肝轉移,如果術前評估預期能夠切掉肝內的病灶,而且不影響肝臟功能的話,可以考慮結腸腫瘤及肝內腫瘤一併切除,然後再聯合術後的化療,達到臨床緩解。
三、對化療敏感的腫瘤
有些癌症對化療敏感,透過積極治療能夠很好的控制病情,這時,仍然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後再行手術。比如:晚期卵巢癌的腫瘤減滅術,可先行術前化療,再透過手術儘可能去掉可見腫瘤病灶,術後再行化療控制,對於延長生存期意義重大。
總之 ,大多數晚期癌症不再考慮手術,但有些情況是需要手術干預的,這部分病人,手術對於緩解病情,延長生存期意義重大。
-
5 # 劉永毅醫生
癌症晚期一般就不做手術了,即就是要做也要慎之又慎,冒然手術有可能對生存時間無益,不只花錢的問題。
曾有胃癌患者,以左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而就診,最終確診為胃癌,這是遠處轉移、Ⅳ期患者,如不存在明顯出血、梗阻、穿孔等急症是不考慮首選手術治療的。後來被手術了,術後被告知肝有轉移、大網膜有轉移、轉移……,術後兩月人走了。
膽囊癌多是膽囊切除術後“意外發現”,而以腹痛、影像學診斷膽囊癌的情況大多都比較晚,對於腫瘤浸潤至肝臟(T3)沒有充足的準備和高超的技術不能輕易開刀。某些膽囊癌術後兩三個月的生存時間我們是不是要反思一下?
癌症晚期一般不手術,但不是絕對不能、或者不需要手術治療,在有利於生存時間、有利於病人生活質量的情況下還是要考慮手術的。
癌症在發生梗阻、出血、穿孔等等一些急症時,評估病人其他情況是否手術搶救,如不手術,病人生命可能很快終止。
還有一些癌症分期是Ⅳ期、晚期,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做根治性手術。比如結直腸癌肝轉移手術策略也分可切除、不可切除兩種,某些結腸癌肝轉移也可以直接先手術,手術效果也不差。還有肺癌也有這種情況,某些Ⅳ期患者也可以手術治療的。
還有一些姑息性手術在某些情況下也要考慮。比如食管癌梗阻不能進食,胃造瘻可緩解營養補給,胰頭癌壓迫膽總管梗阻,就需要想辦法引流膽汁,支架、置管引流等等都需要手術去解決。
回覆列表
當然是不做手術好,因為這個時期身體已經透支嚴重無力反彈,強行手術只會對身體造成不可恢復或極難恢復的傷害,最佳的方案應該是補充體力,補充人體需要的元素,適量施以治療、改變以往生活習慣、方式,堅持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