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陽沐財經頻道

    背後原因一,當幼兒教師,真的很累。一般的職場人士,正常的工作時間是每天八小時,然而這對於幼兒教師來說,那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幼兒教師的工作都是從早七點到晚七點,有的甚至更晚。如果你帶過孩子,你一定能夠感受到帶孩子的辛苦。而幼兒教師呢,平均每個幼師每天要照顧至少十個孩子,想想就覺得這其中的勞動強度很大。

    背後原因二,工資低得可憐。大部分幼兒教師的工資都在2000元左右。不要說,一個打工者累死累活也才三千多塊。要知道,幼兒教師的勞動強度不比那些打工者低。再說了,如果打工才拿這麼點工資,那隻能說明你在偷懶。但是幼兒教師就不一樣了,因為要服務孩子,所以都得全心全意,萬一有點什麼差池,那可真是擔當不起。

    背後原因三,幼兒教師畢竟與那種公立學校的教師不同,她們沒有編制,有的甚至都沒有正式的勞動合同,因此他們的工作是十分沒有保障的。有的時候一不小心犯錯,就會被園裡給開除。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受到來自園長和家長的雙重壓力,因此幼兒教師夾在中間,有苦難言,委屈只能自己往肚子裡咽。時間久了,於是就想要離開了。

  • 2 # 媽咪老師

    我是一名老幼師,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幼兒教師流動性大,應該是這幾方面原因:

    一、職業因素

    從早晨孩子入園到孩子放學,從和孩子游戲到他們入廁,洗手,進餐,午睡,老師們是全程參與,他們的神經從孩子入園到離園會一直緊繃。而製作教學玩具,環境創設、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等等的工作幾乎是靠業餘時間幹,而且沒有報酬。做不完的瑣碎事務,沒有標準的工作評價,極難得到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都使幼師感到彷徨無助。

    幼兒教師除了緊張的教育教學工作外,還要處理很多班級、幼兒園、社會和家庭的問題。在業務上,幼兒教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處理班務、組織教學的能力,在彈、唱、畫、跳等各方面還要具備一定的能力,甚至在歷史,自然、科學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基礎。為適應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新的評價體系要求,老師們只有依靠自己在教學中不斷孤獨摸索。

    二、社會因素

    1、家長對老師的不瞭解、不尊重。

    在許多人眼裡幼兒園教師就是高階保姆,我們的工作就是“哄孩子”。即使他們嘴上不說,也可以從言行態度上感覺,你就應該如保姆般萬無一失地“哄好孩子”,對幼師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屑一顧。

    2、社會輿論及社會現狀讓幼師感覺沒有尊嚴。

    目前幼師從業門檻低,幼師幾乎成為低素質的代名詞。

    另外縣級及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普遍不高,沒有保險,工資大都比其他行業打工者低。

    再加上,如今社會的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幼兒教師囊中越發顯得羞澀。

    幼師心理的失落與不平衡,收入和壓力的巨大差距,另謀高就自然而然發生了。

    三、幼兒園因素

    1.園舍建設不規範,加重教師工作量。

    如有的幼兒園教室、寢室、盥洗室分開,,這在班級管理上就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工作量也增加,老師神經時刻緊繃,加班加點更會成為家常便飯。

    2.幼兒多,教師少,常規工作繁重。

    少則二十多則五六十個孩子吵吵鬧鬧,常規工作開展煞是耗費精力。許多幼師一天下來就象打一場“攻堅戰”,口乾舌燥、身心俱疲,回到家一句話也不想說,甚至影響夫妻關係和家庭關係。

    3.教育教學之外的事務多。

    目前無論管理部門、社會還是幼師本人,都對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各項“作業”撲面而來,為了不影響白天在幼兒園的正常工作,我們只好晚上在家裡加班加點。

    如果遇上幼兒園搞活動、評定示範園之類的情況,全園就要進入非常時期,從園長到保育員天天加班,忙得廢寢忘食。幼兒園的各種開放課、考評、驗收、建立以及各個部門的檢查等經常使教師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使得很多教師不能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

    利用節假日,參加各種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致使我們更加緊張,身心交瘁,精神疲憊,體力不支,似乎沒有喘息的機會。

    其實其他行業流動性也挺大,只是大多不離開本專業,離開以後有所遺憾的也多;可是幼師的流動,大多是流出幼師隊伍,他們的態度大多是:再也不當幼師了!這種現狀確實應該引起社會反思、重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中,是不是自從蓋亞兄弟離開戰鬥系之後當前最厲害的是艾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