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雨說歷史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能為遠勝於袁紹及其三子袁譚,袁尚,袁熙。

    首先在文學上袁家沒有曹家的才華,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的很到位“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才華是靠氣的,這個氣有高低之分,才華有高低之分,這些都是自己的,不能轉移,甚至父子兄弟間也不行。袁家才華上明顯就比曹家弱很多啊。曹操在打袁紹的路上或者更以前就開始突顯文學才華,改良漢樂府“舊題新作”,《薤露》這一類喪葬紀念的舊樂府改為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袁紹可是沒寫過什麼東西,他的三個兒子貌似也是。我們來看看袁紹三個兒子:

    袁紹二兒子袁尚長的好看,但是實在丟人啊,在公孫康設下“鴻門宴”,將袁尚和三弟袁熙一舉擒拿。袁尚和袁熙被捆起來扔在冰冷的地上,袁尚覺得凍地上太冷,向公孫康求一席子以便跪於其上。袁紹最愛這個兒子打算讓他繼位,大家想想這樣一個人,繼位能有多大做為。

    三兒子袁熙很有骨氣他說:“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頭顱尚可以行萬里路,要席子又有何用?足以證明是一條血性漢子。後來他們都被殺死。

    長子袁譚武功方面是最高的,在袁紹平定河北的過程中就屢建戰功,後來也自己南征北戰,拿下整個青州。放眼三兄弟中功勞是最大的,可惜就是桀驁不遜,最後為了爭權奪利借曹操的兵攻打自己的親兄弟。

    袁家在政治上有袁熙,袁譚可能還強點,必竟還有逢紀等人輔助,但是袁紹不如曹操啊。曹操什麼事都聽郭嘉的,袁紹很多事都聽自己的,或者與對的意見相反的。所以政治上也不太行。

    最後曹操二十八個兒子除了三曹,曹昂,曹彰,曹彪等也很不錯,兒子數量上優於袁紹啊,所以袁紹完敗。

  • 2 # 掌心記

    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有可能,但不大可能。

    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袁紹及三子很不幸成了敗軍之將,歷史沒的留給他太多的展示自身雄才偉略的時機和文采的機會,在歷史舞臺上,他們只是忽忽過客和配角,主要作用只是烘托了曹氏三傑的高大身影,歷史就是這麼無情,沒辦法。如果時間允許,把握了機會,袁氏父子如果走上了歷史舞臺中央,保不起也能成就更大的功業呢。

    但以上假設我們是不大可能。雖然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歷史從來都是成王敗寇,但成功者並不是偶然的機會主義者。我覺得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的能力,他的才學,他的眼界,他的果敢,敏銳地抓住了歷史的機遇,順應了歷史的選擇,順勢而為,故而取得成功,走向人生巔峰。所以說,沒有誰是隨隨便便成功的,正所謂,三分天註定,七分搞打拼。

    在二者對峙的短短時空裡,袁紹與曹操的才略,境界,眼光,才學等無數間的碰撞,袁紹都是以失敗者告終,歷史其實已經證明二者相比,已是雲泥之別了。再說袁紹三子,長子譚,為人性剛好殺;次子熙,為人柔懦難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但還沒來及登上歷史舞臺上,就匆匆而去了,成了“袁跑跑”。曹操二子,政治上的成就不說了,勝利者嘛,但文學成就已經引領當時文壇,開創了建安文學的新風氣,史上將“三曹”與宋代三蘇(蘇洵、蘇軾、蘇轍)齊名,這是文人的眼光,不是史學家的觀點,可見其高下。

    一部三國史,風雲際會,引無數風流人物競相馳騁,揮灑風流。浩浩幾千年中華文化史,能在歷史上留史都不是泛泛之輩,袁紹及三子碰上了三曹,時也,運也,勢也,命也。

  • 3 # 小仔觀天下

    首先,咱從文學上來看,這一點我感覺相對來說是最容易判斷的,因為它受戰爭影響不太大,三曹的文學功底我想是人盡皆知的,絕對是造詣非凡,異於常人啊,哪個沒有些十分出名的名作,反觀袁紹及其三子,長子譚,為人性剛好殺;次子熙,為人柔懦難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可惜是死的太早了,觀之四人,皆無什麼特別有名的傳世之作,也沒有留下什麼文壇上的美名,所以說在這方面我是支援曹氏三傑的。

    再說說政治上來看,這點上我倒是感覺還有些可能,畢竟我們都知道,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若是袁紹得勢的話,那袁紹就會在北方做大,佔據半壁江山,政治上的地位還是蠻有希望追平曹氏的,但以袁紹的手段,在後來的爭雄中(劉備,孫權等)就不一定能夠保證有曹氏的成就和地位了。

    (袁尚)

  • 4 # 歲月石痕

    答案是肯定的,不會。

    《三國演義》中,郭嘉著名的“十勝十敗”論中說“自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公以猛糾,此治勝也。”東漢起於豪強政治,因此對土地兼併放任不管,導致漢末哀鴻遍野,“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袁紹在河北依舊不管不顧,對豪強地主包庇。曹操起於草野,他熟知亂世的根源,所以,曹操一直在抑制土地兼併,這樣才可以安定百姓,繼而統一天下。

    歷史的車輪是前進的,由於豪強地主造成的亂世,怎麼會讓這種錯誤繼續存在?正因如此,袁紹的敗亡是必不可免的,除非他調整這種策略,向曹操學習。這也說明,袁紹的政治地位是不及曹操的。

    而文學更不可能。“三曹”的建安風骨是世人皆知的。正是這種風骨,給了古詩另一種生命。享受著祖上蔭德的袁氏家族,是沒有這種領悟的,他們頂多是沿襲著崇尚奢華的漢賦,並不會給古典詩詞融入新的思想,新的內容。這點,三曹的文學地位也是不可撼動的,即使袁紹打敗了曹操,這種文化氣息也會流傳千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鑑定一款農產品是否是純天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