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晉風

    大家都知道,書法進入魏晉以後,以王羲之為代表的諸多先賢,不僅創新和完善了真草行書等新的書體面貌,而且形成了最具中國審美哲學的中和美時代,即崇尚剛柔相濟、骨肉勻稱,又突出韻味的中和美時代書風。

    而唐代,在承傳魏晉書法風貌的基礎上,以歐虞顏柳及張旭懷素為代表的盛世書家,又把時風引領到了了雄渾壯偉、奔放飛動、充滿陽剛之氣、重視法度的書法審美國度,同樣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那麼到了宋朝,以蘇黃蔡米為首的書家,卻打破前人(尤其是唐人)的法規,以強調個人意趣、情懷、性格之自由抒發之表現,形成了意味上真率暢意、法度上欹側怒張的時代書風。做為這篇小文的中心內容,下面從四個方面對宋朝書法的風貌和審美意趣,作以簡單的描述。

    一是強調無意無法的書寫方式。蘇軾明確提出”我書意造本無法。黃庭堅也聲稱”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他們認為”學書在法,而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傳,而妙不其心中之所獨得。書工筆吏竭精於日夜,盡得古人點畫之法…而古人之妙處已亡,妙不在於法也"。在意趣與法度的矛盾關係中,宋人極力提高意趣審美的地位。

    二,不求功力,不求工拙。米芾詩曰:要之皆一戲,不當問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蘇軾雲”自言其中(書法)有真樂,適意無異逍遙遊“。歐陽修更提出了”學書為樂、學書消日“的主張,他們把書法看作如同逍遙遊、消百憂的至樂之事,把書法當作擺脫外物之累,獲得個人內心自由的娛樂工具。而只求暢意不計工拙的行為,使他們在書體選擇上突出了行書。蘇黃蔡米除蔡君謨還寫一些正書外,行書無 一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因為流便簡易的行書更適合於天真灑脫,不拘法度的審美情懷。需要指出的是,瀟灑的晉人以行書勝,而率意的宋人也以行書勝。

    三是強調書外功夫,倡導書卷氣,反對無學養的”俗書“。蘇軾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認為”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如通神“。黃庭堅說”要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他們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蘇黃包括蔡米在內,在當朝個個都是以詩文名世的文豪,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千古名篇。就晉唐兩代書法大家,在學識、修養方面的廣博精深程度,都是比不過宋代的。這也是我們看蘇黃蔡米作品,覺得書卷氣樸面的原因。

    四是不避醜拙、勢破”中和“,宋書呈現了“欹側怒張“之勢。蘇軾說”吾雖不善書,曉書不如我。…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他們認為,一些不平和、不圓潤、不穩定的形醜,恰恰有利於表現活生生的個性,顯現出天真稚拙之氣。這一點,我們從蘇黃米的精典作品中讀的出來。其中充滿了不和諧、不平穩的”醜“的因素。所以朱熹評論說“至於黃米,而欹側怒張之勢極矣”。項穆評論說”蘇書肥欹,米書努肆。魯直(黃庭堅)雖知執筆,而伸腳掛手,體格掃地矣“。

    把宋代的的書風同以前的書風比較來看,欹側之勢晉唐都有,但晉之欹勢是瀟灑流暢、含蓄蘊藉的;唐之欹勢是峻健奔放而法度森嚴的。而宋之欹側在真率暢意、張揚顯露之中新增了怒張醜拙之勢,為以後的醜書理論和流行潛埋了萌芽結果的種子。

    綜上所述,重個人意趣、情懷、自由抒發表現是宋代書法總的審美要求;真率暢意、重書卷氣是宋代書法的審美格調;欹側怒張,打破中和是其意蘊特色。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及人文知識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

  • 2 # 千年蘭亭

    行書是動態書體,揮灑起來比楷書隨意,因而也更能抒發書家的性情,這正好暗合了宋代書家的身份構成。

    唐代的書家多為官僚,宋代的書家多為文人士大夫,都以士大夫的心態面對書法,講究書法的意趣和情性,行書在宋代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宋代書家的成就也就表現在行書的創新上。

    蘇軾是宋代尚意書風的領袖,他提出的“我書意造本無法”“書,無意於佳乃佳”,對宋代影響極大。

    書法在唐代完善和成熟了以法度為核心的體系,它的消極作用是以程式為共性,抹殺了創作主體的個性發揮。

    宋代禪宗日廣,書家多欲撩開形質,探究悟性。但宋代的尚意書風,過於重視“意”而忽視“法”,到南宋終使書法技巧更單調而江河日下。此乃後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買東西希望東西越便宜越好,當兩樣東西都便宜的時候,有人會選擇那個貴的,這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