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天子都稱為王,為什麼秦始皇要自立為始皇帝?其中有什麼淵源?
4
回覆列表
  • 1 # 方山中人

    原因呢簡單說來就是秦王滅六國,完成前人沒有做到的功業,王號不足顯其功,於是呢就自稱皇帝,又因為是首創,所以為始皇帝。

    具體點說呢皇帝,皇在上帝在下,皇帝意味著天地,三皇五帝,或稱皇,或稱帝,但只是部落的首領,皇,帝號也是後人追加,到了夏商周三朝,其最高首領並不是像後世的皇帝一樣統一天下,只算是天下推為共主,夏朝君主稱後,如後啟,后羿,後少康,商朝君主稱帝,如帝辛,帝乙,周朝君主稱王,但是到了春秋戰國,各諸侯國主多僭越稱王,而尊稱周王為周天子,秦王嬴政橫掃六合,統一天下,自認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王這個稱號不足以顯示其功業,“無以稱成功,傳後世”,便著大臣李斯改稱以彰顯自己亙古未有之功,李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於是,便改稱皇帝,又覺得大秦王朝會萬世不絕,說到“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 2 # 尚水街

    秦始皇自認為功績超過三皇和五帝,自稱皇帝,而且是亙古以來第一個稱皇帝的,所以為始皇帝。看下秦始皇的功績也確實亙古未有,統一六國,改變原有的分封制,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統一文字及各類規章制度為漢文明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礎,設立郡縣加強了中央集權。自認為秦始皇稱皇帝名符其實。

  • 3 # 山林騰勝

    “始皇帝”這一稱謂不是簡單的組合。所謂 “皇者天也,帝者天號,王者自稱”。皇,帝,王,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王最早是部落時代的稱號,大一點的都可稱王。皇,帝卻不是隨便什麼人都敢亂稱的。 其實周天子也是稱為王,如周武王,周幽王等。

    嬴政稱始皇帝是有特殊政治意義的,是要把以前的邦國變成法理上的帝國。因為秦王嬴政並不是簡單的換個“朝代”,而是要用一種新制度取代舊制度,開創一個時代。廢分封行郡縣,用中央集權制度取代邦國制。因此嬴政採用皇帝稱謂,稱“始皇帝”,即新制度的第一人,新的國家體制,一個大一統時代的開始。正因為皇帝這一稱號是“帝國”制度的象徵,所以始皇之後歷朝歷代的君主,也稱皇帝,沒人在改。

  • 4 # 彼得堡的肥天鵝

    首先要糾正一個謬誤,秦王政雖自稱“皇帝”,卻在生前從未稱自己“始皇帝”。

    這一謬誤是由於一些學者在研究秦王政確立皇帝稱號的問題上,認為秦王政在制定皇帝稱號之後,還廢止了諡法。自稱始皇帝。所謂諡法,即指在君主駕崩後,由後人根據君主生前業績為其制定恰當的諡號的法令。秦王政認為諡法會令兒子批判父親,於是便加以廢除。而自稱始皇帝,則表達了他對皇權能傳於二世、三世,千秋萬代而永不旁落的深切願望。但是,實際上,秦王政生前雖自稱“皇帝”,卻從未稱自己“始皇帝”,也就是說,始皇帝這一稱謂是後世才有的,這個可以從當時的史料中得到證明。

    秦始皇巡視各地時,都會刻石以宣揚其統一天下的功績。下圖中石刻的末尾部分是秦二世補刻的部分。秦二世在補刻文中指出:此刻文中所載“皇帝”乃始皇帝,在此補刻示明,以免後世混淆。從此石刻文可斷定,始皇帝的稱號是秦王政離世後才產生的。

    琅琊臺石刻 上圖刻文中前兩行為始皇帝時期石刻文的末尾部分,第三行以後是秦二世追刻部分。在第四行、第六行的上方刻有“始皇帝”三字

    統一天下後,秦王政的第一項改革便是制定新的君主稱號。因為王這一稱謂,與已滅亡的六國國王的稱謂相同,難以體現他作為全中國的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於是,制定一個恰當的新君主稱號便成為了一件向後世傳頌秦王功德的國家大事。出於這種考慮,秦王政下令群臣選定新的君主稱號。

    接到命令後,丞相王綰、御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便與眾博士商議,回稟道:天皇、地皇、泰皇乃世之三貴,此三貴中,泰皇又居至尊,因此泰皇可作天子之新稱號,而朕、制、詔這三字則唯天子可用。

    秦王政聽完此番回稟,並未完全採用,而是將泰皇之“泰”字捨去,增以“帝”字,定天子之稱為“皇帝”。由此,“皇帝”這一稱謂便誕生了。其作為天子的正式稱謂一直被中國曆代君主所沿用,直至清朝滅亡。

  • 5 # 明月光q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自稱皇帝的人。在他之前 ,我們有知道的是三皇五帝。秦始皇雄心勃勃,抱負遠大,39歲就完成了華夏大統一的偉大功績,所以秦始皇認為自己的政績要比之前的三皇五帝更加遠大,就採用三皇的皇,五帝的帝組成皇帝來稱呼自己。因為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稱皇帝的,所以又叫始皇帝。皇帝這一稱呼自此在中國沿用幾千年。

  • 6 # 晨風讀史

    古代還有“三皇五帝”啊。

    古代傳說把史上流弊的領袖人物稱為“皇”或“帝”,如黃帝,炎帝等。最初的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是中帝,東南西北帝,中帝就是玉帝啦。

    秦始皇覺得自己功勞貢獻很大,超過“三皇五帝”,所以把“皇”“帝”合在一起,作為自己的稱號,自稱“始皇帝”,並有二世,三世……一直延續下去,千秋萬代。

  • 7 # 心嫿音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書同文,車同軌。設立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建立了統一高效的龐大的國家。他及臣屬皆認為他功高三皇五帝,他也想將他的帝國傳至千世萬世,故稱秦始皇。後傳至二世、三世。三世子嬰只當了43天皇帝就被劉邦所擒,後被項羽殺。秦萬里長城,秦驛道,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馬蛹……只到今天仍流有深深的印跡。

  • 8 # 故史輕言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於是將“皇”和“帝”兩個稱呼結合起來,成為自己的新稱號,因自己是古往今來第一個用此稱號的君主,加之他希望大秦帝國的統治能千秋萬世的傳承下去,於是他自稱“始皇帝”,而他的後世則稱“二世”,“三世”乃至千世萬世。雖說他的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秦的統治三世而亡,僅存在14年,真如曇花一現般,盛開後便隨即香消玉殞,不復存在。

    雖然秦朝存在的時間很短,但它存在的意義是深遠的,秦始皇的子孫們沒能傳到千世,但秦始皇的功績卻影響了後世封建王朝兩千多年。

    在對內方面,首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這樣就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效的避免了周朝以來地方諸侯的坐大而導致的內部分裂,其次他下令全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這些舉措將“大一統”的觀念根植於民心,有效的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為後世的統一王朝打下了基礎,連毛澤東同志都說:“百代都行秦政法”。

    在對外方面,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長城,開發南嶺之地,這些都是功在千秋的舉措,穩定了國家的一統。

    可以說秦始皇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為後世君王樹立了一個全新的統治模式,奠定了中國兩千年來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明代思想家李贄讚譽他為“千古一帝”,我認為他當之無愧!

  • 9 # 坐看雨收雲散

    贏政統一六國,建立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央集權式的強大帝國,從此為後世奠定了中國疆域的模型。贏政自認為功勞勝過三皇五帝,就用三皇中的皇和五帝中的帝組成了自已的尊號,皇帝。贏政是中國歷史第一個統一了多民族的君主,又是第一位稱皇帝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也有寓意自已的皇帝之位能繼續傳承萬代的意思,始,開始,開頭,開端。

    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影響著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王朝興衰的歷史。皇帝的尊號成了英雄豪傑爭相搶奪的東西。你爭我奪上演了一出出父子相殘,弟兄反目的醜劇,也有英雄揭竿而起推翻無道的英推悲歌!一將功成萬骨枯,皇帝的寶座都由數十萬人的枯骨堆積出來的!

    秦始皇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不僅尊號是第一,而且還有許多前無古人的第一。統一了多民族建立帝國。第一個中央集權消除了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車距實現了車同軌。北擊匈奴,南平百越。修築的萬里長城至今仍存,被喻為中華脊樑!贏政也被後世史學家尊稱為千古一帝!

    牛逼吧?秦始皇是中國最牛逼的皇帝,你說對嗎!?

  • 10 # 左說春秋

    謝謝邀請。此事應有一個過程,開始並未稱始皇帝。始皇巡行天下刻石六七處,刻辭中並未稱始字。二世為避免後人誤讀,每處加刻詔書,以明始皇所為也。琅邪臺二世所刻詔書部分仍存,蘇東坡曾加跋,重刻於超然臺上。有據可查。朝堂之上,不會稱始皇帝,還會稱皇帝。始皇帝之稱當是李斯等議定,行文或面稱都不會有。至於皇帝之稱,前面幾位己經回答,不再羅索。見笑了,歡迊噴塗,人老臉皮厚著呢!

  • 11 # 人心所向便是光lI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統一全國的皇帝。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還有一種說法:秦始皇稱自己為“一世”,也是“開始”的意思,所以稱之為始皇帝,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秦始皇夢想皇位永遠由他一脈繼承下去,“傳之無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防行業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