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急診科鮮醫生

    人體的椎動脈是供給腦部的重要血管,與基底動脈、大腦後動脈共同組成椎基底動脈系統,又稱之為“後迴圈”。這是與頸動脈及大腦前中動脈供應的大腦前迴圈相對而言的。椎基底動脈主要供應大腦後半部分如腦幹、控制平衡的小腦、丘腦、枕葉、部分顳葉及上段脊髓的血供。由於椎動脈左右各有一條,起始於鎖骨下動脈,向上穿過頸椎兩側的橫突孔,在枕骨大孔處匯合成基底動脈,因此頸椎病嚴重時頸椎骨質增生、骨贅形成及退行性改變時,左右轉頭時,椎動脈受到壓迫,可產生頭暈、眩暈的感覺。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往往不僅僅是由於頸椎病導致,大部分人同時存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病、卒中/短暫性腦缺血、吸菸、肥胖、靜坐的生活方式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存在,因此在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出現頭暈、眩暈等不適,急性發生基地動脈血管閉塞時可出現腦中風的表現,主要表現為頭暈/眩暈、肢體/頭面部麻木、肢體無力、頭痛、嘔吐、視物重影、行走不穩或跌倒等症狀。

    發生後迴圈中風時仍然需要給予急救,時間就是大腦,時間越久、受損的腦細胞就不可逆轉的損傷,因此發生急性的後迴圈腦中風仍然需要緊急120求救,在發病後的0-4.5小時內可根據情況給予溶栓等治療,可儘可能是缺血的腦組織恢復供血,改善症狀及減低後續殘疾的風險。同時該部分人群仍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給予預防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有房顫的患者仍需要積極使用華法林或者新型口服抗凝藥物抗凝治療,減少腦梗塞的發生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腐植酸肥料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