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腫瘤專科醫生

    有因為血常規異常而進一步檢查從而偶然發現惡性腫瘤(癌症)的可能性,但很顯然,靠抽血查血常規查有沒有患癌,當然是不可靠的,也是不靠譜的,唯一的例外是白血病,某種意義上,白血病也是癌症(發生在造血系統的惡性疾病,老百姓俗稱血癌)。

    白血病很可能會首先表現為血常規的異常,白細胞、淋巴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的明顯異常升高或降低,如果沒有原因可解釋,要注意去排查白血病可能,特別是兒童青少年。要及時到血液內科進一步檢查,通常需要靠骨髓穿刺細胞學和骨髓活檢來確立診斷。

    至於像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實體腫瘤,通常別指望靠查血常規來發現腫瘤。但反過來,很多這些實體腫瘤可能會伴有白細胞、血小板的明顯升高,或由於癌症消耗而貧血(血常規中血紅蛋白降低),有的甚至出現類白血病樣反應。

    淋巴瘤一般來說歸為實體腫瘤,但它可能侵犯骨髓,演變為淋巴瘤白血病,因此,淋巴瘤有時也會有血常規和骨髓象有相應的改變。淋巴瘤的診治也因此,既可以在腫瘤內科,也可以在血液內科。

    最後要說的是,儘管血常規檢查結果有時會有意外發現,但想查有沒有患癌,不能靠血常規。

  • 2 # 生命召集令

    血常規可以說是臨床上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實驗室檢查,它不僅價格低廉,也能反映出人體存在的很多問題,不僅能夠出血液系統能夠疾病,還能夠對很多想起他系統疾病的治療提供參考。但是僅僅依靠血常規常常不能對一個疾病做出最準確的診斷,還需要依靠其他的輔助檢查手段以及患者的臨床症狀。

    血常規檢測的是血液中某些成分存在的數量及形態,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白細胞數量級分類,比如白細胞升高可以預示著體記憶體在感染,中性粒細胞佔比高大多數情況屬於細菌感染,而淋巴細胞高往往預示著病毒感染,也可以預示著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疾病,但都不是診斷依據,還要透過其他檢查明確疾病診斷。第二,是血紅蛋白數量及形態,血紅蛋白減低臨床比較常見,代表著貧血,但貧血也分很多種,缺鐵性貧血、巨幼貧、再障等,由於很多疾病都能導致貧血,所以還要尋找貧血的病因,有時單獨依靠血常規示沒有辦法辦到的。第三,是血小板,血小板減低人容易出現出血,免疫因素、血液疾病等都會導致血小板減少,需要透過其他手段綜合才能明確。

    總的來說,血常規雖然能夠反映出很多疾病,但是缺乏特異性。對於癌症來說,僅僅依靠血常規是不夠的,CT、核磁共振比血常規更具有特異性,但是血常規能夠給臨床的醫生提供一定的參考,如果血常規有明顯的異常,如果再加上患者存在一些特異的臨床症狀,尤其對於血液科惡性腫瘤來說,血常規的意義還是比較大的,但是要明確疾病診斷,還是要綜合各種方面的因素。

  • 3 # 清新Kelly

    血常規檢查是最基本最簡單的一項檢查。由於血細胞主要來自骨髓,當發生造血系統疾病時會有數量、形態、功能上的異常,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同時許多非血液系統疾病也會出現血液系統併發症,因此血常規檢查對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和鑑別尤為重要。

    (1)白細胞增高,除了炎症和急性感染外,一些造血系統疾病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還有可能是惡性實體腫瘤引起,如肝癌或胃癌等也會造成白細胞增高。這可能與腫瘤壞死產物刺激骨髓釋放、腫瘤細胞產生促粒細胞生成素及骨轉移有關。

    (2)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肺癌、結直腸癌等可能引起。由於淋巴因子或腫瘤因子介導引起反應性增高。

    (3)淋巴細胞病理性增高主要見感染性疾病,另外多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可使的原始及幼稚淋巴細胞增高。

    最近,英國的一項調查研究比較了兩組患者1年的癌症發生率:一組為40,000名年齡≥40歲的患者,血小板計數為400×109/l(血小板增多),另一組為1萬名匹配患者有正常的血小板計數。分析兩組人員血小板數量變化的風險和不同的癌症部位。

    這項研究顯示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癌症發病率分別為11.6%和6.2%,這些數字遠遠超過了國家健康和護理研究所規定的3%風險閾值,研究結果認為血小板增多是成人癌症的一項危險標誌。

    血常規檢查中某項指標升高或降低,雖然為疾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以及療效監測提供了實驗室依據,但由於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應同其它檢查相結合對結果進行綜合判斷才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星為什麼叫土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叫它土星,木星為什麼叫木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