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璃Elaine
-
2 # 花生麻麻的育兒經
怎麼說呢?這個概念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只不過這裡的“女兒富養,兒子窮養”養的不僅僅是物質,而是精神。
精神層面的富足比任何物質上的給予更準確。作為一個資深的女兒奴,我堅信要在精神層面給予足夠的富足養護。最起碼教會她的是“獨立”,“自信”,“自尊”,“自愛”,自己想要的透過自己努力都可以得到。
-
3 # 天山的海子
老人常說:"窮養兒子富養女",怎麼叫窮養?怎麼又叫富養?有人說兒子給他吃飽穿暖就行了,這樣他才能更早自強,女孩要嬌生慣養著,這樣長大了才能經受住誘惑。細想一下確實有一定道理,男孩子富養,長大後很容易成為紈絝子弟,女孩子窮養,長大後很容易自卑抬不起頭,雖說也有窮人家飛出金鳳凰,但畢竟是少數。英國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試驗,讓兩種不同打扮的小女孩在街上訖討,一種穿著很破爛,來來往往的行人很少給她錢,並且沒有人願意搭理她,而另一種打扮得很洋氣漂亮,很多行人都主動過來問她是什麼情況,熱心的幫助她,慷慨施捨,同樣一個人,因穿著打扮不同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局面。心理學家又換成了男孩,以同樣的情形出現的大街上,但來來往往的行人過問關心施捨的人比女孩少了很多。這個實驗很能反映人的心理活動現實,也是窮養男孩富養女孩結果的現實體現。男孩可以讓其物質上不足,但女孩絕不能讓她不體面,這是從物質層面和社會認可度來講。精神層面來看,都需要富養,給予嚴格正規的教育管理,引導正確的人生走向,培養各類技能特長,只要條件許可,一般投入與期望值是成正比的。
-
4 # 愛死你的溫柔
我比較贊成這個觀點,要想孩子長大成家立業窮養最好,富養的花錢和開銷都很大,長大後成家立業吃苦就不行,所以兒子窮養女孩富養,孩子窮養和富養長大後區別大的很,無論吃穿用以及眼光都不一樣。養兩個孩子還是很好,一是長大了互相幫助,老了也多一個人照顧。
-
5 # 使用者情人班長髮明743
在過去的年代,重男輕女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人們的思想慢慢的我始轉變了。過去養二胎是要罰款的有些地方把你搞得你家蕩產,現也動員你養二胎,時代不同,政策是根據社會需要而訂的,無論生男生女都要花金錢去培養,很費錢的。
-
6 # 愛之慧家庭教育
對於教育的貴賤,我的理解是辯證的。我們需要先把貴賤的標準搞清楚,才好去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一個人來說,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看得見得身體,一個是看不見的精神。我們養的是孩子的身體,教育的是孩子的精神,所以毛主席有“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的說法。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能夠看到看得見的身體部分,卻容易忽視看不見的精神部分。
身體的生長髮育需要營養,當然吃下去之後還需要消化吸收,才能夠轉化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為了身體的健康,我們不能偏食,營養要全面,不能暴飲暴食,要不然腸胃受不了,還要注意運動,吃多了不運動容易肥胖。
而思想的成長成熟同樣需要精神營養的滋養,精神營養就是文化、知識、經歷和愛,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自己感悟。是思想在指導著人去行走人生的,人與人本質的不同在於思想的不同。
所以,對於孩子的吃穿住行,只要有7分就夠了,太差了不能夠滿足孩子的需要,也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過於滿足,孩子也消受不了,容易養尊處優,成為紈絝子弟,留給孩子一些追求的空間,讓他自己去為更好的未來而努力。孩子在奮鬥的過程中,體會到人生的百種滋味,自然也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樂趣。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覺得再多的投入也不為過,因為知識、思想裝在了孩子的腦袋裡,能力、本事存在了孩子的身上,這是他未來獨立行走人生最好的裝備,因此他也會走得更加順利。當然,我所說的教育,肯定不是指填鴨式的應試教育那種。適當讓孩子吃點苦,經歷些生活中的事情,多一些人生體驗,對孩子肯定有好處。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在生活中,而不僅僅在學校。教育的重點應該在思想和能力,而不只是知識。
最後總結一句,我覺得現在社會,男孩女孩其實都一樣,培養的好,結果都好;培養的不好,很有可能晚年不保。生養教育孩子,都是錢堆出來的,暫時還是覺得能把一個培養好就好。
-
7 # 奶香香的圓寶
俗話說,一個女人影響家族三代人。在家庭教育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所以,對女孩的教育更應該重視,善良,堅強,寬容。培養一個優秀的女兒就是做一件善事。
回覆列表
生兒生女都一樣,都是自己的孩子,只不過培養的重點不同。生兒賤養女兒富養的最好的理解就是內心世界富足,物質世界剛好。
二胎,養孩子的成本太高了現在。但我還是想生二胎。希望孩子有個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