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考古軍中馬前卒
-
2 # 大文豪張宗昌
1、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的人面青銅盉(hé),怪物史萊克原形?
這件盉是中國商代的青銅器,距今3300年左右,大概在民國早年流散到美國。那兩個可愛的小角,真是像極了怪物史萊克了呢,要知道史萊克是夢工廠2001年才推出的,也許是導演參觀博物館受到了啟發?
2、山西博物院的鴞(xiao)卣(yǒu),古代版“憤怒的小鳥”。
它是幹什麼用的呢?其實啊,是用來放酒的酒器,說白了,就是古代的酒罈子,商代的,距今3300年了。
3、龍門石窟的“剪刀手”佛像
唐代的佛像比出剪刀手,似乎都能聽到他在喊yeah!這可不是佛在賣萌,用佛教屬於說,這叫“結印”,就是用手指做出各種姿勢,達到修行的目的。只是這種印比較少見而已。
去龍門石窟參觀的朋友們記得跟他合影哦,位置在“賓陽北洞”。
4、南京博物院的西周雞蛋。
雞蛋再普通不過了,但是2800年前的雞蛋,就稀奇了吧?而且還是一罈子。這是土墩墓【蘇浙皖三省流行的一種古代墓葬形式】裡出土的雞蛋,看個頭,跟我們現在的雞蛋差不多。不過這些雞蛋可不能吃了,雞蛋現在就算放在冰箱裡冷藏,一個月也就壞了,這些西周雞蛋只是儲存了雞蛋的形狀,裡面已經是土啦。
-
3 # 茂福緣訂製
最喜歡的莫過於老的玉器,下圖是工作室多年前收藏的清代白玉瓶。
之前有幸見到過北玉大師王樹森先生的滿綠翡翠牌子群仙祝壽,現北京市首飾公司收藏。
其實雕工不如現代大師工藝細膩,但是老的工藝的味道和整體的佈局,顯得氣勢靈動,仙氣繚繞。感覺非常的好。
之後工作室嘗試過模仿這個制式雕刻別的牌子,人物組合一直達不到那種躍然紙上的感覺。
1.西安博物院的幾件鎮墓獸
西安博物院裡展出的這幾件鎮墓獸,是答主見過的鎮墓獸界的奇葩。本身古人在墓葬中放置鎮墓獸,是希望起到震懾鬼怪的作用。一般來說,鎮墓獸都是這樣:
或者這樣:
總之都是充滿了威嚴乃至恐怖的氣息的,但是大家看看下面這幾位的樣子,能嚇到鬼嗎?
這位吐舌君,是北魏時期的鎮墓獸,它趴在地上,看體型分明像豬,背上還有鬃毛。只見它睜著大眼睛,還吐舌頭,一臉賣萌相,你是在跟入侵者撒嬌嗎?
再看這個齙牙君,像狗一樣蹲在地上,可是腦袋又像兔子,倆齙牙簡直太明顯了!哥們兒,你真的是來鎮墓的嗎?你這個一臉無辜的樣子,不僅嚇不走鬼怪或者盜墓賊,連你自己都要被人抱走啊!
2.楚王墓中的“鬱悶俑”在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中,出土了一批彩繪陶俑,象徵著為楚王在地下服役的僕從。為楚王服務,本身是一件嚴肅的事兒,精神面貌總得好一點吧?可這位哥們偏不。我們來看看他的英姿:
大家看看,他身體前傾,眼神迷離,口部微張,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這是怎麼啦?沒睡好還是楚王拖欠工資了?
3.蘇埠屯的青銅鉞這件青銅鉞,出土于山東益都蘇埠屯一號大墓,時代為商代。
鉞在當時是用來砍腦袋的,也是權力的象徵,一般為商王或軍事領袖所持有。這件鉞的主人,可能是商代一個方國的領袖。
由於鉞的特性,其表面往往做出一些獰厲的圖案,比如這件鉞上就做出怪獸的樣子。或許在當時的審美中,這看起來挺可怕,但是在今天看來,這不是一個笑臉嗎?
4.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自信俑”這是一件唐三彩女俑,來自西安市的一座唐墓之中。
盛唐時期,流行以豐腴為美的審美取向。這位女子也不例外,體型確實不屬於骨幹類的。
但是人家胖得自信!45°角仰望天空,一副我胖但我美的樣子。
在同一重量級中,她難道不是最美的嗎?
5.河南博物院的“無奈哥”確切說,這是一件元代的磚雕,本身屬於出行儀仗場面中的一部分,這位僕人肩上扛著傘。但由於部分殘缺,不仔細看真不容易看到傘,反而覺得他的動作很像表示“我也沒辦法了,你能拿我怎麼樣”。
就像下面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