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遛娃實錄
-
2 # 辰浩麻麻說育兒
三歲半的小孩可以去上幼兒園了,說說我家的情況吧,我家大寶屬於說話比較晚的那種3歲了都不太會說什麼話,我們因為他不太會說話擔心跟小朋友相處的不來,有一天我們帶他去買菜剛好路過一家幼兒園然後我家大寶比較好奇,所以就要去哪裡玩,玩了一會讓他回家都不願意回家,就這樣我們將大寶送幼兒園了,我們還擔心他會哭說不去,沒想到他每天都願意去,經過老師的指導和小朋友一起玩交流多了起來,我家大寶1個月的時間就變的很能說了,這其實也是給我帶了來了意外的驚喜。
下面我來說說我家大寶去上幼兒園的 一些變化僅供參考:
1、大寶的語言能力得到大步的提升,由之前的不怎麼會說話,到現在的說話很溜,這就是經常和小朋友交流,經過老師的引導寶寶才有這麼大的進步,這裡非常感謝老師對我家寶寶的引導,在幼兒園自己要做什麼都需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要上廁所,要喝水等,我家大寶之前在家就是不需要他說什麼我們看著差不多時間就給他水喝,大概隔斷時間就讓叫他去拉尿尿,這樣就大大的減少寶寶說話的機會,而在幼兒園小孩就需要通過自己的語言 表達出來了。
2、懂禮貌、懂規矩:很多寶寶在家可能無拘無束,沒那麼多規矩,可到幼兒園學會懂禮貌,懂規矩,知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老師都會叫一些禮貌用語,別人幫你拿東西你應該怎麼做,要說謝謝,可能我們在家小孩也會幫我們拿東西,我們對寶寶說謝謝,但是寶寶不知道為什麼要說謝謝而我們大人也不會深入的去教寶寶為什麼要說謝謝,而在幼兒園老師會告訴小孩為什麼要說謝謝。這就是區別,這也是幼兒園的好處。
3、增強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在幼兒園寶寶學會了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褲子,穿鞋子等。而在家我們做父母的基本都會幫小孩衣服,鞋子穿好,甚至有大點的寶寶家裡爺爺奶奶還會餵飯給寶寶吃,幼兒園平時也會教小朋友做些簡單的手工活,這樣也增強了寶寶的動手能力。
其實上幼兒園還是有很多好處的,這是我根據自己大寶實際情況說的,僅供大家參考。
-
3 # 使用者664198523261
自己的生活狀態決定你送不送幼兒園,有的時候是迫不得以,如果有時間還是三歲半以後再送,今天關於送幼兒園這事我說一下個人的觀點,一直以來糾結這個事,今天也算是借平臺和大家討論一下,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我的大寶今年15歲,兩歲左右送的幼兒園,當時想的簡單就是感覺孩子在自己身邊沒有孩子玩孤單,又加上初為人母一個人帶感覺累,送的私立幼兒園,孩子20多個小小班,當時覺得這個幼兒園近,接送方便,條件一般,孩子在進幼兒園一個周就開始哭鬧,免疫力下降身體消瘦開始感冒發燒,停園休息一週左右再送,抵抗入園激烈考慮孩子身體健康就暫停了送園,後來在兩歲半以後,送的公立幼兒園,孩子每天也就是10個左右,三個老師,生活老師50多歲很慈愛的一個大姐,孩子剛去哭過兩天,以後再沒哭過,在這裡才感覺老師很重要,孩子中間因為工作的原因總共換過5個幼兒園,之後孩子就有表達能力和自理能力,完全不用擔心,大寶的幼兒園生活算是平穩,現在二寶3歲半了,送園半年了,剛送園那會可能年紀大了萬般不捨比讓他比哥哥晚送一年,差幾天三週歲,5個老師50個孩子,班主任是男的,剛結婚可以說也很敬業,其餘老師都是女孩子,感覺照顧孩子的話還是有點不放心,二寶抗拒入園三個月之久,就在今天早上還是在抗拒,問題出在哪裡我都懷疑,老師們一致認為孩子入園早了,也能理解孩子太多老師根本照顧不到每個孩子,趕上二胎時代孩子超級多,任性寵溺,體量老師,我的觀點,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就帶到3歲半以後入園,這段時間孩子心智比較成熟了,有足夠的表達能力,自理能力,控制情緒的能力,能分辨對錯,這樣的他你放進幼兒園會比較放心,不會惹事,太早的話感覺孩子真心累和無助的感覺,早了碰上好的老師也許還好,要不孩子真的要遭罪的
-
4 # 愛拼的笑笑媽
結合女兒上幼兒園的經歷,孩子到了三歲的年齡,滿足入園的條件後,可以儘可能早送幼兒園。
女兒是7月份出生的,上幼兒園的時候三歲兩個月,在同班的孩子中年齡偏小。和很多家長一樣,剛送的時候也擔心她在班裡會被其他小孩欺負,特別是個小女孩。剛開始的一週,孩子會有很多不適應,哭鬧著不願去,兩個月後,她適應了上學這件事後,經常和幼兒園老師交流,了解她在學校的情況,女兒的變化讓我們都吃驚。
1.作息時間規律更規律了
上幼兒園之前都是晚睡晚起,經常是早上我們都上班了,她還在睡覺。上幼兒園後,由於每天早上都要早起上學,前一天晚上我們會刻意的早早讓她睡覺,三歲的孩子沒有自律,需要大人陪伴著入睡,這樣以來也改掉了我們晚睡的習慣。
上學前基本上沒有自己穿衣服,吃飯也是經常需要喂,甚至走路也經常需要抱。在幼兒園她必須學會自己吃飯,一方面老師照顧不過來,不可能每個孩子都餵飯;另一方面周圍的小孩都在自己吃飯,即便是她不會吃飯,也會學著使用餐具。
3.與人溝通交流能力提升
上幼兒園後讓我們出乎意料的是,女兒沒有幼兒園受到一點欺負,反而是因為年紀偏小,備受班裡“哥哥姐姐”的關照。老師反饋給我們的資訊是,她在學校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會請別人幫忙,而且有禮貌,老師同學都喜歡她。
4.提高認知能力
有些幼兒園會教孩子文化知識,學習數學和認字什麼的,有些幼兒園不會教孩子學習這些,但是會開發孩子的智力,在玩中學。總的來說,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幼兒園有專業的幼師看護陪伴比在家裡好。
現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很多父母都在工作,如果孩子在家裡是老人帶,建議儘早送幼兒園。
-
5 # 淘氣的小魚仔
我女兒今年4歲了剛過完四周歲的生日,還沒有上學。
我是早就想把她送去幼兒園了,因為現在有了二寶,同時照顧兩個孩子真的太累了,但是家裡人卻一直反對。
反對的理由:1、孩子小,有什麼不舒服的不會表達,幼兒園的老師一個人看那麼多學生,肯定是不能照顧的那麼全面。2、孩子不會學話,被欺負了不知道跟家裡人說。3、在家裡都不好好吃飯,到現在吃飯還要大人喂,瘦的皮包骨頭,到了學校老師不會只照顧你給你餵飯喝水的,在吃不好喝不好,影響了身體發育怎麼辦。
我想說的是,孩子上學肯定要有一段適應期,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大人一直把孩子當溫室裡的花朵,不讓她與外界接觸,會對孩子以後的性格造成不好的影響,比如內向,不願表達,不會與人分享,太自我,脾氣暴躁等。我認為孩子3歲半上學最好。
本來打算過完6.1就送我女兒上學的(因為6.1要表演節目,別人都會她不會,別人都表演節目不讓她表演,她心裡會難過所以才決定過了6.1再去的),又因為孩子們買的學習材料都快學完了,你說現在去上學那學習的書本是買還是不買,所以還是到秋天再去上學吧。
-
6 # 沛澤媽讀心理
我家兩個孩子都是兩歲多上的幼兒園,老大兩週兩個月,老二是兩週四個月,因為大多數公立幼兒園以3歲為界限,只有孩子滿了3歲,才能上幼兒園,所以,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3歲以後才能上幼兒園,之前我也這麼認為,但是通過我兩個孩子的經歷,我覺得以年齡來界定孩子是不是該上幼兒園,並不是唯一標準。
我個人認為孩子上幼兒園,要滿足兩點:一是否能清楚的表達,比如孩子要尿尿、大便等,能否主動和老師溝通;二是否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飯、喝水等。
此外,如果孩子年齡較小,能力一般,在選擇幼兒園時,要謹慎選擇,儘量選擇小班制的幼兒園。我家老大上幼兒園時,因為剛有託班,人數較少,只有6個孩子,其中5個孩子已經去了幾個月,老大是三月份去的,是唯一一個新生,老師就有精力照顧孩子,所以,讓我很放心。
老二的自理能力強於哥哥,上幼兒園時自己吃飯、穿衣問題都不大,我給他選擇的是一個15個孩子一班的小班制(報名時只有12個孩子),因為剛入園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法正常出勤的,每天的出席率能達到10個就不錯了,基本上保持在七八個左右,由3個老師照顧,這樣孩子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顧了。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需要過集體生活了,這對孩子將來適應小學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孩子讀幼兒園對提高他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都是十分有幫助的,我覺得孩子讀幼兒園和讀小學一樣重要,不能因為家裡有人照顧孩子,就不送孩子去幼兒園。,這對孩子成長是不利的。
-
7 # 棠婕
我剛剛懷著寶寶的時候想著不要那麼早上幼兒園,孩子那麼小,上幼兒園能學到什麼了,無非是花錢讓孩子去玩的,想著也讓她像我小時候一樣,在上一年級以前上一年幼兒園就可以了,也就是等到孩子五歲的時候才送她去上幼兒園。
現在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兩歲多三歲左右就開始上幼兒園了。就像我的侄女,兩歲多久去讓幼兒園了,是感覺早點上幼兒園的孩子是要比我們那時候的孩子聰明一點的感覺,所以又不敢耽擱,怕因為自己的決定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還有一點就是小孩到了三四歲的時候真的是很調皮,不聽話,誰都管不了,把孩子交到幼兒園,自己也能放鬆放鬆。等孩子放學回家,還停留在學校那種乖巧的模式下,還可以短暫的母慈子孝一下。不然孩子一整天在家,為了吃飯的問題,調皮的問題一整天都是不得安寧的。
所以我現在是堅決要早點送到幼兒園去,早點輕鬆一下。
-
8 # 月上青雲端
儘早明白集體這個概念,學會與集體成員和平共處,這一點在孩子上學後尤為重要。好多寶寶上學時哭鬧,經常跟同學鬧矛盾,或者膽小怯懦,不會找朋友……我覺得都跟缺失了幼兒園教育有關。另外幼兒園的學習體系是非常規範、專業、科學的,這一點我們在家裡也比不了啊!
所以我認為,寶寶能送幼兒園,就一定不要錯過這段學習經歷,這對寶寶的心智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回覆列表
家有男孩,三歲。在他兩歲半的時候,我們送他去幼兒園,從適應到喜歡用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送園前,他有一幫差不多大小的好兄弟,一共八個男孩。今年三月的時候,有五位上了幼兒園,九月的時候,又上了兩位。最後,還剩一位小朋友沒有上幼兒園。我用實際情況,來幫題主分析一下。
如果送,你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小孩會吃飯,會上廁所,會告狀嗎?
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飯和上廁所等,最初老師都會教,教他技能,教他意願,一般1-2個月都能搞定。但是,語言能力很必要。會正常的社交,正常的表達需求,在學校的事情,也能大概告訴父母。其中一位語言表達稍差,上過一個月又退學專門訓練了兩個月,才再次上學。
2.家裡是否有人看,有人陪伴?
一起玩的八個好兄弟,其中有六個都是媽媽全職。三月上了五個,另一個小A是有早教課沒有上完,拖到了九月份。在這六個月中,小A媽媽時常感嘆,上了學的娃,果然省心多了,自理能力強,也聽話懂事,會照顧人。
3.其他同齡人都在幹嘛?
九月上學後,只剩一位小B還沒上學。因為沒人一起玩,小B姥姥很是頭疼,只能往下找比他小半歲左右的男孩玩,小B越發任性,難以管束。小B姥姥多次要求也送小B,但小B媽媽不同意,覺得小孩子的天性是玩,應該讓他多玩一段時間。
偶爾,小B姥姥等我們放學,告訴我他們上午去找蝸牛,下午去玩沙了,我也會有些羨慕。送園,有利有弊。不過,對我來說,有時間做其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小孩子在學校有小夥伴,有老師,回家有媽媽,多彩的生活,他也開心。彼此都愉快,何樂而不為呢?
上園的好處:1.小孩自己的需求和嚮往
到了兩歲多,三歲,小孩的特徵是求知慾和探索欲。他很嚮往外面的世界,幼兒園每天不同的活動,不同的飯菜,那麼多的人,給予他滿足感。
2.親子關係的重建
一些全職媽媽,帶娃煩、累,時間久了,不覺忘了初心,對孩子有打罵的行為,對親子關係和孩子成長是很不利的。應該將這種壓力釋放出來,重建和諧美好的親子關係。
3.社交的客觀引導
上學前,其實也有社交。但是都是各自媽媽看各自娃,偏向難免。一旦有矛盾,身在其中,連媽媽都很難認清本質與真相,不能站在局外,站在一箇中立的角度來看待。上幼兒園,其實是創造一個更客觀的環境,來正面引導孩子的社交發展。
4.此外,自理能力培養,規則感培養,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培養,都能很好的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