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泳方琪琪
-
2 # 攝影師小汪調
隔代教育會導致孩子成年後過分性格和行為偏差,好的最好,壞的可能會犯罪,要會因勢利導,會引流,家長們可以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但是不能全託付,要暗地關注,不能表面上顯得多在乎,不然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會生氣,反而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
3 # 桃先先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是現在有孩子的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細則想想這樣的提問又有些以偏概全的意味。
從教育方法來說:奶奶帶孩子感情上來說肯定會更溺愛孫子孫女,對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縱容孩子。當然有的爺爺奶奶本身就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加上自己愛學習 與時俱進,帶出來的孩子一樣會優秀。
我現在和婆婆一起帶孩子兒。我家是個姑娘,我婆婆五十有餘六十不足的年齡。她之前用的是老年手機,我懷孕期間對我照顧有加,家裡人用的都是智慧手機只有她是老年手機,春節前我就給她買了個智慧機。有了孩子之後,她日常工作就是和我一起帶孩子兒,忙活家裡的瑣事兒 閒暇之餘也成了手機狂魔,不停看手機,瀏覽的都是育兒知識,我倆經常一起探討怎樣育兒。
我家婆婆屬於平時很溫柔 言語不多 對孩子特別溫柔,但是輪到事情上,她會直接指錯錯誤,而且是語氣平平的說,並沒有指責的感覺。反而這樣的做法很有說服力。
曾經我有點苦惱不知道以後怎樣管孩子,我婆婆給我說過一句話 我聽了心裡很佩服。她不急不躁的說:‘’當媽媽 記住別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孩子,平時別嘮叨別抱怨,等她做出來事兒嘍你看著不對的話,明確指點指點都中了‘’
她平時和我們相處就是這樣的,沒有大吼大叫 沒有怒氣沖天,但是我老公 和小姑子都很懂事兒 穩重 ,也特別孝順她。我這個暴脾氣媳婦兒也改變很多。
因為遇到我婆婆這種奶奶,所以從教育來說我很放心她不會帶偏我家孩子,而且很會教育。
從個人情感 和孩子的長期成長來說:最好還是爸爸媽媽親自帶。一是因為身為父母這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二是 孩子的性格和叛逆期多數是誰帶的多,誰影響更深遠,更聽誰的話。
回覆列表
這年頭年輕父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似乎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畢竟有了孩子之後經濟壓力變大,再加上有些女性不甘願做一個全職媽媽,自然而然孩子就交到了家中老人手中。
對於隔代教育這個問題,多數父母對此都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老人的空閒時間充足,能夠騰出更多的精力陪孩子玩耍;還有一些人則認為老年人在習慣培養和知識教育方面有欠缺,幼時管不好的話,對孩子將來的心理、性格以及智力開放等方面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那究竟要不要讓老人帶孩子呢?老人帶孩子是否會對他將來有不好的影響?
我們先從親子關係方面說起:其實大概在孩子從出生到3歲左右,幼兒時期被誰照顧的多一點,他就會潛意識裡和誰比較親近,即便是自己的親生父母由於長時間遠離也會生疏。
這種感情上的生疏感一旦形成,在孩子長大後是很難消散的。不僅容易導致孩子性格內向孤僻,而且對父母的感情會淡漠許多。
在教育方式上,多數老人都是遵照自己的“老一套”。不管適不適合,反正就是自己這麼走過來的,用在孫子孫女身上準沒錯。
一般來講,老人的育兒觀念多數以經驗為主,教育方式很多都停留在打罵、批評、溺愛等行為表現上,這樣不但會抑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會讓孩子養成驕縱、任性、膽小、叛逆等性格特點,而且還不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此外,老人帶孩子對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有極大的影響。由於老人們的生理特點,大多喜歡安靜,不喜歡運動,身體靈活程度已經跟不上小孩。
因此,有些老人為了不讓孩子有危險,往往控制孩子的自由,只讓他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活動,由此易導致孩子的視野狹小,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變得“老氣橫秋” 。
對於很多老人來說,心中其實並多少“教育”的觀念,頂多就是將孩子平安帶大而已。如果把尚且年幼,具備很強可塑性的孩子就這樣交給了家中的老人,卻沒有得到積極正確的引導,這將是一件多麼遺憾的事。
最後,我們還是要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這一社會現象。隔代育兒既然普遍存在,那就一定有其中的道理。並不是說所有老人都不適合帶孩子,如果在家庭條件實在不允許的情況下,隔代教育也是可以選擇的,只是希望各位父母工作再忙也不要撒手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