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崖9c2A

    不是防守程度不如以前了,而是勇士的打法帶動了聯盟,畢竟籃下對抗太受傷,但不可否認,沒了籃下的籃球觀賞性少了很多,資料對於現在來說,是工具,高效化的工具,能夠讓人明白球星水平,球隊水平

  • 2 # 老李老李啊

    現在NBA的對抗,和防守確實和以前差了不少,從奧拉朱旺,到奧胖接班,再到霍華德,再到年輕的濃眉哥,唐斯,還有新秀班巴,艾頓!從力量型的中鋒,逐步轉為了技術全能型的,帶給觀眾直觀的感受的就是比賽的畫面感,從肌肉撞擊,到滿屏大長腿狂奔,各種大個拉開投三分,這些的改變只能說是時代的順產兒!但,真對球迷講不變的也只有資料,因為相對論的存在,資料也就變成了衡量優秀球員的一個標準,因為球迷也在變。有的人就說了,那會兒防守強度多大,能拿個30分頂現在的50分,這個問題就不去贅述了,因為你別忘了規則也一直在變的,你可以去打打試試就明白了!要不然也不會還有那麼多記錄沒被打破!所以,現在的人更喜歡去比較資料。

    說到勇士改變了現在聯盟的打法,我只能說,勇士只是基於老尼爾森的跑轟打法同時結合自身球員,實現了自身現有的這套戰術體系,勇士成功了,把小球戰術在季後賽的可行性帶給了大家,同時觀眾也喜歡看,那大家也都爭相借鑑學習了!畢竟有球市,還有成績!要說改變,談不上改變,我覺得更適合的是引領!

  • 3 # 籃球專區

    比資料要分情況,同時代比資料無可爭議,但不同時代,不同規則,不同強度下比資料簡直就是耍流氓。90年代和00年代防守強度大,球隊得分整體偏低,那時候的某個球員場均30分絕非如今的場均30分能比。張伯倫在61-62賽季場均上場48.5分鐘可以得到50.4分25.6籃板,這個現代誰能媲美,誰也得不到,那是不是說明張伯倫無敵了?

    事實並非如此,張伯倫個人實力確實厲害,但能得到如此資料無不是佔了時代的便宜,那時候球隊少,球員整體實力偏弱,聯盟規則不完善,像張伯倫和拉塞爾這樣的大個在聯盟簡直就是鶴立雞群的存在,加上球隊整體投射偏差,於是才能搶到如此多的籃板。

    資料不能完全體現球員的能力和價值,但是確實是最直觀的,最有效的記錄對比方式。都說喬丹得分能力歷史第一,那麼從哪裡看出來了,當然是從資料上看,職業生涯場均30.1分,季後賽場均33.4分,總決賽場均33.6分,全是歷史第一,這樣看是不是很一目瞭然,這便是資料的力量。

    其實除了這些常規資料外,還有很多高階資料,像球員效率值PER,勝率貢獻值WS(win share),每48分鐘勝率貢獻值WS/48和綜合正負值(BPM)等,這些資料雖然不能百分百顯示球員的個人能力和賽場表現,但卻已經非常接近了。

    資料只是一個工具,完全依耐於它是不對的,對比球員表現時,我們還需要結合實際和時代來考慮。

  • 4 # 墨明棋秒的大千世界

    認真看了以上幾位大師的回答,受益良多,我僅談談另外的一些想法吧,首先在NBA不論任何時代、任何規則、任何打法,資料只能反應一個球員對球隊貢獻的一部分價值,不能代表球員的全部,這就要說到一個精神價值的概念了,簡單的說就是對球隊的精神建設和團隊協作、人員培養上的作用了。具體的幾個例子就是喬丹,科比和現在的詹姆斯了,他們對球隊的貢獻其實那些資料能反應出來的。他們每個人都在球隊中擔當著球隊的精神領袖,給所有隊員以精神支撐,球員在場上拼的不只是體力還有智慧,精神。不光是這些球星能有這種精神感染力其實任何一個在場上的球員甚至不在場上的球員都有這樣的力量,畢竟籃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是一個需要團隊協作,相互影響相互支撐信任才能取得勝利的事情。一個人個人能力再強,如果沒有隊友的支援他的個人資料也不會太漂亮。有時候球隊贏球的關鍵critical key ,不是球隊的天賦,而是球隊的精神,當年的爵士隊,馬刺隊不是最好的證明麼?儘管現在nba 評價球員的標準大都基於個人資料,球員身價也要透過個人資料體現,不過隨著nba 文化的發展,整個nba 的運作也會不斷的充實人文關懷,nba 會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評判標準,希望到時候個人資料不是唯一,讓所有的球員都能綻放光芒,個人價值得到充分認可,我們有更多的理由喜歡某一位球員,一隻球隊,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並且希望我們能透過球員、球隊傳遞出的精神,不斷的鼓舞自己,自強不息,超越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漁業發展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