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郝小仙呀

    盧賢生

    每當蕭颯的秋天季節,仰視寥廓的萬里霜天,時常可以見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飛行的鴻雁,它們組成整齊的行列,單行橫空,宛如一個“一”字,雙行相交形成一個“人”字,古人稱之為雁陣、雁字、雁序,這也是古詩材料。如陸游《幽居》詩:“雨霽雞棲早,風高雁陣斜。”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

    古人云:“雁行有序”,雁的組織性很突出的,雁在飛行時,飛在隊伍前頭的一隻雁,都是由體強識途的老雁擔任,雁陣的線條整齊,兩雁之間的距離保持勻稱。據科學分析,這是雁充分利用氣流進行飛行的一種奇妙的“節能術”。

    中國常見的雁有鴻雁、豆雁、白額雁等。雁是候鳥,有著一年一度的遷徙,每年春分後,飛往北方,秋分後飛回南方。當年唐太宗在山西汾河賦詩云:“不識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可見古人早就知道雁有年年遷徙的習性。由於雁有季節準確的遷徙,古人把它視為音訊的“使者”,歷史上還有“鴻雁傳書”的故事。

    雁一年兩度的遷徙,說明它對於天氣的冷暖變化的反應很敏銳。華北農村流傳民謠有:“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總來。”如果大雁遷徙的提早或推遲,預示著當地天氣有反常的現象。詩人陸游留心雁兒的活動並揭示它和氣候的對應關係。如他在《夜歸》詩云:“今年寒到江鄉早,未及中秋見雁飛。”此詩地點是浙江省紹興,當年雁兒在中秋前提早南飛過浙江,結果天氣早寒。近來對大雁觀察記錄也表明,大雁提前南飛,結果北方天氣早寒,南方氣溫也比常年偏低。

    雖說雁是候鳥,秋季霜降南旋,但古代詩詞經常和雪聯在一起,這似乎有悖事實。著名的有唐代盧綸的《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首詩引起一場現代對雁生活習性新研究,起因出自科學家華羅庚針對此詩在《中學語文教學》上寫了一首質疑詩:“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此質疑詩一出,報刊、雜誌爭相刊載,大加讚賞,藉此勉勵後生,要善於獨立思考,疑前人所未疑。但也有不少學者,指出華詩欠妥,說“雪中雁”和“月黑雁飛高”確是事實。

    查閱古詩,很多詩人描寫了雪和雁。例如唐代高適《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宋代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唐代李白《千里思》:“胡雁度日邊,風雪迷河洲。”唐代賀朝《從軍行》:“天山漠漠長飛雪,來雁遙傳沙塞寒。”這情景跟盧綸的《塞下曲》很一致,作為候鳥的大雁,為什麼還遭遇大雪呢?這主要與氣候的多變和地理位置有密切關係,塞外氣溫驟降,大雁剛剛南飛,白雪就覆蓋大地。另外中國地理氣候南北差異很大,塞外在農曆八月就下雪,甚至更早,“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詩)“五月天山雪”(李白詩),所以大雁難逃“雪網”的。

    大雁歸遲遇雪之情,也見於古詩,如唐代崔湜《塞垣行》:“雨雪雁南飛,風塵景西迫。”唐代李廓《送振武將軍》詩:“蘆酒燒蓬媛,霜鴻捻箭看。黃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雖說月黑看不見雁,但雁過有聲,“月黑雁飛高”就不足奇了。古詩仍有這方面的佐證。如唐代李益《春夜聞笛》:“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向北飛。”宋代梅堯臣《秋雁》詩:“秋雁多夜飛,前群后孤來。”唐代錢起《宿畢侍御宅》:“落葉寄秋菊,愁雲低夜鴻。”唐代李頎《古從軍行》:“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金代元好問《惠崇蘆雁》:“雁奴辛苦候寒更,夢破黃蘆雪打聲。”所謂“雁奴”就是晚上打更之雁,附近稍有響聲,它們就立刻鳴叫報警,接著,群雁也隨之驚起鳴叫,此起彼伏。這就是所謂驚起宿雁。一聲不響,默默飛行的群雁是沒有的,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月黑之夜,什麼都難以看見,為什麼還知道雁從空中飛過呢?其原因就是俗話說的“雁過留聲”。

    另外,盧綸是唐河中蒲(今山西永濟)人,山西的北部是長城,後來當過河中元帥府判官,所以他有邊塞的生活基礎,不會不親眼目睹雪中雁、黑天雁,《塞下曲》關於雁的描寫應該說是科學真實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馬冰箱門關不緊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