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51710051916

    焉:是兼詞“於之”的意思,翻譯為“在其中”。

    出自:《論語 述而篇》

    原文選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幹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

    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作者思想成就: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

    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韓國導演姜炯哲的電影《搖擺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