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2dk36266
-
2 # 一千三百多個使用者名稱
金庸的出現有其歷史原因,中國當代有一段眾所周知的文化荒漠期……金庸的小說是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了合適的地點,而最合適不過的就是他的文筆既不飛揚也不高深,大道執中,像他筆名一樣中庸,正是文化荒漠期受眾最廣的一位作家……
你數數這裡有幾個巧合,好像喬丹趕上NBA全球化,傑克遜趕上流行文化崛起……英雄會再有,時事也會再有,只是要等到那天不知是猴年馬月的事……
-
3 # 信君創意
當然,金庸先生和他的武俠小說是具有理程碑的意義,正如江河中的浪花一樣,浪花留給世人的是驚、是振、是感、是悅、是悟、是悔,當然也有樂。但浪滾滾向前,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回望那段被金庸先生及其作品,還真不能拋開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現實,至於什麼背景與現實,我在此不想往深處細說,總之就是像一頁翻過的史書,且念且尊重。
只要有人類的靈魂在,有人的思想在,新的浪花必將在前頭等著人們,不,是在下一個浪潮處與人相遇。歷史規律就是這樣,後浪推前浪,甚至是一浪高過一浪。
金庸先生和他筆下的武俠神話是文學史上的浪花一朵,縱觀他的同時代,還有不同方位的其“他”浪花”一樣也是歷史中不可負略的記憶,因為歷史不是一個寫成的。
為此,我們有必要也有信心相信下一個金庸會在未來某時某地出現,只是決定其時其地的原因誰也不能預設,但一定不是重複的再現,而是動態的展現,展現其具有社會底色的另一番精彩與神奇。
-
4 # 達州卷紋石——寡好耍
唯物主義認為看待事物不能絕對化,兩面看這個問題比較恰當,金大俠的江湖著實厲害,在未來歷史誘因下,超過金太俠未必無人,想我泱泱大國,人才輩出,沒問題,沒毛病
-
5 # 人生如夢99945601
我認為百年之內,在沒有能超越金庸先生的人了。因為百年才出一個這樣的人。這是規律。像,諾貝爾,列寧,毛主席,周恩來,鄧小平,秦始皇,影響世界的人物。金庸也是一樣。在沒有人了……
-
6 # 忘情水131190882
試問當今中國,誰還能寫出這些情節跌宕起伏,場面波瀾壯闊,人物個性鮮明,個個豪氣干雲,俠骨柔情,他們嫉惡如仇,路見不平,劫富濟貧,保家衛國……這樣的鴻篇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
-
7 # 紅塵彌勒
這個問題存在巨大的、不可補闕的錯誤和遺憾。
說題主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尚是輕的,似這種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掛一漏萬式提問,除了說明提問者的無知,還說明提問者的淺薄與狂悖。
金庸是何許人也?
不過是當代一個靠捕風捉影式的計白當黑來描繪歷史的通俗武俠小說作家。其作被人推崇備至,一度甚囂塵上,成為了部分人眼中堪與史上諸多文學大家相提並論的文壇巨擘,其實是真的沒見過多大的天,也沒讀懂近代百年以來中國的文學史。
這種見識雖然很短視,也很幼稚,卻有大面積的存在,不能不說是中國近當代文學的巨大缺憾。
說金庸百年以來神一般的存在,是對中國近代先鋒文學、勵志文學和探索文學等文學存在形態的蔑視與悖離,更是對魯迅等文壇巨匠的無端藐視和欺凌。
如果僅僅靠幾部支離破碎的肢解歷史、妄議歷史的所謂神作,就能涵蓋中華百年的滄桑鉅變,那我們皓首窮經的研究歷史、學習歷史、總結歷史和反哺歷史還有什麼用?還有何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奉勸似這類無知無畏者多讀幾本書,儘快的提高自我認知水平,及時補上中華近當代百年文學史的空白,還百年文學史一個正義清芬、大正其光。
-
8 # dhsdhs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文學創作的題材在不同歷史時期都需創新才有發展的可能:才能獲得大眾的肯定,金庸先生是有成就的但不能是唯一的。過去的一些大家他不可能知道今日的影視技術的發展高度,現在討論武俠小說的將來沒有必要,
-
9 # 方慧90407477
因為無知所以崇拜!看過封神演義嗎?你就知道這些武俠小說是沒有什麼新意的?可以說一百年來比金庸厲害的作家不知有多少!魯迅莫言張恨水太多太多!金庸小說唯一的好處就是故事情節比較有吸引力!所以普通大眾喜歡,如果真要進行評價他的小說也就是個故事會水平!要是比起語言和意境,古龍和梁羽生的都大大超過金庸!
回覆列表
我覺得金庸的筆下的江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俠文化的認知,以後別人筆下的江湖必然不會是金老爺子心中的江湖,所以金老爺子完勝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