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壺老酒半支菸

    熟悉歷史的人不會知道日本有個沖繩,而是隻知道那個被叫做沖繩的地方實際是種花家的琉球——而種花家發現琉球,源於一個不靠譜皇帝指令的一次不靠譜的探險。

    隋煬帝曾經命令手下的羽騎尉朱寬到海上探險,發現一片陸地像無角蛟龍在驚濤駭浪中若隱若現,於是將之命名為琉虯,意思就是遍體琉璃之光的無角龍(龍無角,稱為虯),後來唐人叫它琉求,元人叫它瑠求或者留仇(qiu),現在統一叫琉球。

    有人說,琉球算上琉球 、宮古、八重山這三個群島,也不過兩千二百六十五平方公里,可算是個彈丸之地。但五百年前的琉球王國作為中國屬國,管轄的範圍可比現在的日本本州島還大,更不要說小小的沖繩縣了。——當年琉球王國的版圖包括南北一千多公里海面上散佈的所有島嶼,從最西端的與那國島,晴天肉眼可以望見臺灣,而最南端的波照間島,比臺北還靠南。

    作為曾經的獨立王國,琉球人經常捱餓——其實當年除了少數農耕民族,都經常捱餓,畢竟只吃牛羊肉和海鮮是不行的,沒有糧食的日子是沒法兒過的,於是琉球人就吃蘇鐵的果實,而蘇鐵的果實(或者叫種子)種子雖然含有植物油和豐富的澱粉,但卻有毒,可以治痢疾的東西吃了會有什麼結果,大家用腳趾頭也能想得出來——無論到哪裡,地球都是沒吸引力的。琉球於是有了個外號“蘇鐵地獄”,也不知道是自己取的還是別人送的。

    後來,確切地說是1604年,大陸上的福州人把番薯苗帶到了琉球,廣泛種植之後,大部分琉球人才餓不死了。但這個經常捱餓的地方,心勁兒卻不小。在華夏文明影響下,還鑄了個“萬國津樑鍾”。 那個大鐘連美軍轟炸都沒炸壞,現在還儲存在日本沖繩“縣立博物館”裡呢。

    琉球人都知道,自己是大明的藩屬,而且是最忠心也是受益最大的藩屬——中國歷史上對待藩屬國都是薄來厚往的貿易不對等政策,也就是說你朝貢的少,但我給你的賞賜多,比現在的“貿易最惠國”待遇多了。因為在中央政府看來,手心手背都是肉,離得遠、過得窮的孩子就該照顧一些。但是這個照顧有點好得過頭,來朝貢的藩屬國往往能獲得數倍乃至數十倍的“賞賜”,等於拿鵝毛換金山,於是朝貢者捨死忘生也要來中央,甚至住下就不走,死了也要葬在中國,據說這樣他轉世就會變成華人。

    在整個明代,亞洲各國向中央政府朝貢的,日本十九次,北韓三十次,爪哇三十七次,安南八十九次,而琉球朝貢了一百七十一次,幾乎等於那些國家朝貢次數之和,也就是說,琉球最忠心,當然獲利也最大——這一點都不奇怪,乖孩子多吃糖,現在也這樣。

    在清朝國力強盛的時候,偷偷吞併了琉球的日本還告訴自己的官員:如果大清讓你們剃髮易服,你們就剃髮易服。還冒充琉球人向大清朝貢,但是大清官員看這些人“形容猙獰”,不像琉球人,拆穿了把戲,於是摩擦糾紛就此產生。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們丟了這個朝貢最勤的藩屬國,而這個藩屬國離開中央政府的保護,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亡國了……

  • 2 # 使用者58435540336陽城

    有個“中山國”,全面中國文化理念。但被日本武力侵佔。屠殺百姓超十萬,國王掠去日本土後下落不明。曾求助大清,但清自顧不暇。2000年世紀之交發行了2000日元紙幣上印中山國遺存“守禮之門”。不久又收回,很說明問題。面值2000元的日幣現成了收藏珍品。

    我收藏的2000日元紙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樊振東4:0橫掃哈貝松挺進世界盃八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