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很快了,關鍵在於弱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和奇點,不過遺憾的是,我們要明白兩點:第一,人們三天四小時是主動行為還是被動行為,是欣然享受還是無奈接受。第二,三天四小時也罷,一天兩小時也罷,到底是個常態還是最終連工作的自由(權利)都被剝奪了呢?
記住,如果人工智慧可以將你的996壓縮成四小時,那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取代你,
問題中的這句話是馬雲在上海舉辦的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現場與特斯拉的老闆埃隆·馬斯克馬“雙馬對話”時提到的,當時的議題是AI是否會讓人們失業的問題,馬雲表示,AI會讓人們更愉快的享受生活,每週三天每天工作四小時就夠了;而馬斯克則表示了極大地悲觀。
很多媒體表示,馬雲在“雙馬會”上表現出了極度的樂觀,但是我覺得馬雲的悲觀比馬斯克更甚,馬斯克起碼還有改變的勇氣,而馬雲已經開始說“人類最多不過就能在地球上活100年左右,未來年輕人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這種充滿了未來虛無主義和茫然的話了。
如果說,馬雲的這句話是一個預言的話,其實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在人工智慧的呵護下人類的幸福,還有一種是在人工智慧的威脅下人類的無奈。事實上,最近引起世界爭議,那部奧巴馬伕婦作為製片人描述福耀玻璃在美國的境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最後的畫面已經暗示了結局:曹德旺參觀美國工廠時,高管帶領他參觀生產車間,指著那些永不知疲倦的機械臂說,“這條線上已經用機器取代4個工人,那條線上準備再取代4個工人。”
曹德旺若有所思,臉上看不出高興,抑或失落。
那名負責自動化改造的中國高管,應該是該片最凌厲可怕的角色。人在他眼裡,完全成為了器物。
那些被機器替代下來的員工,將陷入失業,或者接受更低的薪資。
機器與人“搶飯碗”的時代早已到來,“過去20年間,由於自動化,導致全球高達3億7千5百萬人需要尋找全新種類的工作......”
顯然,中國的藍領工人也包含在這些失業的人群之中。
智慧化的時代又已呼嘯而來,一切的不確定性都包含在紀錄片末尾那讓人茫然的音樂之中。那些匆匆忙忙上班打卡的藍領們,他們沒法把握自己的命運。
就如同第一次科技革命就開始顯現的機器“吃”人的情況一樣,它們突如其來取代人類工作的時候,從來不會打一聲招呼,而人工智慧時代等於幫機械安裝了一個類人的大腦,隨著這個“大腦”的進化,在第二代弱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可以取代大量藍領工作,再往前,將如同瘟疫一樣感染更多的領域、更高的職位。
更悲觀的是,人類自幾百萬年前出現以來,在這個時間長河中進化速度可以用微乎其微來計算,而人工智慧從1956年提出到現在不過63年的時間,已經可以取代人類社會金字塔最基層,也是人數最多的藍領工人的工作了,根本就無法類比。
這也就意味著,人工智慧壓縮人類工作時間絕不會像蒸汽機那麼慈祥,那麼慢條斯理,只要在某個領域突破奇點,基本上不會留下什麼死角,而人類工作三天每天工作三、四個小時更像是之前富士康使用機器裝置大量淘汰人類員工的前兆。
看看吧,工業領域,教育領域,金融領域,法律領域、醫療領域、傳媒領域、服務業領域、農業領域……還有人工智慧沒有滲透的地方嗎?
所以說,人類還是不要盼著一週工作三天每天四小時工作制的到來了,如果人類連工作的意義都不存在了,彷彿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更重要的是這裡面有一個悖論,如果人工智慧可以將你的996壓縮成四小時,那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取代你,到時候你還會高興嗎?
有人會說,人類發明人工智慧不就是為了讓人類享受的嗎?
其實這只是說這句話的人太把人類當成一個整體了,自階層出現之後,人類一直處於各種斷層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特別是隨著科技的尤其是生命科學的發展,人類甚至在最平等的壽命方面都開始出現了不平等的裂痕,所以應該這麼說,即便未來人類可以操控人工智慧,那麼也是為少數人服務的,或者像赫拉利說的,未來出現神人,有用的人和無用的人,大部分無用的人想象其境地也能明白會有多悲慘吧,因為它們與最上面的人完全不在一個邏輯體系當中,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生存的必要,肯定是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罷了。
應該很快了,關鍵在於弱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和奇點,不過遺憾的是,我們要明白兩點:第一,人們三天四小時是主動行為還是被動行為,是欣然享受還是無奈接受。第二,三天四小時也罷,一天兩小時也罷,到底是個常態還是最終連工作的自由(權利)都被剝奪了呢?
記住,如果人工智慧可以將你的996壓縮成四小時,那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取代你,
問題中的這句話是馬雲在上海舉辦的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現場與特斯拉的老闆埃隆·馬斯克馬“雙馬對話”時提到的,當時的議題是AI是否會讓人們失業的問題,馬雲表示,AI會讓人們更愉快的享受生活,每週三天每天工作四小時就夠了;而馬斯克則表示了極大地悲觀。
很多媒體表示,馬雲在“雙馬會”上表現出了極度的樂觀,但是我覺得馬雲的悲觀比馬斯克更甚,馬斯克起碼還有改變的勇氣,而馬雲已經開始說“人類最多不過就能在地球上活100年左右,未來年輕人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這種充滿了未來虛無主義和茫然的話了。
如果說,馬雲的這句話是一個預言的話,其實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在人工智慧的呵護下人類的幸福,還有一種是在人工智慧的威脅下人類的無奈。事實上,最近引起世界爭議,那部奧巴馬伕婦作為製片人描述福耀玻璃在美國的境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最後的畫面已經暗示了結局:曹德旺參觀美國工廠時,高管帶領他參觀生產車間,指著那些永不知疲倦的機械臂說,“這條線上已經用機器取代4個工人,那條線上準備再取代4個工人。”
曹德旺若有所思,臉上看不出高興,抑或失落。
那名負責自動化改造的中國高管,應該是該片最凌厲可怕的角色。人在他眼裡,完全成為了器物。
那些被機器替代下來的員工,將陷入失業,或者接受更低的薪資。
機器與人“搶飯碗”的時代早已到來,“過去20年間,由於自動化,導致全球高達3億7千5百萬人需要尋找全新種類的工作......”
顯然,中國的藍領工人也包含在這些失業的人群之中。
智慧化的時代又已呼嘯而來,一切的不確定性都包含在紀錄片末尾那讓人茫然的音樂之中。那些匆匆忙忙上班打卡的藍領們,他們沒法把握自己的命運。
就如同第一次科技革命就開始顯現的機器“吃”人的情況一樣,它們突如其來取代人類工作的時候,從來不會打一聲招呼,而人工智慧時代等於幫機械安裝了一個類人的大腦,隨著這個“大腦”的進化,在第二代弱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可以取代大量藍領工作,再往前,將如同瘟疫一樣感染更多的領域、更高的職位。
更悲觀的是,人類自幾百萬年前出現以來,在這個時間長河中進化速度可以用微乎其微來計算,而人工智慧從1956年提出到現在不過63年的時間,已經可以取代人類社會金字塔最基層,也是人數最多的藍領工人的工作了,根本就無法類比。
這也就意味著,人工智慧壓縮人類工作時間絕不會像蒸汽機那麼慈祥,那麼慢條斯理,只要在某個領域突破奇點,基本上不會留下什麼死角,而人類工作三天每天工作三、四個小時更像是之前富士康使用機器裝置大量淘汰人類員工的前兆。
看看吧,工業領域,教育領域,金融領域,法律領域、醫療領域、傳媒領域、服務業領域、農業領域……還有人工智慧沒有滲透的地方嗎?
所以說,人類還是不要盼著一週工作三天每天四小時工作制的到來了,如果人類連工作的意義都不存在了,彷彿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更重要的是這裡面有一個悖論,如果人工智慧可以將你的996壓縮成四小時,那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取代你,到時候你還會高興嗎?
有人會說,人類發明人工智慧不就是為了讓人類享受的嗎?
其實這只是說這句話的人太把人類當成一個整體了,自階層出現之後,人類一直處於各種斷層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特別是隨著科技的尤其是生命科學的發展,人類甚至在最平等的壽命方面都開始出現了不平等的裂痕,所以應該這麼說,即便未來人類可以操控人工智慧,那麼也是為少數人服務的,或者像赫拉利說的,未來出現神人,有用的人和無用的人,大部分無用的人想象其境地也能明白會有多悲慘吧,因為它們與最上面的人完全不在一個邏輯體系當中,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生存的必要,肯定是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