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又到一年高考時,謝師宴似乎不能免,但如何看待考好與不好都要擺?
7
回覆列表
  • 1 # 綠原莊主

    擺謝師宴這個風俗由來以久,自古至今,無論是古代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還是現代全民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在如願以償達成預期目標後,不少人對辛苦教導自己的老師心懷感激之情擺下謝師宴以謝師恩。這本來是一個宏揚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只可惜近年來有些慢慢的變了味,失去了謝師宴本身的意義。

    古代的謝師宴有許多稱謂,最早叫做鹿鳴宴,起源於唐代,是地方官員為本地透過鄉試的新科舉人舉行的一種宴請,一般設在放榜次日。因宴會上演奏詩經中的鹿鳴助興而得名。到了宋代,隨著朝廷對人才的重視和經濟的日益繁榮,以學子為主角的宴請同樣盛行,聚會規格也更高,出現了相當於國宴的瓊林宴。到了清末民國初年,由於內憂外患,民生艱難,謝師宴基本上就有名無實了。一直到了最近幾年,隨著大眾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謝師宴才又生新盛行起來。

    但現在的謝師宴在商家的熱炒和社會的追捧之下,已經完全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已經變成了的商家謀利的手段和家長互相之間攀比的平臺。考上了大學的學生要擺謝師宴,沒考上的為了面子咬著牙也要擺謝師宴。老師每天吃完這家吃那家,天天在吃請中忙碌,有些貪小便宜的老師到最後乾脆暗示直接收紅包了事,這樣一來就開啟了惡性迴圈的先兆,事情完全變味了。

    變了味的謝師宴讓孩子們以為感謝師恩就是吃和請,這對於他們將來在大學和社會里的處事之道影響極壞;也讓老師們煩不勝煩,有些到最後甚至變成索要紅包失了師德。

    所以要讓我們的謝師宴回到尊師重道的傳統中來,要重其神而輕其形,要讓孩子們明白感謝師恩是要從心裡去感謝,而非一定要大吃大喝。如果吃喝完謝師宴後從此再不聯絡,這還是真正的感謝師恩嗎。

    希望全社會都能回到尊師重道的正軌中來,也希望孩子們在這個特殊的成人禮中學會人生中最重要的感恩。

    最後祝所有的高三學子們高考順利。

  • 2 # 花眼看花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了讀過的一篇文章,魯迅先生的《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其中有一段寫民間祭拜“火神”:

    倘有火災,則被災的和鄰近的沒有被災的人們,都要祭火神,以表感謝之意。被了災還要來表感謝之意,雖然未免有些出於意外,但若不祭,據說是第二回還會燒,所以還是感謝了的安全。

    考得好了要“擺”,考得不好的也要“擺”?恕我愚鈍,在家長的眼裡,教師成了動輒發火、人們不敢輕易得罪的神仙?

    苦讀十幾年,終於考上了心儀的大學,感謝一下恩師栽培,理應支援,尊師重教也是咱們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但是感謝老師也不是隻有“謝師宴”這一個選項,一所正規的高中學校,每年考入大學的少則數百人多則上千人,難道人人都要設這個宴席?難道這些教師真的要一家一家挨著吃?題主說的更誇張:這大概是所謂的“三模”之後,為了讓老師對孩子輔導得更盡心,為孩子在6月初的高考買一份“保險”……這家長們也是拼了。

    我沒有在高中任教的經歷。在初中的時候,有幾年確實也曾流行過設“謝師宴”,我也曾有好幾次應邀赴宴。那時請客的多是考上中專或者師範的學生家,這些學生從此跳出農門,三年後從中專或者師範學校畢業即可有一份拿工資的工作,也確實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兒——轉眼過去二十年了。但是此後這許多年來,政策有變,大概是家長們覺得孩子考上高中離考大學還遠得很,所以就不再有學生家長設宴請客了;面對變化,老師們似乎也並沒有什麼不習慣,更沒有人因此餓瘦了。

    所以,我認為家長不必為此糾結。你不願擺什麼“謝師宴”就不擺,根本不必擔心老師從此會另眼對待你家孩子——老師們就那麼小心眼、素質就那麼差?

    我給你說個我們學校的真實故事:那年也是有學生考上了師範,學生家設宴請老師。這一回不知道家長咋那麼破費,反正菜品特別豐盛。差不多二十味菜上過,人家端來了一碗肉丸子。號稱見多識廣的李鐵義老師見狀悄悄告訴大家:“你看,這丸子就是說菜‘完了’。人走主家安,撤吧。”結果大家離席的時候,學生家長大為驚異,以為是哪裡照顧不周——雞和魚還在蒸籠裡呢!

    講這個故事我是想說明,老師在家長那裡總是陪著小心的!雖然偶爾成了賓客,他們也清楚自己該怎樣和不能怎樣,絕不會喧賓奪主。

    況且,現在“德能勤績廉”每一項都對教師進行嚴格約束;在要求教育界營造清風正氣的當下,我想更不可能有哪所學校、哪位教師敢明目張膽地“吃拿卡要”。

    這位家長,您就別問大家“如何看待考好與不好都要擺”啦!請堅決拒絕,從您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亮劍》中段鵬跟隨李雲龍多年,如何評價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