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池靜蓮

    每個人的品味不同,小丑雖然是個小品藝術,也許不適合自己的口味!或者不滿意小丑的做派,所以不能逗笑並不奇怪。

  • 2 # 十豆麼

    的確如此,不僅是小丑,世界上最著名的那些喜劇演員,卓別林,憨豆先生,金·凱瑞,周星馳,基本都帶有憂鬱氣質甚至患有抑鬱症。製造快樂的人本身不快樂,這是一個看似矛盾的現象,但又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幾點。

    一,搞笑是個高難度工作,從業者壓力非常大。

    很多人不知道,喜劇是一個非常難的行業,比悲劇正劇都要困難,逗人笑要比讓人哭難得多。這也就是為什麼悲劇誰都能演,但好的喜劇演員非常難得的原因。誰都會流眼淚,演員可以透過哭感染觀眾一起難過悲傷,但你很難透過自己尬笑就讓別人跟著你笑,別人只會覺得你傻。一個好的悲劇演員必然能演好悲劇,比如徐崢在《我不是藥神》裡的精彩表現,讓人忘了他是一個喜劇明星。

    從事搞笑工作的人,要絞盡腦汁想法設法制造笑料內容。小丑透過造型化妝和滑稽的姿態動作,相聲演員透過三番四抖的包袱段子,喜劇演員要求更高,從面部表情到肢體動作,到語言表達,再到情結設定,都要能達到搞笑目的,有人統計過周星馳電影,總結出幾十種搞笑的套路。搞笑這是一個對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從業者壓力很大。

    而且所有搞笑內容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可重複性不高。聽了一次的笑話,第二次聽就感覺一般,聽多了甚至會心生厭煩,所以喜劇從業者要不斷尋求突破創新,想新的點子,找新的笑料,壓力山大。優秀的喜劇演員都對自己要求非常高,不願意重複老套路,逼迫自己不斷創新進步,舞臺上他們看似輕鬆如意,但臺下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觀眾的笑都是他們的苦悶換來的。

    二,搞笑工作者內心深處的自卑感。

    幽默是一種高階的智慧,比如錢鍾書的文字,但是人們最喜歡的卻是不那麼高階的搞笑方式,比如扮醜扮傻。卓別林和憨豆先生,都是經典的傻瓜形象,透過自己的滑稽和倒黴逗笑觀眾。作為喜劇演員必須放下尊嚴和麵子,裝傻充愣博人一笑。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嗎?未必!是為了藝術的奉獻,或者更實際點是為了生活。

    宋小寶曾經在某檔節目裡吐露心聲說,他當初做那些搞笑表演是把臉扔在地上,摔碎了再一片一片撿起來。他的話很有代表性,說出了很多喜劇演員的真實想法,為了搞笑他們在臺上必須自輕自賤拋棄尊嚴,內心其實是很矛盾的。說實話,誰都想演皇帝偉人,誰也不想當小丑供人取樂。

    相聲大師侯寶林曾對人說,他們說相聲的就是個玩意兒。郭德綱也說過,他是因為其他都不會幹,才說了相聲,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他們也不完全出於自謙,而是真正有感而發,從事搞笑工作的人,都有一種自卑感。因為本質上他們是販賣歡樂的,說的不近人情點就是賣笑,供人取樂的,無論他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贏得了多大的名聲,這種自卑感都很難消除。

    三,喜劇的核心是悲劇。

    喜劇的核心是悲劇這句話流傳盛廣,這不併不是說喜劇必須以悲劇結尾,而是好的喜劇作品不會停留在搞笑的膚淺層面,還有更深刻的人生思考。比如周星馳的電影,在搞笑幽默中飽含著人生的辛酸,尤其是《大話西遊》,讓人笑中帶淚,悲欣交集,把喜劇上升到了哲學人生的高度。

    錢鍾書先生說過,眼光放遠一切皆悲。優秀的喜劇表演者必然心思細膩,洞察人生,他們和錢鍾書一樣,輸出的內容是幽默搞笑的,但內心深處卻是悲哀的。喜劇大師卓別林也說過,幽默的內在根源不是快樂,而是悲哀。他所做的表演,都是為了對抗內心的絕望。他們不是因為快樂才輸出快樂,而是把苦果吞下,轉化為快樂送給這個世界。

    幽默大師未必是快樂的,就像很多大廚並不是吃貨一樣,製造美味的人未必愛吃,製造快樂的人也未必快樂,借用句歌詞的話,“他不是真正的快樂,他的笑只是他的保護色”。人生實苦,他們深諳其中的滋味,還要強打精神,擠出笑臉,逗別人開心,臺上臺下人前人後兩種人格交替上演,這更加重了他們內心的壓力,導致了他們的抑鬱。

    有一個著名的笑話。一個男人去看醫生,說他很抑鬱,人生似乎很無情很殘酷,他在這個充滿威脅的世界上覺得很孤獨。 醫生說:“療法很簡單,偉大的小丑帕格里亞齊來了,去看他的表演吧,他能讓你振作起來的。” 那男人突然大哭,“但是醫生”,他說,“我就是帕格里亞齊”。

    這不僅是一個笑話,更是一個現實,那些逗笑了全世界的人,自己未必開心,一個人對人生的絕望,是笑話治不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在讀中職二年級,想讓他轉讀或中職畢業後再讀衛校護理專業。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