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lory老包

    首先咱先搞清楚啥是鐵浮屠?

    鐵浮屠就是鐵塔的意思。

    重騎兵穿戴全套鎧甲,看起來就像一個個迷你鐵塔一般,由此得名。

    鐵浮屠或曰柺子馬的說法來源於宋史中的《岳飛傳》和《劉錡傳》:“三人為聯,貫以韋鎖,號柺子馬,又號鐵浮圖”。把這種戰法說的有模有樣,之所以被世人熟知更多則是得益於評書演義,描述完顏宗弼(金兀朮)帶領幾千鐵浮屠屢次進犯中原,起先攻無不克,後被嶽王爺全殲的故事。

    至於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這種三人相連的重騎兵組合卻有待商榷,您想啊,馬的個體差別很大,三匹連在一起,有快有慢,衝鋒時相互羈絆,戰鬥力勢必大大折損,要是被殺了一匹,那剩下的兩匹豈不是進退維谷?再者,無論是金、蒙古還是滿洲,騎兵的使用都是都是以靈活穿插、包抄合圍為主,鐵浮圖這一用法卻正好適得其反,所以啊我是覺得鐵浮圖存在可能性幾乎為零,不存在的東西自然也就無所謂消失了,當個有畫面感的故事聽聽也就罷了。

  • 2 # 星岑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鐵浮屠”:

    鐵浮屠在那時又稱“鐵浮圖”,是金國鐵騎的一種,極其類似歐洲十字軍,屬於金國大將完顏兀朮(金兀朮)的手下,與柺子馬一起隨同金兀朮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鐵浮屠”隱藏在這個霸氣名字之下的是一群包裹在厚重鎧甲中的猛士,每一個鐵浮屠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他們身上厚重的鎧甲刀劍難以劈開,能支撐這副盔甲的人需有異於常人的體力和耐力,由於每一副鎧甲造價都非常昂貴,金國也只有五千鐵浮屠。

    然而就是這五千人馬,卻打的南宋節節敗退,所過之處沒有一合之敵,金兀朮憑著五千鐵浮屠一路殺到宋朝國都。

    事實上金國的滅亡並非蒙古(元朝)一方所為,而是聯合南宋一起滅掉了金國,聯蒙滅金是南宋末年臨安朝廷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軍事外交戰略,以報靖康之恥。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金國在蒙古和南宋的聯合夾擊之下終告滅亡,結束了宋金之間長達100餘年的對峙。

    然而在這之前,所謂“鐵浮屠”和“柺子馬”已經被南宋元帥岳飛打的潰不成軍,所以後來南宋聯蒙滅金的時候,蒙軍並未遇到鐵浮屠。

  • 3 # 無氣倒被人欺

    鐵浮屠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歷史上有記載嗎?不要拿評書演義當歷史好嗎?騎兵的優勢是什麼?靈活,機動,速度快。不知道會有哪個缺心眼的統帥會把騎兵用鐵鏈綁在一起衝鋒。大家應該都玩過把兩人單腿綁在一起配合的遊戲,能配合好的有幾個?更何況是把三匹畜生綁在一起衝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