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對等理論由美國語言學家尤金·A·奈達(Eugene Nida)於1969年提出,奈達是一位著名的結構主義語言大師,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語言學家,曾任美國語言學會主席。但這位在學術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遠離學術重鎮,默默地在美國聖經協會供職半個多世紀。他一生的主要學術活動都圍繞《聖經》翻譯展開。在《聖經》翻譯的過程中,奈達從實際出發,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譯理論,最終成為翻譯研究的經典之一。奈達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對等”。所謂“功能對等”,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對等。
為使源語和目的語的之間的轉換有一個標準,減少差異,尤金·A·奈達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根據翻譯的本質,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翻譯理論,即“功能對等”。在這一理論中,他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資訊”(郭建中,2000 , P65) 。奈達有關翻譯的定義指明翻譯不僅是詞彙意義上的對等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的對等,翻譯傳達的資訊既有表層詞彙資訊也有深層的文化資訊。“動態對等”中的對等包括四個方面:1. 詞彙對等,2. 句法對等,3. 篇章對等,4. 文體對等。在這四個方面中,奈達認為“意義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語的文化意義並阻礙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學翻譯中,根據奈達的理論,譯者應以動態對等的四個方面作為翻譯的原則準確地在目的語中再現源語的文化內涵。
特點
如按照英漢兩種語言字面上的對等來翻譯,原句譯為“他靠傳染來思維,像感冒一樣獲得思想”,這樣,原文的真正意義就無法清楚地表達。事實上,在漢語中很難找到一個完全與英文對等的句型來表達同樣的內涵。於是,譯者將源語的深層結構轉換成目的語的表層結構,即用目的語中相應的詞彙直接說明、解釋原文的內涵,以使譯文讀者更易接受譯作。根據奈達的翻譯理論,文化差異的處理是與從語義到文體將源語再現於目的語緊密相聯的。只有當譯文從語言形式到文化內涵都再現了源語的風格和精神時,譯作才能被稱作是優秀的作品。
功能對等理論由美國語言學家尤金·A·奈達(Eugene Nida)於1969年提出,奈達是一位著名的結構主義語言大師,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語言學家,曾任美國語言學會主席。但這位在學術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遠離學術重鎮,默默地在美國聖經協會供職半個多世紀。他一生的主要學術活動都圍繞《聖經》翻譯展開。在《聖經》翻譯的過程中,奈達從實際出發,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譯理論,最終成為翻譯研究的經典之一。奈達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對等”。所謂“功能對等”,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對等。
為使源語和目的語的之間的轉換有一個標準,減少差異,尤金·A·奈達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根據翻譯的本質,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翻譯理論,即“功能對等”。在這一理論中,他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資訊”(郭建中,2000 , P65) 。奈達有關翻譯的定義指明翻譯不僅是詞彙意義上的對等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的對等,翻譯傳達的資訊既有表層詞彙資訊也有深層的文化資訊。“動態對等”中的對等包括四個方面:1. 詞彙對等,2. 句法對等,3. 篇章對等,4. 文體對等。在這四個方面中,奈達認為“意義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語的文化意義並阻礙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學翻譯中,根據奈達的理論,譯者應以動態對等的四個方面作為翻譯的原則準確地在目的語中再現源語的文化內涵。
特點
如按照英漢兩種語言字面上的對等來翻譯,原句譯為“他靠傳染來思維,像感冒一樣獲得思想”,這樣,原文的真正意義就無法清楚地表達。事實上,在漢語中很難找到一個完全與英文對等的句型來表達同樣的內涵。於是,譯者將源語的深層結構轉換成目的語的表層結構,即用目的語中相應的詞彙直接說明、解釋原文的內涵,以使譯文讀者更易接受譯作。根據奈達的翻譯理論,文化差異的處理是與從語義到文體將源語再現於目的語緊密相聯的。只有當譯文從語言形式到文化內涵都再現了源語的風格和精神時,譯作才能被稱作是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