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在魯言魯,應該是魯華人認為此人很聰敏。
《左傳》文公十五年:
三月,宋華耦來盟,其官皆從之。書曰“宋司馬華孫”,貴之也。公與之宴,辭曰:“君之先臣督,得罪於宋殤公,名在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請承命於亞旅。”魯人以為敏。
俞正燮《癸巳存稿》(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卷四“君前臣名”條雲:耦無故名督,而暴其惡,亦天地間戾氣所鍾,詈父以求媚於君,仁明之主所不受也。
韓按:俞氏所言,與傳文不同,明顯弄錯了華督與華耦的關係,華督弒君至此已近百年。
杜注:耦,華督曾孫也。督弒殤公在桓二年。耦自以罪人子孫,故不敢辱魯君,對共宴會。
杜注:無故揚其先祖之罪,是不敏。魯人以為敏,明君子所不與也。
正義:魯人,魯鈍之人。
楊注:魯人,魯國之人。說詳焦循《補疏》、桂馥《札樸》。
《說文解字》:鈍司(下加言旁)也。《論語》曰:參也魯。(《先進》)。段注:孔注《論語》:魯,鈍也。《左傳》:魯人以為敏。謂鈍人也。《釋名》曰:魯,魯鈍也。
焦循《春秋左傳補疏》(《清經解》卷1160,上海書店,1988年):循案:《檀弓》雲:“容居,魯人也,不敢忘其祖。”容居為徐國大夫,而自稱魯人,故注云:魯,魯鈍也。又叔仲皮死,其妻魯人也,注亦云:言雖魯鈍,其與禮勝學。
此《正義》以魯人為魯鈍之人,本《檀弓》注也。乃《檀弓》言魯人不止此。如雲:“魯人慾勿殤重汪錡(原文如此)”、“魯人曰非禮也”、“魯人有朝祥而莫歌者”,皆指魯國之人。此傳在魯言魯,故曰魯國之人以為敏。華耦之來,魯人固以其為罪人子孫,若自侈大,將有以譏之。耦先自言華督得罪於殤公,請承命於亞旅,此口給,故魯國之人以為敏也。服虔雲:“魯人不知其非,反尊貴之。”亦謂魯國之人。
其實,最直接的證據還應該取自《左傳》。《左傳》言魯人之處甚多,均當解作“魯國之人”,杜注有誤。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的解說,未免拘執。
意思:在魯言魯,應該是魯華人認為此人很聰敏。
《左傳》文公十五年:
三月,宋華耦來盟,其官皆從之。書曰“宋司馬華孫”,貴之也。公與之宴,辭曰:“君之先臣督,得罪於宋殤公,名在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請承命於亞旅。”魯人以為敏。
俞正燮《癸巳存稿》(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卷四“君前臣名”條雲:耦無故名督,而暴其惡,亦天地間戾氣所鍾,詈父以求媚於君,仁明之主所不受也。
韓按:俞氏所言,與傳文不同,明顯弄錯了華督與華耦的關係,華督弒君至此已近百年。
杜注:耦,華督曾孫也。督弒殤公在桓二年。耦自以罪人子孫,故不敢辱魯君,對共宴會。
杜注:無故揚其先祖之罪,是不敏。魯人以為敏,明君子所不與也。
正義:魯人,魯鈍之人。
楊注:魯人,魯國之人。說詳焦循《補疏》、桂馥《札樸》。
《說文解字》:鈍司(下加言旁)也。《論語》曰:參也魯。(《先進》)。段注:孔注《論語》:魯,鈍也。《左傳》:魯人以為敏。謂鈍人也。《釋名》曰:魯,魯鈍也。
焦循《春秋左傳補疏》(《清經解》卷1160,上海書店,1988年):循案:《檀弓》雲:“容居,魯人也,不敢忘其祖。”容居為徐國大夫,而自稱魯人,故注云:魯,魯鈍也。又叔仲皮死,其妻魯人也,注亦云:言雖魯鈍,其與禮勝學。
此《正義》以魯人為魯鈍之人,本《檀弓》注也。乃《檀弓》言魯人不止此。如雲:“魯人慾勿殤重汪錡(原文如此)”、“魯人曰非禮也”、“魯人有朝祥而莫歌者”,皆指魯國之人。此傳在魯言魯,故曰魯國之人以為敏。華耦之來,魯人固以其為罪人子孫,若自侈大,將有以譏之。耦先自言華督得罪於殤公,請承命於亞旅,此口給,故魯國之人以為敏也。服虔雲:“魯人不知其非,反尊貴之。”亦謂魯國之人。
其實,最直接的證據還應該取自《左傳》。《左傳》言魯人之處甚多,均當解作“魯國之人”,杜注有誤。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的解說,未免拘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