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igerinncai
-
2 # 魯中居士
古人交流根本不用文言文,文言文是獨立於日常生活用語之外的書面語言。不信,請看四百多年前的《水滸傳》《西遊記》裡的日常對話語言,現在小學生不用翻譯照樣能看明白,只是現在比古代多拽了點兒科技詞罷了!
-
3 # 徐文樞
古人的語言交流,其實也是日常口語,文言文,只是書面語言。
古時讀書人占人口的比例很小,即使是讀書人之間的交統,也不是純粹的文言文,只是在口語里加些之乎者也等語氣助詞罷了。
文言文的產生,與落後的生產力有很大關係。最初,文字是刻在竹簡上,一片一片的竹簡,再用繩子串在一起,才成為一冊書。冊字就是個象形字,它很象是片片竹簡,中間一橫便是串簡的繩子。再後來,生產力發展了,文字便改寫在布帛上面,這比竹簡輕便了許多,但它的造價極為昂貴,因此,古人昔墨如金,用最少的字來說明更多的內容,這才產生了文言文。
古人的語言,是分為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這兩種語言形式。文言文讀起來拗口,聽起來更彆扭,只能是作為書面語言。
-
4 # 甲乙丙丁戊
文言文屬於書面語,平常的口語肯定不會像文言文那樣拗口,否則還怎麼交流溝通,一般來說都是通俗易懂。只不過沒有搬到書面而已,並且古代也是為了節省筆墨的需要,文言文能減口語的繁瑣,節省時間,提高寫作效率,特別是在先秦時代,字都是用刀刻到竹簡上,相當費時費力,每個字都顯得非常重大,也就賦予多種意思,來減少書寫困難,後來有了毛筆,紙張的出現,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寫作效率,但這種傳統還是延續下來,直到近代白話文的出現和普及才逐漸摒棄了文言文。
-
5 # 雨後新晴原創
自然天成,文言文語境下,古人交流並無困難,習以為常,不存在什麼拗口。文言文簡捷明快,語氣助詞又提升了感情色彩,古語其實很妙。只是社會生活演進,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山長水遠,後人離開了那種語境,難以理解古人的習慣用語,而認為拗口罷了。若周公當下復活,也未必看得懂現代漢語,聽我們說話也可能覺得拗口,需要翻譯才行。
《詩經》裡的詩歌,就是周代的流行歌曲,且很多來自民間歌謠,想必當時的人都聽得懂吧。如今的書面語與口語,有沒有區別?也有吧!在我的少兒時代,祖父與鄉村的老先生喝茶聊天,他們興致一起來,還時不時地進入文言文那語境,好像是回到了他們少年時代,又複習他們的舊課了。那時關中的民間說書,也帶有文言文色彩,沒讀過書卻看過古典戲劇的那些鄉民,都聽得津津有味,好像並不覺得有什麼費力。
遠在唐代,韓愈等人曾發起“古文運動”,力圖扭轉齊梁冗繁糜麗的文風,追求言之有物,實筆作文。近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吳宓、梅貽琦等學衡派人士,也曾提倡文言文,認為文言文有很多優勢。雖然沒有成功,卻也保住了漢字漢語,使國語沒有被拉丁文字和日語所取而代之。
明清以來,白話文萌芽。近代以來,歐風美語隨著堅船利炮泊來,民族文化趨於削薄,白話文加外來詞,逐漸形成現代漢語。網友若有心,仔細體味一下,研讀古漢語之人的行文,會發現一般都簡潔明快,比較典雅。其實這就是古漢語魅力的遺緒。對於唐詩宋詞的雅緻,就無需贅言了。
觸處思量,愁遮不斷,臥聽風吹雨。就像當年吳宓先生,後來也用白話文講課、寫詩、著書一樣,我輩學過古漢語,喜歡文言文的人,如今作文也必須用現代漢語。否則,不適應社會環境,逆潮流而行,出口之乎者也,豈不成了現代孔乙己!己所欲,強施於人,豈不成現代人中異類?哈哈!
-
6 # 花顏小女
不是唱高調,古文讀起來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美,是文化,也是藝術,可以拿來欣賞。當然,這個肯定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肯定是不喜歡的。有些句子用古文比較簡練,比如“為什麼”與“何也”,如果是書寫,顯然後者用時更少。
-
7 # 慕金居士
古人日常交流是用白話,寫文章才用文言文。古代教育普及程度遠不及現在,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字都不認識,還用文言文呢。
-
8 # 紅豆伊萍
個人覺得是沒有困難的,因為語言文字創始之初都是精煉的,雖然沒有如今現代文豐富,但是每個字乃至每句話所包涵的意義都是豐富的,所以我們的祖先也習慣了這樣的交流方式,也正因為這樣的文化索引,才有了那麼多精彩絕倫的詩詞歌賦流傳至今。
回覆列表
按字面意思是不是就是用來寫的文?而文言文如此這般,猜一下和當初打電報是一個道理(電報是省錢而精簡),當時書寫的“紙”簡寫不了幾個字,所以也就儘可能精簡。和平時說話不是一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