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媽談教育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嗎?能否成為共識?”題主的意思是幫人即幫己,是否能被大眾所認同。關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自己發自內心願意做的事,自己開心就好。因為每個人的內心不一樣,有的人是比較自私的,即便有時候無意間幫助了別人,但是未必能讓他發自內心感到快樂。而有的人,幫助別人只是舉手之勞,就好像每天都要吃飯一樣,所以未必會把幫助了別人太放在心上。

    不過,我還是贊成人應該多善良一點,幫助別人的過程,不僅讓自己感到快樂,而且還能豐富自己在某方面的經驗。

    一、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我也只能回答我可以回答的問題,很多教育方面的問題我回答不了的不會隨便找點兒資料湊字,誤人子弟。我回答的問題全部自己腦子的東西,沒有半點參考了網上的資料,這些都是我這麼些年來自己的各種儲備。

    二、鍛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就要解決問題,網友的問題五花八門,問什麼的都有,甚至有得問題大同小異,我還是會針對每個都認真回答,不會把之前回答過的搬過來複制貼上。這樣是鍛鍊自己直面每個問題,如何針對性解決的能力。

    三、能夠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我把每一次回答問題的機會,都當作是一次學習提升的機會。為了回答問題,我自己就得思考,而在思考的過程中,再結合現實中我對孩子的教育,就會有很多經驗總結,有的方法是好的可以持續做下去,而有得還有待提高。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反省,調整自己的親子教育方式,這就是學習啊,也是提高啊。

  • 2 # 歲月靜好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有時候可能這個輪迴來的慢一點而已。幫助別人肯定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舉手之勞。能夠對他人有所幫助或有所貢獻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幫助別人後自己的心裡也會成就感爆棚,幸福感爆棚。所以從精神上來說也是十分充實的。

    有些時候,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是在幫助自己,比如前段時間一直熱議的公交車上有人在公交車上辱罵或毆打公交車司機的事情,如果有人阻擋這種行為,也不至於出現車毀人亡之事。是大家的冷漠造就了這一切後果。

    幫助別人有時候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月初我從內蒙古回到北京,回來的時候帶了很多那邊的瓜果之類的,一整箱,還有一個拉桿箱,我這上車的時候那叫費勁呀。在中轉站的時候,一個叔叔坐到了我旁邊的位子,他的手機沒電了,正好我的手機充滿電了,用不著充電寶了,就順手遞給他了,說我這有充電寶。他很感激的去拿自己的充電線。出乎意料的是在下車的時候,我的東西多,等別人走的差不多了再下車,免得擋住人家的路。他順手接過我手機的東西,幫我把那個重重的箱子拎著。還把我送到打車的地方。當時內心是滿滿的感激......

    所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直接或間接的。

  • 3 # 雲西一葉舟

    一、我認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這個等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成立的,即“幫助別人=幫助自己”!

    在力所能及,心懷他人時,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幫助就是“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曾看過一則故事:一位禪師見盲人打著燈籠,詢問緣由!盲人說:我想天黑以後,世人都和我一樣,什麼都看不見,所以才點燈為他們照路禪師說:原來你為了他人而點燈,真有善心!禪師說:其實我也是為自己點的燈,因為點了燈黑夜裡別人才能看見我,就不會撞到我!!這位“盲人點燈”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許多人際交往,都是互利互惠!你真誠待人,別人也會真誠待你!當別人陷入困境時,你伸出援手幫助別人,儘管你為之犧牲了一定的時間,體力,精力,財力等,但是在你需要幫助時,他們同樣也會不遺餘力!因為你在幫助別人時就像在自己的人際信用卡上儲蓄!

    二、幫助別人,在個別極少數情況下,是害了自己,即“幫助別人≠幫助自己”!

    當你的能力有限時,需要幫的忙太大,不計個人得失,耗盡所有,最終無法兌現承諾而失去信任,這樣的幫助,只會是“吃力不討好”,有苦難言!

    當你遇到沒有感恩之心毫無道德感的人,你的幫助只會害了自己!如好心扶人被訛錢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唯有“逃”“快逃”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幫助!

    三、題外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但千萬不要因為這是種美德,對人進行道德綁架:如一個外人就肯幫我,你是我的朋友更應該幫;他經濟拮据就肯幫,你那樣富有更應該幫且要幫得更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營業執照上為什麼沒有註冊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