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晴波泡泡

    有清268年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兵制最為複雜多變的朝代。大體上來說,清朝的兵制經歷過4個。最早的八旗兵是滿族入關前建立的,即是軍事組織,也是行政管理體系。凡旗人男丁皆可為兵,平時生產,戰時打仗。八旗兵以鑲黃、 正黃、 正白、正紅、 鑲白、鑲紅、正藍、 鑲藍等八種旗幟為標誌(這裡的“正”讀音“整”)。其中兩黃旗和正白旗屬於上三旗,由皇帝(大汗)親自統帥,其餘為下五旗,由王爺、貝勒統帥。太祖努爾哈赤初定旗兵編制,每300人為1牛錄,領兵官稱牛錄額真;5牛錄為1甲喇,領兵官稱甲喇額真;5甲喇為1固山,領兵官稱固山額真;共領7500人,是為1旗。以後牛錄數量增加,旗數未變。太宗皇太極時增設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是清朝的主力軍,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遊獵民族的戰鬥力可見一般。但是入關後,由於兵力過少,已經不能夠集中使用,分散在各地要衝,由將軍統帥(比如杭州將軍、廣州將軍等),逐漸演變成憲兵性質的部隊,監視漢人的綠營。此後旗人養尊處優,又不準從事其他職業,逐漸成為紈絝子弟的代名稱。訓練鬆弛,紀律渙散,戰鬥力江河日下,至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時,八旗兵已朽不可用。

    (八旗軍服)

    綠營兵主要以漢人為主,入關以後大量的明軍被收編組建綠營,旗子是綠色的。綠營兵是募兵制,以“鎮”為基本單位,設總兵1員(軍分割槽司令)。每個省設立提督(省軍區司令)。巡撫(省委書記)一般都兼任兵部侍郎(國防部副部長),也有權節制各鎮。再往上就是總督(戰區司令),用以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綠營兵和八旗兵,一般都是滿人擔任。太平天國之後,漢人如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都可以擔任總督一職。乾隆、嘉慶年間鎮壓白蓮教起義時,綠營的腐敗也暴露出來,特別是鴉片輸入中國後綠營兵很多成為了雙槍兵,戰力大減。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綠營也成了強弩之末。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清兵軍服中軍印有“兵”字的,指的就是綠營兵。

    (蘇元春,清末廣西提督,綠營軍裝照)

    勇營制度由曾國藩創建於鎮壓太平天國之時,也就是著名的湘軍。李鴻章因為是合肥人,他建立的勇營被叫做淮軍。嚴格意義上它們都不是軍隊,是民兵武裝,沒有編制,沒有軍餉。湘軍、淮軍首長首要的任務是籌餉,朝廷任命他們為地方行政長官,比如巡撫,方便籌餉。在近代歷史上有一個稅種叫“厘金”,就是地方之間的關稅,朝廷沒有錢就給政策,為他們籌餉設立的。以宣統三年(1911)為例,厘金達四千三百一十八萬多兩。有了錢,湘軍淮軍就穩定了,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陝甘回亂等。但是也造就了地方實力派,民國軍閥割據混戰實際就是前清湘軍、淮軍的惡瘤延續下來的。太平天國消滅後,曾國藩主動解散了所部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在平定了捻軍後一部改編為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李鴻章的淮軍(包括北洋水師)徹底被日軍擊敗消滅。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清兵軍服中軍印有“勇”字的,指的就是湘軍、淮軍等勇營。

    (湘軍的締造者曾國藩)

    甲午戰爭後,清廷朝野上下已經感到綠營和淮軍不堪戰,決定另練新軍。仿效德國軍制,裝備也全部為近代化武器,在中央設練兵處, 任命袁世凱為新軍督辦,在天津小站負責組建北洋新軍。至宣統末年,新軍練成13鎮(師),其中北洋6鎮,聽命於袁世凱。新軍的產生標誌著中國舊式軍隊向近代化軍隊發展的重大轉變,其體制也大體仿效西方近代軍隊。但是,新軍官兵很多接受了西方的新思想,反清革命黨也滲透入新軍中,南方新軍中下級官兵很多傾向革命。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發起義,也是新軍下級官兵暴動開始的。而北洋新軍完全聽命於袁世凱,在得到南方同意袁世凱出任大總統的授意後,袁世凱逼宮,直接把清朝送到了墳墓中。

    (北洋軍眾軍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會交際中,如何用好交際暗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