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種養
-
2 # 努力就好
問題:大姜死棵的防治問題。
今天是8月22日,大姜的大培土已經結束,大姜既將進去旺盛生長期,可姜農擔心的問題來了—-很多姜地裡出現了死棵現像!有很多姜農來詢問,在這裡一併講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姜是不怕澇天就怕澇地,姜地排水最為關鍵,特別是大雨後高溫最可怕,千萬注意!最近就是因颱風影響,姜溝水滿遇高溫導致大面積的死亡。主要是以下幾種病導致的死棵。
1,姜瘟病,細菌性病害,傳播迅速,危害根部及姜塊,病塊擠壓有白色菌膿流出,腥臭味。6月發病,8-9月份雨季高溫易發。
防治,姜瘟病極難治療,精選姜種,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發現零星病株及早拔除,用生石灰添穴消毒處理。發病初期用1500倍的20%喹菌酮或800倍的葉枯唑灌根,7天1次,連用2-3次。最好的方法是輪作,或用氯化苦燻地。
2,枯萎病和根腐病真菌病害,死棵慢,分散,基本不成片死亡,除非像今年出現了大面積的內澇,燙傷引起大片死棵。主要原因也有土壤酸化,姜種帶菌,肥害等。
防治,精挑細選姜種,並作好姜種的消毒工作,增施有機肥,加施甲殼素肥料。
發病初期可用甲基硫菌靈,甲霜靈,惡黴靈,喹菌酮等灌根加噴霧,5-7天1次,連用2-3次。
對於以上幾種病的防治,一定要在雨前作好殺菌劑的衝施預防工作,作好精細管理,杜絕地下病害引發的條件。
-
3 # 客家農村二妹
大家好,我是農村二妹,感謝題主發出去的這個問題,對於我這個專業戶來說,比較適合回答,因為我專業,不好意思,還是得謙虛點,嘿嘿,那咱們就開始吧
生薑一般是在8月份雨季來臨的時候,因為雨水的增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時間段也是生薑種植最危險的階段,為什麼呢,因為雨水的增多,地勢窪的地方,不注意的話,會積水,生薑最怕積水,水一多,根系就會腐爛,根系爛了後,會釋放出難聞的氣味,發愁,這就是死棵的一種表現,針對於這種死棵,平時多注意排水就可以了,多觀察,多注意!
第二種就是由於本身地塊有有害菌種的緣故,也會造成死棵,這種也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往往都是發生大片大片的黃葉,長的很矮小,隨著雨季的到來,雨水的沖刷,會蔓延到整塊地段,很容易全軍覆沒,這就是死棵造成的“姜瘟”,無法挽回
針對死棵的蔓延,姜瘟的發生,必須要做到的是,多觀察,,假如出現死棵了,就得趕緊把死棵的苗子,趕緊挖出來,再用濃度高的石灰,填埋進去,徹底把病菌殺死,這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這還是必須在雨季來臨前,雨季中的話,神仙也救不了的,所以勤觀察,是最重要的,切記
好了,大家,這是最有效的辦法,請記住
回覆列表
夏天到了,也就是說大姜的關鍵生長時間到了,夏天雨水較多容易滋長病菌,也是大姜出現死棵的時間。造成大姜死棵的原因主要有根腐病、姜瘟、枯萎病,不同病因防治方法也不同。
根腐病:由腐黴菌引起,其主要症狀是,發病初期可見地面莖葉處有黃褐色病斑,後軟化腐爛,導致地上葉片黃化凋萎,大姜靠近地皮處莖稈出現腐敗,幾天後枯死。高溫高溼,種植密度大,粗放管理,這樣發病較為嚴重。
防治:腐黴根腐病可用50%氯溴異氰尿酸1000倍灌根防治,連灌2次,5天1次防效理想。
姜瘟:屬細菌性病害,在要表現為地下莖及根部開始發病,病部初呈暗紫色,後呈黃褐色水浸狀。地上開始時萎蔫,隨著病情發展逐漸枯死。連作、土質粘重、透氣性差,連續陰雨天氣發病嚴重。
防治:防治姜瘟病可選用鏈黴素、中生菌素、葉枯唑、加瑞農、王銅等藥劑。
枯萎病:生薑枯萎病主要危害塊莖部,塊莖腐爛變褐,植株枯狀。發病塊莖不呈水漬狀半透明狀,擠壓患部可以滲出清液,塊莖表面長有菌絲體。
防治:可用70%惡黴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3%惡黴·甲霜水劑600-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量200-300ml,視病情7-8天灌一次,連灌2-3次。